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菲利普斯曲线揭示了在西方经济社会中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反向关系。针对我国现在所面临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难题,经济决策者能否降低通货膨胀与失业?本文对1985201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3.
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适用性的实证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简要回顾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历程,详细分析了曲线的形状及其背后的经济学理论。同时运用中国的相关数据对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是否存在进行了验证,并对所得出的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中国1979到2008期间30个数据运用菲利普斯曲线进行回归分析,并且根据拟合情况,从基本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关系,分别加入了GDP增长率、预期因素进行了扩展,并对三种模型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了在两者反向关系在中国的存在,并就实证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发达经济体出现了菲利普斯曲线平坦化现象,但有关中国的研究尚缺乏共识。本文基于实证和理论分析,系统研究了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平坦化问题。首先,结合货币政策冲击和月度SVAR框架,发现通胀的响应程度在2010年后大幅下降。由于证据显示总需求曲线并未平坦化,因此通胀响应弱化可解读为菲利普斯曲线的平坦化。数据显示,菲利普斯曲线平坦化与生产率增长放缓同时发生,因此,本文在标准DSGE模型中引入纵向内生增长渠道,该渠道基于研发投入和知识资本积累,从而使生产率内生于经济周期。研究发现:(1)内生增长渠道放大了需求冲击对产出的影响,但缩小了需求冲击对通胀的影响;(2)内生增长渠道改变通胀和增长之间的替代关系,但不改变边际成本向通胀的传导。分段估计显示,2010年后,通胀和增长的关系弱化是边际成本传导变弱和内生增长渠道变强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认为,由于菲利普斯曲线的平坦化,中央银行应继续坚持稳增长和就业优先战略,关注但不必过于担心由此引发的通胀压力。 相似文献
6.
7.
基于菲利普斯曲线理论中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应用卡尔曼滤波方法估算我国的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验证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的因果关系,并建立产出缺口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进行通货膨胀预测。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我国通货膨胀,从而能为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提供良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Gali & Gertler(2000)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考虑通胀惯性的高阶滞后混合菲利普斯曲线的结构模型框架,并基于GMM模型对高阶滞后混合菲利普斯曲线进行计量检验和实证分析,通过估计其结构参数和深度参数来度量我国通胀惯性的大小及对通胀的影响,刻画我国通胀的动态特征以及我国厂商的定价行为。实证结果表明,我国通胀具有高阶滞后混合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特征,滞后阶数为2,通胀同时存在向前看的理性预期和向后看的适应性预期;我国通胀惯性和通胀预期的强度对通胀率指标范畴十分敏感,CPI通胀率的通胀惯性和持续性大于RPI,CPI通胀率的适应性预期特征强于理性预期特征,RPI通胀率的理性预期特征强于适应性预期特征。在我国厂商定价概率方面,CPI通胀率相对于RPI通胀率,产品价格调整时间间隔较长,厂商对经济政策的反应较不敏感;在厂商价格预期行为方面,CPI通胀率相对于RPI通胀率,厂商对适应性预期的依赖程度超过了理性预期。 相似文献
9.
菲利普斯曲线试图揭示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内在逻辑。环绕着菲利普斯曲线涉及的个体行为是否理性、实证估计的菲利普斯曲线是否非线性以及工资率和失业之间是否存在着权衡关系等三个问题,西方学者进行了大量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介绍了上述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我国1979-2006年通货膨胀率与城镇登记失业率数据基础上,利用SPSS软件验证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有效性,得出我国通货膨胀率与城市登记失业率相关性不强的结论。本文分析了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有效性不强的原因,并就菲利普斯曲线如何指导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提出了一定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非线性菲利普斯曲线及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启才 《金融经济(湖南)》2010,(11):60-62
本文通过在经济结构模型中引入凸性菲利普斯曲线,突破了传统货币政策分析模型中的L-Q框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L-Q货币政策分析框架相比,在经济结构模型中引入非线性菲利普斯曲线后,既使央行采用对称的平方损失函数形式,最优货币政策规则中,名义利率对通胀与其目标值的偏差和产出缺口的反应将不再是线性和对称的。同时,凸性菲利普斯曲线还能对著名的Kydland和Prescott(1977)以及Barro和Gordon(1983)的通胀偏差进行较好地解释。 相似文献
12.
13.
菲利普斯曲线吸引了无数经济学家的眼球,他们都渴望能从菲利普斯曲线中解读中国的情况.然而,菲利普斯曲线的适用不是普遍现象,在中国它失去了效力. 相似文献
14.
自从上世纪60年代菲利普斯曲线问世,关于这条曲线的研究就没有停止,本文基于我国2005年一季度到2010年四季度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的计量方法,估计出我国在这段时期内的菲利普斯曲线,分析通胀预期在通胀动态变化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率呈周期性的环形运动,总体上有着正相关关系;通胀预期对通胀的影响显著,同时具有前瞻性和后顾性。 相似文献
15.
16.
朱国晓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9):14-17
从更多的国家和更广泛的时期看,菲利普斯曲线所揭示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稳定的非线性负相关关系得不到充分的证实。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是间接的,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而是带有不确定的随机联系,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经济系统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根据菲利普斯曲线提出通货膨胀替代失业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1993年到2012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分析了基于产出缺口的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存在依赖于通胀率分位点的菲利普斯曲线,本期的通胀率越高,意味着来自前期的通胀影响越明显;产出缺口对通胀率影响的程度有不对称性,在通胀率的较低分位点显著,而在高分位点不明显;通胀率和产出缺口的关系不仅依赖于前者的分位点,还和后者的正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菲利普斯曲线是分析现代宏观经济问题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工具。本文主要阐述初始菲利普斯曲线、李普西菲利普斯曲线和萨缪尔森一索洛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推导演变过程,并对三种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9.
产出和通货膨胀一直是宏观经济学的主要课题之一,自菲利普斯曲线提出以来,关于产出和通胀的研究一直在进行,本文从卢卡斯不完善模型出发,选取2000-2010年的季度数据进行检验,认为产出和通胀不存在明显关系,并对经验数据和模型的不匹配给出了一些解释。 相似文献
20.
围绕着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对旨在对具体环境下的通胀行为做出有用总结的菲利普斯曲线来说,重要的在于探寻导致曲线变动的深层原因何在。本文认为生产率和潜在产出的增长是解释菲利普斯曲线位移的核心变量,生产率快于名义量的调整以及潜在产出比以往更高的增长率均会形成化解通胀压力的力量。本文对简单预期增强的菲利普斯曲线做出修正,将价格调整的生产率与名义增长缺口加入模型,所得结果较好地拟合了中国的通胀动态,凸显了修正后的菲利普斯曲线对于中国反通胀措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