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3 毫秒
1.
戏剧活动在我国的大学生群体中有着十分广泛而深厚的基础,而大学生戏剧也是我国戏剧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之一。但是由于种种的局限,大学生戏剧还不能说是一股成熟的、能够独挡一面的力量。应当如何看待大学生戏剧的特点与优长,又该如何认识大学生戏剧的局限和缺失,进而为大学生戏剧寻找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将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1930年代,著名戏剧教育家、剧作家、导演熊佛西先生在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定县实验区进行以农民为主要对象.历时5年的戏剧大众化研究与实验,实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把农民戏剧还原到农民生活,由学校教育向社会教化的开放延伸,熊佛西及其同人从理论和实践上实现了对戏剧舞台和表演技艺的深度革新。  相似文献   

3.
谷娟 《全国商情》2010,(5):113-114
翻译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而其中戏剧的翻译尤为复杂,因为戏剧的剧本与舞台演出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舞台演出的效果与观众接受的程度是戏剧翻译中的重要因素.翻译理论中的读者反应论与戏剧翻译有不少的共通之处,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英若诚的戏剧翻译来说明戏剧翻译与读者反应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从表面上看,实验戏剧是对中国现代戏剧传统的反叛和否定.但作为中国现代戏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实验戏剧也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现代戏剧的某些传统,如现实主义,民族化和大众化等传统.  相似文献   

5.
《金瓶梅》中的戏剧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为我们提供了戏剧在明朝中晚期繁盛的景象.戏剧在明朝有了各种变体,甚至积淀成为一种文化模式,但在此书中,它首先是一种重要的娱乐方式;其次,由于沟通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戏剧也成了一种表达方式;但它更是一种符号礼节.同时,戏剧也具有了民俗学的意义.可说,<金瓶梅>中的戏剧展示出了那个时代的戏剧生态.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神话-仪式的分析,揭示了神话-仪式中所蕴涵的戏剧因素.这些戏剧因素分别是戏剧性的内容(神话)、戏剧艺术的呈现方式(扮演)、戏剧表演和欣赏的心理准备(有意的自欺)以及戏剧的情感功能(集体体验).由于具备了这些基本的戏剧因素,这种神话-仪式可以被称为仪式戏剧.  相似文献   

7.
戏剧教学法是运用戏剧与表演的技巧从事学校课程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参与式昧验式的学习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在英语课堂中组织和参与戏剧活动,可以让学生主动加入语言的创造和使用过程,学习使用英语与人沟通,从而开创多元化的教与学空间。  相似文献   

8.
戏剧教学是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戏剧教学应尊重戏剧艺术的本体特征,以"戏剧思维"来进行教学。立足戏剧教学课堂实践,本着美学教育的理论依据和新时期人文教育的基本理念,注重从审美和人文思想层面引导学生实施体验式学习,真正把戏剧当做戏剧来教,让教学回归戏剧的本身,有助于真正实现戏剧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仪式戏剧是目前学术界探索戏剧发生发展的重要领域。本文通过对古中原地区五种仪式戏剧的比较研究,来凸现中原农耕文化影响之下的古代仪式戏剧所具有的共性,为进一步研究宗教仪式与戏剧起源的关系问题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戏剧作为一种服务于大众的文学艺术形式,担当起反映社会问题、思考社会问题的责任.以学习温家宝总理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为方向,当代的戏剧人应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繁荣戏剧为己任,为弘扬人间真情、弘扬真善美的主旋律而高歌!  相似文献   

11.
副语言是非言语交际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在戏剧对白中,它们对话语意义起着替代、确立、强化和修饰等作用。将副语言与戏剧文本结合起来研究,可以为戏剧对白解读提供新的欣赏视角,完善话语分析理论.  相似文献   

12.
话轮转换是新兴的戏剧文体学分析方法。以《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为例,运用语用学和话语篇章分析理论,从话轮转换模式可透析剧中各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  相似文献   

13.
瓦尔德兹作为奇卡诺族的代言人,在其创作的戏剧中始终潜隐着隔膜的主题。通过戏剧展示了由于美国主流社会对奇卡诺族的歧视压制,而导致的生存在与其他种族之间、族群内部的阶层之间以及家庭内部的隔膜中韵奇卡诺人的困境与情感痛苦,反映了奇卡诺族个体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望。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代,演剧是生日庆祝的重要内容,生日演剧作为一种习俗逐渐流传开来。生日演剧可以细分为婴儿出生演剧、成人生日演剧、老人寿诞演剧及祖先阴寿演剧。这一风俗促进了一种特殊的剧目——神仙庆寿剧的繁荣,此外,生日上也会演出元杂剧及当时流行的剧作,但内容须以喜庆为主,不宜点悲伤凄惨或带有杀伐内容的剧目。生日演剧使得戏曲形式体制更为多元,扩大了戏曲在观众中的影响,也促进了戏曲审美趣味的转移。  相似文献   

15.
王学海 《嘉兴学院学报》2011,23(4):51-54,86
中国戏曲的生存与发展,有着一大批坚守"活体传承"的坚韧守美者,徐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徐为剧作选》既具有反封建意义和教育价值,又体现了多元的美学追求,让我们能以更广阔的视野去思考中国戏曲的走向:运用王国维的"以歌舞演故事"应有剧限,那才会不失戏曲的本质;寓当下性的戏曲性,与剧本要有严格的思想蕴涵是不矛盾的;戏曲的美学基础就定位在观众"接受美学"的欢笑与泪水之会通的共鸣中。  相似文献   

16.
晁歌 《嘉兴学院学报》2004,16(4):9-13,38
作者对战争年代中国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沙可夫的领导艺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高度的概括:沙可夫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以高度的政治智慧、精湛的业务能力和高尚的品质出色地领导了苏区、延安和晋察翼边区的文化事业和戏剧运动,给后人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无价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国话剧的历史不仅是创作、演出的历史,还是戏剧运动和戏剧运动领导者、戏剧活动家的历史。该文通过对沙可夫组织领导戏剧运动、剧本创作、导演排练、翻译介绍等活动和中国话剧形成历史的阐述,确立了沙可夫在中国话剧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中国话剧形成的第三个源头的主要人物。  相似文献   

18.
论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理论在《暗恋桃花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声川的话剧《暗恋桃花源》自1986年问世以来,一直以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观众,在国内外的戏剧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作为布莱希特戏剧理论本土化的成功范例,《暗恋桃花源》通过对间离效果的反复应用,打破了传统戏剧的完整性幻象,让观众在时空交错、悲喜交融的戏剧结构中成为了能动的观察者,既参与了故事的解构,又完成了戏剧的重构。《暗恋桃花源》因此走向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带给观众一种全新的观戏感受。  相似文献   

19.
戏剧表演空间可以理解为戏剧行动发生的地方,即剧院剧场或者除房间界限的剧场形式。从“正统戏剧”剧院剧场形式的空间之外,属于谢克纳所说“环境戏剧”表演空间出发,探讨我国旅游景区存在的埃及式、希腊式、巴厘式等几种戏剧表演空间范式.  相似文献   

20.
王国维是近代中国首先从西方引进悲剧理论的学者,为中国后来的悲剧研究开了先河.从《〈红楼梦〉评论》到《宋元戏曲考》,王国维的悲剧思想在考察视角的选择、悲剧精神的阐释和结构标准的界定方面虽然已经发生了转变,但却有一以贯之之处.随着对中国古典戏曲研究的系统深入,其悲剧思想从受叔本华的强烈影响到真正走进中国戏曲,从推崇出世解脱到看重“主人翁之意志”,从结构上的机械认定到灵活处理,已然发生了转变、发展而进一步成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