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特殊的旅游资源,文旅融合带动文物活化,高效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彰显文物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与社会价值,成为我国文旅事业发展的重要关切。本文通过梳理南京市江宁区文化旅游资源,在剖析该区文物保护与发展现存问题基础上,分析文旅融合理念促进文物活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馆藏互联、景区联动、典范辐射、居民带动、科技助推五大文物活化模式,形成针对江宁区实际的文旅融合带动文物活化的方法,以期实现文物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旅融合是乡村振兴的全新机遇,为农村产业融合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推进乡村旅游扶贫进程中,要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和文旅融合中寻找结合点,通过整合农业、文化和乡村旅游资源,优化乡村文旅融合发展路径,发挥融合经济效益,将乡村特色旅游资源转化为有文化灵魂的旅游景观,使乡村旅游收益持续惠及贫困群体。  相似文献   

3.
后申遗时代,大运河沿线区域迎来前所未有的新发展与新机遇,运河乡村作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基础单元依然是保护与利用的薄弱环节。针对大运河沿线乡村产业面临的主要困境,以文旅融合理念作为切入点,从资源融合、职能融合、产业融合、技术融合等四方面构建融合思路:即实现文化资源整合与转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强化区域统筹管理,优化产业空间结构;维护运河乡村文化生态本底,重塑产业格局;赋能新战略新技术,创新产业发展链条的运河乡村产业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各方积极努力下,传统村落旅游脱贫成效显著,如何进一步提升其质量,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并满足旅游者的深层文化需求是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文旅深度融合视角,以北镇华山村为例,探讨传统村落旅游精准脱贫质量提升路径,旨在探索一种能够极大巩固脱贫成效、提升精准脱贫质量,同时能够保护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和满足...  相似文献   

5.
2018年文旅部的组建成立,标志着文旅融合将是大势所趋。在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文旅融合重大决策部署下,业界内对文旅融合的各种产业规划和实践活动进行得热火朝天。在教育教学研究层面,如何为文旅融合实践领域输送适应的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人才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以文旅融合为背景,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为研究案例,以文旅融合专业群协同培养为理念,探讨了应用型本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行业企业融合的“双融合”模式,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提供借鉴,也为文旅融合下的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6.
文旅融合受到市场需求、产品创新和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影响,要想提升文旅融合水平就必须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对旅游要素进行系统分析,通过文化要素与旅游要素的有效融合,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最终形成新业态、新功能和新产品。  相似文献   

7.
王慧  隋新玉 《农业经济》2022,(5):137-139
传统村落因其自身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和谐的文化景观而成为旅游开发的载体。辽宁是东北地区拥有国家级传统村落最多的省份,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战略的推动下,辽宁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取得一定进展,如何进一步提升成效,实现优质发展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文旅深度融合视角,探讨辽宁传统村落旅游优质发展路径,提出文化价值重构、构建动态文化景观等对策,以推动辽宁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利用,促进乡村振兴,同时满足旅游者的深层次文化体验需求。  相似文献   

8.
学科融合是时下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也是高校教育的大势所趋。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分析现行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新需求下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提出学科融合对现有教学模式的要求,从高校教师、学校两大方面出发,找出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具体优化路径,并提出教学改革初步完成后的持续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9.
从某种意义上说,创业是中国经济社会成功的关键,挑战现有的传统农业二元生产体制,促进农村发展、缩小差距、解决当前三农问题,必须开放农村劳动力扣除,吸纳剩余劳动力,在城乡发展理念的引领下,许多学者有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是从工业化、减少农民数量、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等不同角度来探讨的,必须从非农措施和农业措施两方面入手,即从内部解决"三农"问题,要解决农业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超越原有思路,促进和推动农民创业,进而解决现存问题,本文分析了农民创业对农村的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最后给出了推动农民创业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张薇 《农业经济》2018,(12):117-119
国家非常重视农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建设,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体系,支持供销、邮政及各类企业把服务网点延伸到乡村,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快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在城乡融合背景下,要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重要内容,通过多项措施实施降低物流成本。  相似文献   

11.
农村物流体系的构建,关键是选择有效的农村物流发展模式.目前,我国农村物流发展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各地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所取得的成效也不尽相同.通过对目前主要的农村物流运营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其成功之处和存在的缺陷,为适应农村物流所呈现出的新趋势,结合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对选择可行的农村物流发展模式提出了建议,以期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推动特色村经济转型,将其建设成为新时期推进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空间支点,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在城乡融合视域下,立足特色村经济转型内涵,从农业增长、质效提升、结构优化三个维度,本文构建了以"市场扩张、功能集聚、模式创新"三大动力机制为核心的经济转型逻辑框架.市场扩张,通过生产规模累积、结构优化升级和绿色发展导向效应...  相似文献   

14.
城乡一体化为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我国农村地区需要在现阶段新理念新技术等的引导下,更加高效的提升自身经济发展质量,促进我国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5.
自2000年以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从构建以专项规划为引领的兜底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到形成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再到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从而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民生保障体系,党和国家从政策布局、实践路向上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进行了体系化、制度化统合。进入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的宏观战略布局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融合供给在实践中形成了逻辑联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融合供给机制日趋成熟定型,这都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民生为本的价值命题,形成了顶层引领、渐进调适和政策联动、系统推进的实践经验。未来一个时期,以省域为单位推进改革试点,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与户籍制度脱钩,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转型,成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融合机制建构的重要路向选择。  相似文献   

16.
产业扶贫依托实体经济开展扶贫工作,能够有效配置农村的生产要素,形成集聚化的产业链条,在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可以借助资金、技术、人才、生产管理制度、培训机制,去增强贫困人口自我造血的生存发展能力。然而运营同质化、参与和分配机制单一、风险防控保障力度不足等问题的存在,则割裂了产业扶贫与城镇化的协同关系,削弱了对于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拉动效力。所以,应充分利用城乡发展所给予的各类利好条件,使产业扶贫模式能够兼顾“增收”“扶志”“提质”,从而带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驱动农村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就在农民.稳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当前中国的历史性任务,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民工培训.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增强其就业能力的关键,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本文分析介绍了农民工培训的若干模式,对于现阶段,选择什么样的培训机制、构建什么样的培训体系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模式关乎该制度的稳健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不同行政区域,或者同行政区域内实践中存在的几种补偿模式各有特点和利弊.目前,在欠发达地区筹资水平与受益水平都比较低的前提下,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公平与效率的视角,充分考虑参合农民的意愿,选择"住院统筹十大额门诊补偿"模式适合甘肃省及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探究如何借助国土空间规划这一政策工具助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以期深化和丰富城乡融合背景下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认知与实践创新。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基于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理论、“流空间”理论及互惠式城乡发展理论阐释了国土空间规划赋能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认知,提出了以“参流构形—以形引流—形流耦合”为核心的县域国土空间规划实践逻辑;(2)基于区域差异,立足都市圈地区、大城市腹地及偏远地区的三个类型县域分别提出面向“一体化”、“郊区化”和“中心化”的国土空间治理实践路径。研究结论:城乡融合背景下空间治理的核心在于合理利用国土空间规划强化区域发展的扩散效应,引导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以形成互惠共生的城乡网络体系,从而推动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食品安全信用评估运行模式的选择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安全信用评估是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本文在界定食品安全信用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食品安全信用评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以政府监管为前提的两种食品安全信用评估运行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