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洋根  夏法 《税收征纳》2005,(4):20-20,23
冒充地税干部的男子陈海江近日被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两年。  相似文献   

2.
曾素梅 《云南金融》2012,(5Z):49-50
我国1979年刑法只有诈骗罪的规定,而没有专门规定金融诈骗罪。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该决定规定了集资诈骗罪等有关金融诈骗罪。修订后的刑法肯定了《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的一些情况,增设了很多新的罪名,并在分则第三章中专设一节规定了金融诈骗罪。以下通过对金融诈骗罪的概念特征、构成要件、司法界线、犯罪预防等方面的阐述,提高对金融诈骗罪的认识,从而更为有效地打击和预防金融诈骗罪。  相似文献   

3.
曾素梅 《时代金融》2012,(14):49-50
我国1979年刑法只有诈骗罪的规定,而没有专门规定金融诈骗罪。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该决定规定了集资诈骗罪等有关金融诈骗罪。修订后的刑法肯定了《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的一些情况,增设了很多新的罪名,并在分则第三章中专设一节规定了金融诈骗罪。以下通过对金融诈骗罪的概念特征、构成要件、司法界线、犯罪预防等方面的阐述,提高对金融诈骗罪的认识,从而更为有效地打击和预防金融诈骗罪。  相似文献   

4.
2009年2月11日,以中国轻骑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张家岭为主线的“轻骑窝案”在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法庭经过先后四次公开审理,一审以信用证诈骗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私分国有资产罪、偷税罪,数罪并罚判处张家岭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1205万元,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他11名同案犯也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张家岭,这位名字曾一度红遍全国的风云人物,再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5.
信用卡诈骗罪是以信用卡作为犯罪工具,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诈骗犯罪,信用卡诈骗罪已成为严重的金融犯罪之一。本文主要从信用卡诈骗罪的定义着手,分析信用卡诈骗罪的特征并根据理论与实践的具体情况对立法完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6.
张雄 《金卡工程》2010,14(10):142-142
诈骗罪是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常见、多发犯罪,由于我国刑法对诈骗罪规定的是简单罪状,没有明确规定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因此,对诈骗罪构成要件的解释一般都是学理解释。有学者认为,从客观要件看,诈骗罪在客观方面必须表现为一个特定行为的发展过程: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对方产生或者继续维持认识错误——对方基于认识错误处分(或交付)财产——行为人获得或者使第三者获得财产——被害人遭受财产损失。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也一般认为,在认识错误的基础上交付财物是构成诈骗罪的必备要件,诈骗罪与其他侵犯财产类犯罪的主要区别点即在于诈骗罪中的被害人是在陷入认识错误的基础上"自愿"交付财物。因此,正确认识"被害人产生认识错误并自愿交付财物"是认定诈骗罪的关键,也是区分诈骗罪与其他侵犯财产类犯罪的关键,本文试就此做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用信用卡的犯罪越来越多。而信用卡诈骗罪更是信用卡犯罪的典型。本文将对信用卡的含义,信用卡诈骗罪的特和关于信用卡诈骗罪几个容易混淆的行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牛德欣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贷款用途及个人资信状况,用欺诈手段获取他人的抵押担保后,进而骗取银行贷款,数额特别巨大,同时为谋取个人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贿款,其行为已构成贷款诈骗罪和行贿罪,被依法判处无期徒刑。[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诈骗罪的表现形式出发,引出在理论界对于诈骗罪欺骗的对象争议比较大的几个问题,如法人能否成为欺骗的对象、机器能否成为欺骗的对象、无处分能力的人能否成为欺骗的对象以及欺骗的对象是否具有特定性,进而表明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马晔 《中国外资》2011,(12):200-200
本文从诈骗罪的表现形式出发,引出在理论界对于诈骗罪欺骗的对象争议比较大的几个问题,如法人能否成为欺骗的对象、机器能否成为欺骗的对象、无处分能力的人能否成为欺骗的对象以及欺骗的对象是否具有特定性,进而表明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王良东 《中国外资》2014,(5):167-167,169
无论是合同欺诈还是合同诈骗罪都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事件,在司法实践中,合同欺诈是非常常见的民事纠纷,而合同诈骗罪是很常见的刑事案件,合同欺诈和合同诈骗罪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仍然有很多相异,这二者的区别决定了罪与非罪的界限,因此界定出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罪的区剐对于司法实践中的案件处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下文将重点分析二者的区别,以为司法实践中案件的处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2.
张家良 《西南金融》2006,(12):49-50
本文通过揭示被告人伪造银行借记卡在ATM机上取款的案情,分析了控、辨、审三方对本案定性的不同意见。提出了作者的评析意见,即本案既不能定盗窃罪,也不能定信用卡诈骗罪,最终认定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了金融凭证诈骗罪。  相似文献   

13.
郭长忠 《山西财税》2006,(12):33-3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金融机构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器和稳定器。与此同时,围绕金融活动的各种经济犯罪也在不断增加。本文就金融诈骗罪的有关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一、金融诈骗罪的概念及特征金融诈骗罪,是指在金融活动中违反金融法规,进行欺诈,严重破坏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林鹂 《金卡工程》2010,14(1):130-131
行为人经合法程序获取金融机构的贷款之后,由于情势变化而产生了非法占有目的,并通过制造虚假账目谎称经营亏损、或以伪造借据、打虚假经济官司将贷款抵押物隐匿转移等欺骗行为,逃避还本付息的义务,对于这种行为的定性理论上存在争议。本文认为此行为应构成普通诈骗罪,而非贷款诈骗罪、侵占罪或合同诈骗罪,并着重从行为的客观方面论证其构成要件该当性。  相似文献   

15.
信用卡诈骗罪在司法实践中是一种常见多发的金融犯罪,学界关于本罪的研究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争议.本文对信用卡诈骗罪的概念和犯罪客体这两个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信用卡诈骗罪在司法实践中是一种常见多发的金融犯罪,学界关于本罪的研究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争议。本文对信用卡诈骗罪的概念和犯罪客体这两个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现行刑法将金融诈骗罪单独设节作为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五节从而与分则第三章第四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形成独立、并列的关系。这种被视为突破刑法立法体例传统的做法引起理论上的争议。肯定金融诈骗罪单独设节的观点从社会危害性、罪刑法定原则、金融诈骗罪罪群以及便利实务适用等四个方面论证了这种做法的合理性,否定说的学者认为金融诈骗罪单独设节具有与立法体例不合、立法思路不一、无单独设节之必要以及与境外刑法立法趋势相悖等缺陷从而不应单独设节。本文从金融诈骗罪主要客体、金融犯罪逻辑体系以及刑事立法传统等方面论证了金融诈骗罪单独设节不具有合理性且一一回应了肯定说所提出的观点。本文认为,金融诈骗罪的主要客体是金融交易秩序,其是金融管理秩序的下位概念,金融诈骗罪应当划入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分节之下。  相似文献   

18.
诈骗罪是一个古而弥新的犯罪。文章拟通过一个典型的新型诈骗案例切入,对间接故意的不作为的诈骗方式进行分析.驳斥将诈骗罪限于主观故意和作为方式的传统理论,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范玉 《金卡工程》2009,13(11):105-105
本文从一个案列入手,分析诈骗罪和敲诈勒索罪之间的异同,从侵犯客体,行为模式,犯罪动机以及法定处罚标准四个方面探讨这一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20.
诈骗罪是一个古而弥新的犯罪。文章拟通过一个典型的新型诈骗案例切入,对间接故意的不作为的诈骗方式进行分析,驳斥将诈骗罪限于主观故意和作为方式的传统理论,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