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辛玲 《西部金融》2010,(6):52-53
近几年,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投资热度的增长,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成为各商业银行贷款投放的重要业务.然而个人住房信贷市场的过快发展,使其隐藏的风险开始显现,此次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敲响了我国加强信贷市场风险控制的警钟.本文在分析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主要风险的基础上,针对风险控制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资金需求催生了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但农地抵押贷款存在制度风险、农业经营风险、农地处置风险和民生风险,需要市场准入和政府参与风险控制,需要以民生为本、规模经营为纲合理处置抵押农地。为分散和控制金融机构风险,应加强农地流转市场规范化建设,推行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担保和反担保模式,建立政府按比例回购农地抵押贷款不良资产和农地抵押贷款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并通过税收和补贴手段调节农地抵押贷款供给和需求。  相似文献   

3.
金融机构抵押贷款的发放中,提前偿付一直是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关注的焦点。因为抵押贷款的提前偿付会影响金融机构现金流的变化。本文探讨了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偿付的风险,以及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偿付行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住房抵押贷款正在我国迅猛发展。即使是采用可变利率贷款模式,住房抵押贷款仍存在严重的利率风险。本文分析了可变利率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风险产生的原因,探讨了可变利率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风险的莉算与度量,研究管理可变利率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风险的几种思路和方法,指出有效的套期保值、合理收取的提前还贷违约金和建立利率风险损失准备金是管理利率风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金融机构抵押贷款的发放中,提前偿付一直是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关注的焦点。因为抵押贷款的提前偿付会影响金融机构现金流的变化。本文探讨了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偿付的风险,以及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偿付行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金融机构抵押贷款的发放中,提前偿付一直是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关注的焦点.因为抵押贷款的提前偿付会影响金融机构现金流的变化.本文探讨了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偿付的风险,以及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提前偿付行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产生提高了市场融资效率,但同时可能增加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为了能够保障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正常运行,本文运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固有风险的基本内涵出发,通过数学模型分析了固有风险发生的过程及其造成的影响,最后通过对这些相关风险的研究,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手段,以求设计出较为完善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存在的金融风险中,银行抵押贷款业务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尖锐复杂,放款难度加大。本文根据抵押贷款出现的问题,将抵押贷款的风险分为四类,并从金融市场、法律体系、外部环境及银行管理等方面阐述了产生上述风险的原因。最后,文章提出了抵押贷款风险的防范对策及相应措施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在利率即将实现完全市场化的背景下,住房抵押贷款所面对的利率风险主要表现在重新定价风险、内含期权风险、基准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等方面。在分析其影响和具体表现后,从利率风险管理的四个方面对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风险的识别、测量、处理和评估四个阶段,提出建立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风险识别体系、建立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风险衡量模型、强化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风险控制和建立住房抵押贷款利率风险评价模型等相应举措。  相似文献   

10.
房屋抵押贷款保险作为银行规避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对银行房屋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但在房屋抵押贷款保险的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从不同角度就我国房屋抵押贷款保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蔓延,无疑已经对世界金融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引起我国学界对国内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的关注。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存在着诸如房地产金融体系相对简单、参与者单一、商业银行风险控制水平不高、住房抵押贷款尚未证券化等风险。今后,要进一步推进国内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从政策上支持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管理,中央银行应当强化对银行贷款质量的监管,建立有效的金融体系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基层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快速发展,由于这类贷款涉及多方当事人、资金量较大且期限较长,信用风险、抵押物风险和银行操作经营风险等风险逐步显现。随着按揭业务的不断扩大,更多的金融风险摆在商业银行的面前。分析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风险及成因,对商业银行如何有效防范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风险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3.
2007年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也给我国房地产抵押贷款敲响了警钟。我国房地产抵押贷款也具有次级债风险的特征,房地产抵押估价作为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效屏障,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房地产抵押贷款风险防范的角度审视我国的房地产抵押估价,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4.
商业银行个人房贷模型设计——基于次贷危机的经验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逐步演变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这表明目前普遍采用的房贷风险控制体系存在着严重的理论缺陷。本文总结了美国次贷危机中的经验教训,试图通过房价波动率这个全新的视角来构建一个适用于商业银行的房贷模型。这种新的方法借鉴了Emanuel Derman(1996)解决有关波动率微笑问题提出的隐舍柔性二叉树和局部波动率为工具,使得商业银行在推出各种灵活的房贷产品的同时保证其安全性,从而避免出现类似次贷危机的结构性风险。  相似文献   

15.
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2008年9月进入高潮,全球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AIG)仅以850亿美元的身价被美国政府接管。分析AIG危机产生原因的机理和教训,警示中国保险业关注国际金融风险传导、注重风险控制、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培育有效信用评级机构和完善保险公司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开展“倒按揭”很有必要,因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实急需通过多种途径拓宽社会养老功能,老年人消费需求的多样化正在促使老年人寻求更多可自行支配的经济来源。同时“倒按揭”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和保险业的发展。但短期内“倒按揭”在我国还很难全面实施,在实际工作中还将解决一些问题,如产权问题、观念问题、法律问题和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7.
按揭制度是起源于英国的一种物的担保制度。我国将移植于香港地区的楼花按揭加以改造并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立法滞后,法制不健全,造成按揭市场混乱无序,因此建立和健全防范各方主体市场风险的法律机制和系统,对楼花按揭市场进行规范是必要的。从楼花按揭实务的特征出发,探讨其法律定位问题,从而对楼花按揭的制度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保险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华 《嘉兴学院学报》2002,14(5):38-40,44
银行发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时,为降低其承担的风险,要求借款人除办理住房抵押外还必须为抵押房产投保,但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开办的抵押房存在着许多问题,已不能适应住房抵押贷款保险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成功的保险经验,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住房抵押贷款保险机制。  相似文献   

19.
次贷危机的加深、原因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在2008年的下半年进一步加深并最后演变成金融危机。此次次贷危机的加深造成了全球许多家金融机构的破产,同时给我国金融机构以及整个经济尤其是出口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对我国金融业乃至整个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R-Vine Copula方法对我国2000-2015年期间房地产产业链上各行业泡沫之间的相依结构进行建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2007年次贷危机和2009年欧债危机对房地产产业链泡沫相依结构的冲击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期间,房地产产业链上各行业均存在多次周期性泡沫,比较严重的泡沫均集中在2006-2007年,且其间出现房地产业泡沫的峰值;房地产业泡沫是各行业泡沫相依结构的枢纽中心,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并与有色金属业、建筑装饰业、银行业和机械设备业之间存在较高的相依性;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发生不仅仅增强了房地产与相关行业之间的相依性,存在明显的危机传染效应,也改变了整个产业链的相依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