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2015,(52)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方法,对该校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体育意识、体育常识储备及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校非体育专业女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是积极的,动机是多层次的;女大学生在锻炼项目上多选择与身体接触少、对抗性不强、力量小项目;且锻炼多集中在校内体育场,与同学在一起;体育消费水平比较低;平时生活与体育联系也不太紧密等,并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珊  苏艳红 《商》2014,(39):273-273
目的:了解大学生人体成分的组成,为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对象:辽宁师范大学19-23岁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各9名学生进行人体成分的测定与分析。结果:体育专业的大学生较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相比,身体质量指数更接近标准,腰臀围比更为理想。结论:在校大学生应加强体育锻炼;应合理控制饮食,以达到增强身体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商》2015,(13)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对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影响因素和进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认识不够深入,参与较少,同时参与项目比较单一等情况。对此通过课外体育锻炼的大力宣传,加大对体育运动场所的建设,增强学校对课外体育的重视,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参与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西安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显示西安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发生了诸多的变化,显示了学生在对待体育锻炼的态度与价值取向上的不同,本文针对大学生的不同心理提出了几项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年来体育教学改革热潮的掀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及未来对策的研究。以东北地区各高校随机抽取的一些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走访观察法及数据统计法,针对东北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对策展开研究,并得出东北高校大学生的健康现状及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状况。而后又对影响东北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进行归纳,主要得出三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的缺乏;学校体育健身设施不够完善;学生饮食生活不规律,缺乏锻炼。进而得出相应策略为:各方面应加大体育锻炼益处的宣传,从而提升学生的运动意识;大学生应规范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学校应不断丰富完善学校的体育设施,为学生体育锻炼创造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6.
王紫健 《品牌》2014,(12):263-263
本文主要采用"阶段性行为改模式"的理论,对我院大学生余暇的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特点进行粗略的调查研究。本次调查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对阶段性行为改变模式理论的分析以及目前我院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的现状,同时就我院大学生余暇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高等院校学生的体育活动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河南省高等职业学院校学生的进行研究研完。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河南省高等职业学院学生对体育教学反馈情况来看,河南省高等职业学院学生对体育锻炼意义的认识普遍较好,但是实际行为较为滞后。高职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较为鲜明,符合大学阶段大学生以校园生活为主、追求消遣娱乐和兴趣爱好发展,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特点。高职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从参加的时间安排上、参与的次数以及影响他们参加的因素上看,他们的课外体育参与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管理松散,参加的主动性不足,每次活动时间不足、每周活动次数较少,高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目的不明确、计划性较差,场地不足制约了高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葛玉石  王建军 《商》2014,(29):254-254
本文通过运用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洛阳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锻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校非体育专业的学生把对体育的兴趣转化成实际行动的人数还偏少;对体育锻炼的动机明确,男生以增强体质和调节情绪缓解压力为主,女生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和强身健体居多;锻炼方式上主要以和同学朋友一起锻炼为主,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度均不足,满足不了健身的需要;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是缺少氛围,其次是无人组织指导,再次是缺乏场地器材。  相似文献   

9.
高校大学生是祖国与民族发展的未来希望,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对国家与社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大学生的健康情况逐步下滑,因此在阳光体育视域下,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是促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以及提升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文章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阳光体育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王丽娜  王大川  左振腾  肖亮 《商》2014,(19):189-189
大学生体质的评价历来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目的是使学校和广大学生、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水平,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而全面增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河北联合大学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对测试工作进行了专门的部署。现将我校2011、2012、2013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掌握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1.
李洁妮 《商》2014,(14):190-190
本文通过对西安市7所高校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状况、参与动机、影响因素及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管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女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主要由个体特征决定,此外本研究还提出了针对女大学生课外体育行为促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调查我校研究生体质现状和体育锻炼情况,探讨我校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体育行为和体质的关系。结论:我校研究生的体育锻炼活动处于无序状态,体质下降明显,已经影响了研究生的身心健康。我校在研究生阶段开设体育课程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心肺功能,制订研究生体质综合评价办法,建立以个体测评为依据、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为目的的个人运动处方,逐渐形成适用于研究生群体的体质健康测评系统。  相似文献   

13.
《商》2015,(41)
本研究主要以西安5所大学的体育专业的10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调查了西安体育专业大学生秋冬季节流行病发生率,同时探讨了体育专业大学生秋冬季容易出现流行病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与建议,为指导体育专业大学生采用健康生活方式,有效避免流行病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调查我校研究生体质现状和体育锻炼情况,探讨我校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体育行为和体质的关系。结论:我校研究生的体育锻炼活动处于无序状态,体质下降明显,已经影响了研究生的身心健康。我校在研究生阶段开设体育课程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心肺功能,制订研究生体质综合评价办法,建立以个体测评为依据、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为目的的个人运动处方,逐渐形成适用于研究生群体的体质健康测评系统。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国家和各部委也一直在强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而体育专业学生由于自身的专业特点和性格特征,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常常被相关教育工作者所忽视。但是,从现今情况看,体育院校,特别是师范类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不乐观,本文通过分析师范类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情况,探讨加强师范类学校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阳光体育运动以及健康行为的范畴进行分析整理;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太原市高校在校大学生健康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造成大学生存在不健康行为的原因,主要是大部分大学生健康意识淡薄,在饮食、睡眠、运动、上网等方面有不良的行为习惯。针对其主要原因提出培养大学生健康行为的有效措施:营造“学生、教师、学校”三维一体的校园阳光体育环境。  相似文献   

17.
张嘉伟 《消费导刊》2012,(5):206-206
身心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通过学校体育教育功能尤其是体育锻炼对大学生身心的积极影响,探讨体育教育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以乌鲁木齐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上网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对网络对乌鲁木齐市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宋建华  周萍 《中国市场》2009,(18):117-118
通过文献法、调查法和教学实证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自己的竞争意识,并在体育锻炼中注意对自己竞争意识的培养;同时也发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竞争意识需要加强,而现行体育教学在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上存在严重不足。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优势,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优良的竞争品质,这也是现代人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姚嘉 《华商》2008,(15):123-123
课外体育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重要保障之一,通过对课外体育和大学生对体育活动态度及参与情况的分析研究,以建立和完善新的课外体育体系,达到培养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