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宋伟 《消费导刊》2009,(16):250-251
赵德发坚持自己的创作原则,在文学话语的具体操练上一如既往,既有对于传统小说的重情节、重细节的坚持,追求小说的"故事性",又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坚持"方言入诗",小说的地域性色彩在他的创作中得以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
在明代思想史上,李贽以其具有“异端”色彩的思想而闻名。他的童心说及其相关理论对晚明公安三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生活于晚明时期的文学解放思潮的主要理论代表——李贽,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先觉者,他以市民阶层的感知与需求出发,走到了中国古代思想史的风口浪尖。以离经叛道的理论和不入时俗的行为闪耀着大变革时代的思想火花。他著名的童心说,不仅是其社会政治思想的总结同时也是其哲学与文学理论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新式教育下林译小说与新式教育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种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林译小说的口译者是新式教育下的产儿;二、在合作翻译西方小说的过程中,林纾逐渐地把合作翻译西方小说定位成新式教育的一种替代形式;三、林纾本人还是新式教育中的教师;四、新式教育下的林译小说在当时的影响是极大的,这不仅对接纳新式教育的五四文学创建主体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对那些没有接受新式教育的士大夫和市民也都有一定的影响;五、在五四文学发生过程中,林纾以强硬的反对者身份和五四文学的发难者进行的论战,在客观上促成了五四文学的主张从文化的边缘走向中心,成为正式取代以林纾等为代表的那一代接受西学影响的学生的标志。如此说来,林纾对五四文学发生的贡献在于他以偏激的传统文化立场,通过与五四文学的发难者和倡导者的交锋,使五四文学最终移位于社会的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5.
《中国市场》2011,(12):74-74
<正>深夜,在床上借着柔和的灯光"挑灯夜读";早上,读读最新的书讯;中午,在露台一边喝咖啡、品尝蛋糕,一边读小说;傍晚,则可以和朋友畅饮葡萄酒或啤酒交流读后感……这种惬意的"书呆子生活"何处有?答案是,德国的文学旅馆。在一些国家竞相建造高档奢华酒店时,发达的德国却兴起一股"文学旅馆热"。浓浓的"书香味"、丰富的文学活动吸引了很多文学爱好者,而运用文学来营销,也让德国的文学旅馆尝到了甜头。  相似文献   

6.
张謇的企业伦理思想以"义利合一"为宗旨。他既继承了我国传统的经世致用的儒家思想,又吸取了当时传入中国的西方文化的一些精华;既重"义",又重"利"。他坚信要强国富民,只有发展实业。  相似文献   

7.
李刚  顾晓伟 《华商》2008,(20):6-7
斯密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分工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他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分工经济思想。后来,在"边际革命"浪潮下,斯密所开创的分工经济思想逐步淡出了经济学的视野。然而今天,在边际分析方法主导的主流经济学发展困难重重,而新兴古典经济学派日益兴起的情势下,斯密的分工经济思想大放异彩,再次闪现出其不朽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所谓《马桥词典》和《暗示》的文体创新,其实从中国最古老的小说传统借鉴不少.遗憾的是由于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现代西方中心主义的确立,中国现代文学在向西方学习借鉴的同时过于忽视自己的文学传统,以至于忘记了自己曾有的文学传统.韩少功以自己全部的文学表现力和思想穿透力,在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传统和西方最现代的文学精神间汲取营养,为当代中国文坛创造出全新的小说范式:第一次让语言取代人物成为小说的主角;让环境取代逻辑成为小说的主宰;让思考问题的过程、方法成为贯穿小说始终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勒内·吉拉尔在其文学批评著作《浪漫的谎言与小说的真实》中,提出了著名的假设"三角欲望",并通过钻研西方世界历史、神话、宗教典籍、人类学资料,重新解码古典神话,论证这种"摹仿的欲望"。此后,吉拉尔又于"摹仿的欲望"基础之上提出"危机"思想,并深入论证了潜藏在神话及文学文本之后的"替罪羊"机制,他的神话观日臻成熟和明确。  相似文献   

10.
马丽娜 《商》2014,(16):196+179-196
庐隐的一生,无论是爱情还是事业,都遭际坎坷,可谓命途多舛,然而,这短暂而曲折的生命旅程,却因为她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风格特异的作品而显得弥足珍贵,她的光艳的才华和悲苦的命运,在当时文坛上备受瞩目,她所创作的反映"五四"时期知识女性的苦闷彷徨的作品,翻开了中国女性新文学新的一页,时至今日,仍不减其色。庐隐作为"五四"时期自叙传抒情小说的代表作家,她的作品,充溢着浓郁的自我色彩,其中富有个性的女性形象亦成为文坛备受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商》2014,(13)
《弗兰肯斯坦》是玛丽·雪莱在1818年,19岁时发表的,也是她最重要的作品。该小说诞生时,西方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历史变化。当时,英、法、美等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相当发达。广大民众在经受了科学的洗礼后,普遍迷信科学,认为科学能改变世界,在这种大背景下,玛丽·雪莱创作出了弗兰肯斯坦这个文学人物。弗兰肯斯坦在怪物出生的那一刻就放弃了他。这使得怪物对他进行了报复,弗兰肯斯坦的弟弟,女仆、好友、甚至是妻子都遭到了怪物的杀害。而这一系列的谋杀直接导致弗兰肯斯坦毁灭怪物的决心,以及最终主人公的灭亡。本文以聂珍钊教授的文学论理学批评方法为根据,对《弗兰肯斯坦》这部小说所表现出来的伦理思想进行了分析,善与恶是本文核心伦理思想。弗兰肯斯坦在经历失去挚友、亲人和爱人后,终于领悟到美好的人生就是要保持一颗宁静平和之心,从自我关注中摆脱出来,回归自然,融入家庭和社会。最后一部分是对论文的总结。  相似文献   

12.
林纾是我国晚清时期的翻译奇才,他的翻译作品典雅流畅,风行一时,因而他的翻译思想、翻译动机、接受环境、对原作的"误译"和"不忠"等都被深入研究和评价。他也因为对原作的"误译"和"不忠"而饱受争议。从翻译学文化操控派代表人物勒菲维尔的改写理论视角来看,林纾的"误译"和"不忠"往往是他刻意选择的结果,这实质上就是一种改写,是他在当时社会文化的操控下,对原作做出的赋予其二次生命的调整,即是林纾在中国当时社会意识形态、诗学观等因素影响下对西方文学所进行的改写。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思想极为活跃的、极富创新性的阶段之一。法家思想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韩非子集法家思想之大成,他适应当时的社会条件创造性的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系统运用的政治思想。他的创新思想为后来建立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马尔库塞的思想特点相比于同时期的其他马克思主义者更为激进,他针对当时工业社会弊端以及所带来的"人的异化"进行批判,其批判是建筑于被扭曲的审美和人的"虚假需求"之上的,同时他还反对"单向度性"所带来的"一体化",他的阐述中已经可以明确区分了"一体化"与所论述的规范性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需要深入分析马尔库塞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5.
晚唐作家裴幸刑的文言小说集《传奇》是一部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著作,长期以来一直被治小说史者所重视,因为它成了唐代小说的文体共名。其实,这部小说的作者裴硎是一个具有道教情怀的文人,而他所创作的小说集《传奇》,是一部顺应崇道潮流、宣传道教文化、神仙思想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冯聪聪 《品牌》2015,(1):121-122
米哈伊尔·巴赫金作为前苏联伟大的语言学家、哲学家和文理学家,其所提出的"复调小说"理论在六十年代震动了整个世界语言学界。他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作品为材料来源,详细阐述了自己复调小说中的超语言学的语言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17.
赵玲 《商》2014,(13):42-42
《弗兰肯斯坦》是玛丽·雪莱在1818年,19岁时发表的,也是她最重要的作品。该小说诞生时,西方社会正经历着深刺的历史变化。当时,英、法、美等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相当发达。广大民众在经受了科学的洗礼后,普遍迷信科学,认为科学能改变世界,在这种大背景下,玛丽·雪莱创作出了弗兰肯斯坦这个文学人物。弗兰肯斯坦在怪物出生的那一刻就放弃了他。这使得怪物对他进行了报复,弗兰肯斯坦的弟弟,女仆、好友、甚至是妻子都遭到了怪物的杀害。而这一系列的谋杀直接导致弗兰肯斯坦毁灭怪物的决心,以及最终主人公的灭亡。本文以聂珍钊教授的文学论理学批评方法为根据,对《弗兰肯斯坦》这部小说所表现出来的伦理思想进行了分析,善与恶是本文核心伦理思想。弗兰肯斯坦在经历失去挚友、亲人和爱人后,终于领悟到美好的人生就是要保持一颗宁静平和之心。从自我关注中摆脱出来,回归自然,融入家庭和社会。最后一部分是对论文的总结。  相似文献   

18.
《商》2012,(20):10-10
"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表示,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相似文献   

19.
庞静 《消费导刊》2009,(23):230-230
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被鲁迅称为"晚清中国四大谴责小说"之一。本文拟立足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从小说部分情节及主人公老残的身上,来探寻作者的个人思想轨迹,从而达到对这部作品更深入理解以及对刘鹗其人其事有一个公正评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朱熹作为宋代哲学家,把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统一于"理"之下,然而他又有着精彩的法制思想.笔者结合他的本体论、心性学说和认识论,分析其法制思想的三个方面:法自理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法制思想总纲和严刑以威的重刑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