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块状经济”呈现勃勃生机之态.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乡一业”甚至“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地域上.千家万户分工协作.生产经营某一个或某一类产品,如领带、纽扣、袜子、圆珠笔、低压电器、汽摩配件等等,目前,浙江大地这样的产业区块至少有360多个。而尤为惹人关注的,就包括台州路桥,这个十年前还是默默无闻的浙东小镇,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如今的路桥是块状经济的高度密集之地,小小一区竟拥有8个全国市场占右率超过20%的产业。而更显著的是,最近几年来,路桥经济已开始由企业集聚向产业集群模式逐步迈进。[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米,浙江“块状经济”呈现勃勃生机之态,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乡一业”甚至“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地域上,千家万户分工协作,生产经营某一个或某一类产品,如领带、纽扣、袜子、圆珠笔、低压电器、汽摩配件等等,目前,浙江大地这样产业区块至少有360多个。而尤为惹人关注的,就是台州市路桥区,这个十年前还是默默无闻的浙东小镇,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如今的路桥是块状经济的高度密集之地,小小一区竟拥有8个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20%的产业。而更显著的是,最近几年来,路桥经济已开始由企业集聚向产业集群模式逐步迈进。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后,浙江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块状经济”发展模式:即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地域上,千家万户分工协作,生产经营某一个或某一类产品,如领带、纽扣、袜子、水泵、圆珠笔等等。目前,浙江大地这样产业区块至少有360多个。  相似文献   

4.
浙江经济近年来持续高速发展,"块状经济"的产业特色明显.据浙江省科技厅统计,浙江省88个县市区中,已经形成85个"块状经济"和"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产业格局.  相似文献   

5.
“块状经济”:浙江区域经济发展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斌 《生产力研究》2008,(20):78-80
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发展"块状经济"。但构成"块状经济"的产业集群层次低和产业链短,导致浙江经济的粗放增长,阻碍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从产业供应链的角度深化"块状经济"的内涵,是实现浙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6.
浙江经济发展迅猛,关键在于浙江人做任何事情都敢于"出发".缺少真山真水,他们敢在发展旅游业上"出发",搞起了宋城、横店影视城等人造景观,效益并不比别人逊色;缺少自然资源,敢于在专业市场建设上"出发",大做"无中生有"文章,硬是把全国的羊毛衫、木材等产业聚集浙江市场,依靠发达的市场体系,培育出地域特色明显、投资主体明确、专业化生产与分工协作相结合的块状经济;规模经济薄弱,敢于在提升经济规模上"出发",依托个私经济,实行产业集聚,形成了小企业、大群体,小商品、大市场,小摊户、大网络,小企业、大集群.一根小小的吸管、一条小小的领带、一个小小的纽扣,都做成了大产业.  相似文献   

7.
《经贸实践》2006,(8):40-42
我省“块状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三大特点: 1.优势产业和区域经济的主要支撑 目前,浙江在全国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和区域,多数也是“块状经济”发达的产业和区域。依托“块状经济”支撑产业和区域发展,是浙江制造业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8.
《经贸实践》2006,(9):37-39
“块状经济”是浙江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发展“块状经济”是富有浙江特色的工业化新路。进一步发挥“块状经济”的发展优势,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是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八八战略”的重要行动。省政府确定,“十一五”时期重点培育“三个一批”,即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一批“块状经济”和一批成长型小企业。其中重要方面是,培育100个“块状经济”,将其发展成为销售规模50亿元以上、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较强、产业层次较高、拥有区域品牌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全国性的制造中心和重要的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9.
“块状经济”就是产业集群,即产业链上的若干个同类生产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一起高密度地聚集在某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共同发展的经济现象。产业集群不仅发挥了规模经济的效益,而且也产生了巨大的溢出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如何把浙江块状经济的独特集群优势转化为出口竞争力优势,扩大块状经济产品出口规模和效益,是浙江外贸及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苏南模式",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促进经济非农化和市场化发展的方式;"温州模式"则是一种依靠民间力量、民营经济发展而成的"自下而上"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江浙模式"则是界于二者之间的中间模式.而三种模式目前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村集体经济偏弱,农村自身发展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11.
义乌饰品经过10多年发展,已成为义乌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义乌市也因此获得"中国流行饰品工贸之都"、"浙江省饰品商标品牌基地"、"浙江仿真首饰出口监管示范区"等称号,成为国内最大的流行饰品制造中心和销售中心.2009年6月,省政府将义乌饰品块状经济列为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义乌饰品行业"十二五"的目标是,成为中国最大、...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产业集群的“双向嵌入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地方产业联系越来越密切。基于此,本文将研究的视角从单向嵌入观转向双向嵌入观,论证了跨国公司本地嵌入与地方产业全球价值链嵌入是一种相互嵌入、互动耦合的关系,提出了块状经济与链式经济有机融合这一新的全球经济模式,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进行了论证。在分析广东模式与浙江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地方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60年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浙江海洋经济60年来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海洋意识不断深化、海洋经济体制不断创新的60年,更是一个海洋产业快速崛起、海洋资源开发不断深化的60年,也是新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缩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围绕市场经济改革探索海洋经济新的发展模式,已完全突破传统海洋经济的范畴,逐步转型成为一种综合性的经济体系、陆海一体化经济、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浙江海洋经济应从全球战略的角度,加快"海上浙江"建设步伐,实施区域联动发展战略,推进海洋资源的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使得海洋经济成为浙江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4.
江南,缘于经济文化持续增强、繁荣,而多历史名城.这为现代服务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资运作的重要载体. 还在产业创新全面推进的新世纪之初,常州市就以"造月工程"使天目湖、中华恐龙园两个"月亮"耀眼升空,令华东旅游界为之一振.  相似文献   

15.
打造“品牌集群”——浙江区域名牌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宏 《经贸实践》2009,(11):59-60
我省正在全面提升块状经济培育现代产业集群,作为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省在创建浙江区域名牌方面成果丰硕。下一步,应继续创新浙江区域名牌发展思路,建立推进产业集群良性发展的有效机制,打造更多区域经济“金名片”。  相似文献   

16.
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体系内,只有市场和企业两种经济组织.而现实的经济现象表明,存在着既非市场亦非企业的第三种经济组织,如20世纪80年代后雨后春笋般在浙江涌现的"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传统地方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风险又是如何形成的?本文将试图从交易成本视角来分析上述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黄良浩 《经贸实践》2011,(11):27-28
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科技革新孕育深化的重要趋势,是影响世界经济中长期发展、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顺应网络时代发展趋势,立足"数字浙江"基础,建设"智慧浙江",对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浙江经济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永才 《时代经贸》2007,5(11Z):129-129,131
浙江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势头确实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浙江模式”、“小狗经济”、“块状经济”等一系列用来描述浙江经济特征的新鲜词汇不断涌现,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者投入到了研究“浙江模式”的队伍中来。浙江经济的发展模式有为何能如此鼓舞人心,我们有必要对浙江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进行归纳和概括。  相似文献   

19.
经贸文萃     
姜勇 《经贸实践》2003,(10):61-64
过去25年浙江的地区竞争优势之根本,在于其独创的“企业与市场”的耦合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浙江模式(民营小企业一区域完全竞争的专业市场-产品经营-块状经济)。  相似文献   

20.
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运行绩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徐维祥  唐根年 《经济地理》2004,24(1):13-16,30
区域块状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为浙江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空间集群地域组织模式,产生良好的规模效应和相应的人口空间聚集效应,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文章从农村人口转移、产业结构升级和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等方面,对区域块状经济在浙江省城镇化进程中的运行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数量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块状经济成为浙江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有效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