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段时间,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一些商业银行为方便个人购物消费,相继推出个人支票业务。个人支票的使用对方便资金结算,减少现金流通,促进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综观现实,目前接受和使用个人支票者为数不多,消费者和商家对个人支票的态度仍然显得十分冷淡。个人支票使用量也非常有限(只占票据结算量0.5‰),其优势未得到发挥,个人支票红火有待时日。  相似文献   

2.
个人支票作为现金的替代品具有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优越性,在国外属于成熟的消费方式之一。我国1988年个人支票推广以来,效果并不理想。2006年二季度个人支票429万笔,金额4531亿元,笔数、金额分别仅占支票支付的1.51%和0.91%,占银行卡支付的0.17%和2.92%。本文就个人支票业务开展的制度、技术障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6月15日,有消息称,央行已决定年内在广东省试点省内通行的个人支票。在此试点的基础之上,将进一步研究试点全国通用支票问题。同时央行正在争取一系列措施为使用个人支票的种种不便清障。由此,在央行的一手推动下,国内个人支票业务有望获得重生,并将成为继现金、信用卡之后实现个人支付功能的第三种工具。[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内地个人支票使用量极少,相关主体积极性不高;信用缺失,个人支票发展环境欠佳。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个人支票发展原动力不足;风险较大,商家、银行对个人支票缺乏信任;使用不便等,导致个人支票业务在中小城市发展迟缓。应完善信用体系,营造良好的个人支票使用环境,提升服务质量;确保个人支票业务安全便捷运行。  相似文献   

5.
个人支票是指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一般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两种。无论是从使用者、银行还是政府部门的角度看,发展个人支票业务是十分必要的。支票的使用可以弥补现金和银行卡结算的不足,有利于银  相似文献   

6.
(一)宣传不到位,社会公众对个人支票业务认知度低。我国居民目前主要是用现金和银行卡实现支付。个人支票业务开办以来,由于金融机构对该项业务缺乏长期、有效的宣传。人们对个人支票业务知之甚少。支票全国通用后,各金融机构在全国支票通用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宣传.往往只是悬挂一些条幅。  相似文献   

7.
个人支票是指由个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个人支票同现金、银行卡被并称为当代社会三大个人支付方式。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个人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对支付结算服务的需求矛盾更加突出。加大个人支票的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8.
生活中当人们需要付款时,一般至少有三种方式选择:付现金、刷卡、开支票。这里所说的支票是指个人支票。作为一种支付手段.个人支票指的是在银行开设活期账户的居民,用个人信誉作保证,以支票为支付凭证的一种结算工具。当你需要支付时、只要签发一张支票(现金支票或转账支票),银行就会按你支票上确定的金额付款给收款人或持票人。  相似文献   

9.
支付清算体系的发展需要功能完善的支付工具为依托。目前我国支付结算方式主要有汇兑、本票、汇票、支票、现金等。其中支票在支付工具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支票具有携带方便、支付灵活等特点,但基本局限在同城范围内使用。支票的使用状况与当前我国跨区域经济发展对支付方式多样性日益增长的需求极不适应。  相似文献   

10.
吕扬 《金融博览》2009,(6):46-47
喜欢欧美剧、港台剧的人一定不少,那么,相信对以下场景应该不会陌生:某人掏出随身携带的个人支票簿,大笔一挥签上自己的姓名,然后潇洒地撕下一张,一次支付或者一笔欠债就此了结。事实上,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类似的场景已经不再仅仅是电视剧里耍酷的桥段,个人支票已经逐渐成为继现金和银行卡之外的第三种日常使用的支付工具。但凡符合条件的居民都可以在商业银行申请开办个人支票业务。  相似文献   

11.
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减少现金使用是我国金融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保付支票作为一项票据业务创新,在我国试点城市遭遇冷落。本文分析了我国推广保付支票的现状,指出了支票保付的多层次积极意义,对保付支票推行的难点进行了探讨,提出推行保付支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企业单位在支票上填写现金出纳计划项目的意义和作用有两方面对银行来说,银行可根据单位在支票上所填的现金出纳计划项目来实核其现金支付是否在规定的现金使用范围之内,有无浪费或不合理使用现金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一、应尽快制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金管理法规。加强现金的规范化管理在严防大额提现、严审大额转移、严查大额现金交易、严禁藏匿大额现金的同时,广泛推行单位和个人支票等非现金交易方式,普及信用卡和刷卡机,以实现大幅度地减少现金在社会上流通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中当人们需要付款时,一般至少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付现金、刷卡、开支票。这里所说的支票就是指的个人支票。作为一种支付手段,个人支票指的是在银行开设活期账户的居民,用个人信誉作保证,以支票为支付凭证的一种结算工具。当你需要支付时,只要签发一张支票(现金支票或转账  相似文献   

15.
支票以其携带方便、支付便捷、不受外部硬件设备限制等优点,受到人们的欢迎,是我国重要的传统非现金支付工具之一。支票带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支票的处理速度较慢、处理成本较高、较易伪造等。此外,我国信用环境不够完善限制了支票在全国范围的流通。随着各种新型支付工具不断出现并被广泛使用,支票在非现金支付领域中的普及程度有所减弱。但是,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关于个人支票的推广使用将会对支票的结构产生影响,支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在支付领域担当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6.
个人支票是国际通用的支付手段。我国从1986年开始试行个人支票,但由于需求原因,停顿了一段时间。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在一些城市继续推行。但从使用情况来看,接受和使用者并不多,业务使用量非常小。由于个人支票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城市遭“冷遇”,以致中小城市望而却步。那么,作为能够提高整个社会支付效率,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个人支票在一些城市如上海、深圳陆续推出,而齐聚了国内15家中资商业银行的名城——南京,虽然早在2003年就出台了《个人支票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但是个人支票业务开办量还是零。个人支票的使用和使用信用卡一样方便,每笔交易手续费只收取1元.比银行卡的相关费用要低廉的多,但其实际开办情况却依然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相似文献   

18.
佚名 《金卡工程》2007,11(10):68-69
支票是使用最广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之一.但在2007年7月之前,支票在我国基本只能在同一城市范围内使用.在区域间经济往来中,人们只能选择汇兑、银行汇票、商业汇票甚至现金等支付方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区间经济往来日趋频繁,区域间的经济依存度日渐提高。支票以其携带安全、支付便捷之特点,成为使用最广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之一。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支票只能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内使用,给企业间交易结算带来诸多不便,且受个人签发支票付款确认方式的限制,个人使用量仍处于试点推广阶段。如何尽快突破支票同城使用限制,全面实现跨区域使用,成为支付体系建设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民银行在全国建设完成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后,支票实现了全国范围内流通使用.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支票的使用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支票业务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二是支票使用量地区差异性比较明显;三是支票的退票率较高;四是个人支票业务发展缓慢.因此,我们要加大对支票业务的宣传力度,采取措施解决制约支票发展的各种问题,促进支票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