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静 《消费导刊》2009,(24):77-78
"省管县"不管是在财政还是行政领域都是一个热点的话题。由于市管县财政体制在一定时期一定阶段所适应中国的国情,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市管县体制暴露出许多的问题。许多研究学者认为市管县财政体制为国家财政做出了贡献,如果进行省管县财政体制的变革将会给人权、财权、事权配置产生变化。本文以石家庄地区为例对为何要进行进行省管县财政体制变革以及变革的方案等进行分析。目的在于促进石家庄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财政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一、统筹城乡改革试验要聚焦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统筹城乡改革试验首先应明确要破解的体制障碍,明确改革的体制对象。从解决体制障碍出发,也就是从解决问题出发,才能以改革促进统筹城乡发展。从破解体制障碍出发,就是要聚焦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这样一个核心体制对象。  相似文献   

3.
《商》2015,(24)
20世纪80年代为了打破城乡分割、工农分割格局,更好地实现农业资源支持工业发展以及发挥城市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进行了"市管县"行政体制改革。但是由于改革速度过快,改革没有考虑到具体城市特殊经济实力状况,"市管县"行政体制改革在特定区域内的弊端凸显,在一些经济实力相比其辖下县域经济弱的城市,出现"小马拉大车""市卡县"、"市刮县"等现象,严重阻碍县域经济发展,而且"市管县"行政体制增加了管理层次,增设管理机构与人员,造成行政成本浪费、政策执行扭曲。市场经济、信息技术以及管理手段为"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创造条件,给予县级政府更大的对经济社会事务管理权限,不仅能够克服"市管县"行政体制的弊端,还能够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节约行政成本,为我国城镇化建设道路打牢基础。  相似文献   

4.
张要杰 《消费导刊》2010,(3):32-33,35
市管县体制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它本是计划经济时代"行政区经济"的产物,但令人吊诡的是,这一体制却在市场化取向改革以后获得广泛的发展并最终完全确立,同时冲破了宪法关于省、县、乡三级地方政府的局限,衍生出一级独立的政府治理层级——地级市,反映出有中国特色的政府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5.
城乡统筹发展中的财政体制改革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但我国现行的财政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城乡统筹的协调发展。本文说明了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财政问题的重要意义,然后具体分析了我国现行财政体制及其弊端,最后提出了改革现行财政体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卢廷春 《商场现代化》2007,(31):318-319
县域经济是我国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城乡统筹发展。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市管县体制的原因,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较为缓慢。通过对全国百强县发展经验的借鉴和学习,促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体制创新,充分发挥县级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城乡统筹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关于县域经济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我国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城乡统筹发展。县域经济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涉及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市管县体制的原因,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较为缓慢。通过对全国百强县发展经验的借鉴和学习,促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体制创新,充分发挥县级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城乡统筹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县域经济是我国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城乡统筹发展。县域经济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涉及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市管县体制的原因,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较为缓慢。通过对全国百强县发展经验的借鉴和学习,促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体制创新,充分发挥县级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城乡统筹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卢廷舂 《商场现代化》2007,(11S):318-319
县域经济是我国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三捉”问题的解决和城乡统筹发展。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市管县体制的原因,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较为缓慢。通过对全国百强县发展经验的借鉴和学习,促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体制创新,充分发挥县级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城乡统筹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商》2015,(46)
为了更符合我国的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建立之初便沿着城乡二元制体制而建立。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二元制结构出现了许多弊端,扩大了社会不公平,破坏社会稳定,更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要想改变这种差异的现状,对体制进行改革成为必然。本文对社会保障城乡体制的差异的原因进行探究,为未来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提供切实可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的浙江、江苏、广东等十多个省将一部分归属于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和社会管理权直接赋予县,这种"强县扩权"和"省直管县"之举,直指20世纪80年代兴起继而约定俗成的"市管县"体制,而且目前还有扩大之势。从财政体制过渡到行政体制的省直管县,对城乡统筹、发展县域经济、提高行政绩效均有益处,应是中国地方政府层级改革的前进方向。改革的路径可考虑渐进式分类展开,并通过行政区划的改革配合,用约20年的时间调整到位。  相似文献   

12.
一、传统的市管县体制的问题 (一)财政预算主体和行政权力划分的矛盾,事权财权不一致导致城乡发展不均衡 《预算法》规定,我国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设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五级预算。  相似文献   

13.
当中心城市已不能拉动周边县区经济发展,"大马车"马力不足,财政上"市压县",行政上效率低下、成本过高,行政框架改革已势在必行,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市)以不同形式推进"省管县"改革。就"市管县"行政体制的由来、弊端,"省管县"行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纵观20多年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县级政府行政体制还存在大量问题,如县级政府机构角色定位失当、政府职能不适宜市场经济下的要求、机构膨胀,人员分流难、现行市管县体制不利于县级政府的发展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重塑中国县级政府的角色、实行省直管县体制、加快转变现有县级政府职能、优化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省直管县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和行政治理环境的变化,行政层级过多导致的高成本与低效率问题日益显现,在一些地方,现行的市管县体制已经不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省直管县  相似文献   

16.
《商》2015,(31):180-181
中央、各级省市政府因地制宜推出自己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以来,安徽省直管县财政入不敷出的窘境明显缓解,直管县经济水平得到提高。但现在的财政体制改革仍面临着与原有市级管理体制冲突、省直管县本身举措不完善、直管县权力的监督须要加强的局面。本文重心在于挖掘出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背景以及背后存在的问题,并客观看待市管县体制,就下一步改革给出自己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现有的城乡二元制结构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掣肘。农地三权分置改革旨在打破原有的城乡二元制结构,在保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鼓励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优化配置,推动城乡二元体制向城乡一元体制过渡,从而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但由于传统城乡二元体制的限制,三权分置难以有序开展,必须优化上层建筑,建立配套机制,防止土地私有、非粮化和损害农民权益等诸多风险。  相似文献   

18.
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回顾改革34周年的艰苦而伟大的历程,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农村变化,我们深刻认识到:家庭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范例,它开创了构建崭新的中国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先河。本文回顾了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开创和发展,肯定了家庭承包责任制的伟大创举,提出了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必须做到稳定制度不动摇、完善制度促发展,坚持两个飞跃思想,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建立城乡一体化机制体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孝感市加大了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然而也存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匮乏、县乡财政困难突出、城乡社会保障政策不平衡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孝感市应从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公共产品供给创新、转移支付和上解任务模式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创新驱动公共财政体制创新,用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城乡一体化加快前行。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和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成为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为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必须建立有效的投入投融资体制,推进基层政府机构改革,形成科学的需求表达和决策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