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会员卡源于西方会员制,在高档场所实行,体现身份和地位。根据不同标准,中国会员卡有准入式与非准入式、预付式与非预付式之分类。会员卡与信用卡、公交IC卡不能等同。准入式与预付式会员卡法律关系是继续性合同。准入式下的持卡人既是会员也是成员,其身份具有双重性;而非预付式会员卡法律关系构成两个相互关联且具有一定独立性的联立合同。  相似文献   

2.
为保护企业家的人身财产权利,应限缩诈骗类犯罪的认定范围。在实际涉产权案件中,可以充分认识秩序法益观的局限性,从而向利益法益观进行转变;根据教义刑法学的解释以及无意识的自我损害与目的落空理论,在受害人主观不存在“认识错误”的场合,欺诈行为人不能构成诈骗犯罪,司法实践中亦有相关案例;最后,在受害人具有民事救济可能性时,应改变“先刑后民”的诉讼思路,不予刑事处罚,如必须以刑法评价其欺诈行为,则应准予民事调解并减轻处罚。  相似文献   

3.
电信诈骗犯罪是一种新型的诈骗犯罪形式,因其犯罪风险小、成本低、非法收益高而致发案率急剧上升,严重危害社会公众利益。因此,要从刑事立法上完善对电信诈骗犯罪行为的规定,强化刑事立法的预防功效,从而有效地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保护公民财产,稳定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4.
浙交所寻找到了合理有效的地方资本市场运行模式,这就是:依托庞大的会员队伍,构建了超大规模的会员体系内市场即会员卡市场,形成了会员体系内市场与全国产权资源大市场互动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吴朝平 《西部金融》2015,(1):26-27,36
电子商务领域,存在诸多消费者权益受侵犯的风险隐患,主要在于电子商务领域信息泄露风险敞口较大、电子商务领域假冒伪劣商品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电子商务领域诈骗犯罪泛滥三个方面。为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更好保护网购消费者合法权益,需从不断创新健全网购欺诈赔偿机制、加强网购行政监管并规范网购市场行为、完善刑事立法以打击网购欺诈犯罪三个方面,健全完善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自从有了网络和电子商务,购物似乎变得非常方便了,尤其是标准化的产品,比如书。于是乎,新华书店也不再去了,贝塔斯曼的会员卡也扔了……然而,当我去年在小区散步时,却无意中发现了一家小得不能再小的书店。于是,爱书的我,自然不能放过这个机会。  相似文献   

7.
自2010年实行会员制营销以来,中国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已经逐渐健全和完善了会员卡系统,发展会员近150万,会员占油品消费客户群的比例为30%,占非油品消费群体的20%,取得了较好的营销成效。  相似文献   

8.
以非法开办倒卖手机卡、银行卡提供犯罪帮助的"两卡"行为涉及对个人信息的非法利用,是电信网络诈骗盛行的重要根源。目前的规范框架下相关罪名难以对部分行为人适用,与刑事政策目的相悖。为严密法网,应从侵害个人信息的视角出发,重新看待这种涉及个人信息的不法行为,并寻找适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来规制其不法的法律空间。  相似文献   

9.
国外保险诈骗罪立法有罪名独立式和罪名从属式两种模式,其各有优劣。而从保险诈骗犯罪行为的特殊性、社会危险性和提高人们对保险诈骗罪的鉴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现实需要看,在我国对保险诈骗罪采取罪名独立式的立法模式具有合理性。同时,保险诈骗罪采取法典化与依附式附属刑事法律规范相结合的双轨制立法模式有利于实现保险刑事法律体系的完整与协调。  相似文献   

10.
在实践中,保险欺诈常常被定性为民事不法的欺诈行为,导致保险行业理赔风险管控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以最常见的车辆保险欺诈为例,通过分析保险欺诈和保险诈骗的客观特征、主观目的以及损害程度,比较域外保险反诈骗的司法实践,提出保险金诈骗类欺诈行为实质上应当界定为保险诈骗行为.  相似文献   

11.
在美债危机与欧洲危机的背景下,预付卡作为刺激金融服务业发展的手段之一,在国内外快速发展。伴随预付卡在我国的广泛使用,其风险问题也日趋严峻。研究分析我国预付卡制度对推动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遏制反洗钱犯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阐述我国预付卡现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我国预付卡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借鉴沃尔夫斯堡组织中预付卡发展和管理的先进经验,提出从立法、交易监控等方面完善我国预付卡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预付式消费卡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预付费式消费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模式,对于促进销售增长,刺激经济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因而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逐步流行。由于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对此领域没有明确规定,造成预付式消费卡的发行、流通与管理均比较混乱,易造成比较严重的社会危害后果。本文就我国预付式消费卡的法律监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法律规制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迅速,但也随之伴生出了诈捐的泛滥,这种丑恶现象不仅打击了公众对于慈善的热忱,而且也经常涉及偷税漏税等犯罪行为。细究诈捐事件层出不穷的原因,既有社会诚信缺失的因素,更是由于法律体系不健全所导致。想要杜绝诈捐,关键在于完善相关法律,以期形成行政、民事与刑事责任并用的多重规制格局。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刑法》有关“贷款诈骗罪”的设计,将“单位”排除在贷款诈骗罪的主体之外,“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主观要件难以认定,罪状面窄。建议将单位列为贷款诈骗罪的主体,增设贷款虚假陈述罪。  相似文献   

15.
为了顺应公共财政改革,提高各级预算财政财务管理水平,我区推行了公务卡制度,通过我区推行公务卡制度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进行讨论,以促进公务卡制度改革的不断完善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秦婧 《西部金融》2013,(11):93-96
金融IC卡工作作为“中国人民银行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七大规划目标之一,近年来实现了蓬勃的发展.本文研究的金融IC卡工作全方位动态评价体系以规范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发卡行子体系、收单机构子体系、区域子体系三个子体系的数字化模型实现了金融IC卡管理工作从直观感性到客观量化的分析比对,达到对子体系中各参与方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而推动金融IC卡工作在合理的引导下,通过市场运作,不断创新,实现规范、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贷款诈骗罪是金融诈骗犯罪中涉及标的较大、对金融秩序破坏最为严重的一种犯罪。在司法实践中,贷款诈骗罪的定性、贷款诈骗罪与其他涉及贷款犯罪的界定还不明确,侦查和审判实践中甚至提出以司法推定的方式来认定贷款诈骗罪的主观目的。此外,单位贷款诈骗行为的定性争议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进行了相关研究。方法/过程贷款诈骗罪与其他涉及贷款犯罪的核心区别是非法占有目的的有无,应当采取主客观相统一的方法对非法占有目的加以认定,而不是采取简单的司法推定方法来认定。通过考察法律规制的变动以及司法实践中的实际运用效果可知,无论是过去对单位贷款诈骗行为以合同诈骗罪定性,还是当下只追究自然人贷款诈骗罪刑事责任,对单位贷款诈骗行为的定性都存在问题, 有必要完善相关法律。结果/结论贷款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无论是产生于申请贷款阶段还是使用贷款阶段,都不应该影响对贷款诈骗罪的认定。应当通过客观证据和主观证据共同认定行为人是否有非法占有目的,杜绝单一的客观司法推定。应当扩大贷款诈骗罪的主体范围,将其延伸至单位。  相似文献   

18.
在保险诈骗罪频发的犯罪态势下,司法实践中相关疑难问题的解决对遏制犯罪具有现实意义。鉴于法制完善是遏制保险诈骗犯罪的关键性和基础性因素,应从体制上解决保险诈骗罪的主体、罪数以及相关共同犯罪认定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