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农业种植业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旨在探究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经营两个重要着力点对农业种植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影响。[方法]通过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利用2003—2017年中国甘蔗主产区甘蔗种植投入产出面板数据,测算了在农业种植业发展过程中的综合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状况,并对各甘蔗主产区技术进步以及规模化经营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我国以及广东、广西的甘蔗生产效率呈下降的趋势,海南和云南则呈上升的趋势;技术进步是提升广东和云南甘蔗种植业生产效率的直接因素,而对广西和海南甘蔗种植业生产效率贡献最大的是规模化经营;近年来,广东、广西的甘蔗种植生产技术进步缓慢,甚至出现技术衰退;广东、广西和海南3地的甘蔗规模化经营还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尤其是广东和海南地区。[结论]我国及各甘蔗主产区应根据农业种植业的区域发展差异,以因地制宜为首要原则,重视技术进步和综合技术效率同步改进的同时,更应注重通过技术进步来推动规模化经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瞿英  赵亚男  刘维 《山西农经》2023,(1):14-16+20
发展乡村旅游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促进乡村就业创业、推进京津冀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借助元分析法,综合国内学者的定量研究结果,系统分析游客乡村旅游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的关系强度。结果表明,态度、地方情感、满意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与游客乡村旅游行为意向存在较强的影响关系。应利用京津冀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契机,建立乡村旅游合作区域化平台,结合怀旧情感,明确京津冀“四条发展线”,推进乡村旅游质量建设工作,推动“旅游+”业态升级。  相似文献   

3.
《农业经济问题》2021,(8):28-41
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自发演化的重要形式,是破解我国小农户供给与大市场需求矛盾的重要武器。本文重点关注了产业融合与农民收入之间的互动机制。其中一个贡献就是验证了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在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过程中的中介效应,使得产业融合的增收效应"白箱化"。研究发现,产业融合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其作用机制是产业融合提升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进一步研究发现,产业融合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长期性,但是其增收效应逐渐减弱。产业融合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呈"倒U型",产业融合发展对中高收入水平和高收入水平农民的影响都比较小,而最大受益者是中低收入阶层。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政府决策部门深化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证据,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在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产业兴旺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有效满足大众优质化、多元化的农产品需求,应以价值共创共享理念为指引,通过集聚农业产业要素,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培育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完善农业产业发展链条,以其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效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营管理》2000,(7):36-36
去年 ,陕西省户县强化了对农协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指导 ,农协试点得到稳步发展 ,农协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目前 ,全县已有16个乡镇共建立农协21个 ,拥有会员1920人 ,总资产300多万元。这些协会中种植业协会12个 ,养殖业协会3个 ,农产品加工业协会4个 ,服务业协会2个 ,他们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领导重视 ,健全农协试点工作机构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种养专业户越来越认识到单家独户闯市场的艰难 ,对专业农协的依赖性更加强烈。针对户县农业发展的实际 ,主管县长多次组织农牧…  相似文献   

6.
中国甘蔗种植机械与劳动力的替代弹性是生产中的关键参数。基于2015年农户微观调查数据,本文通过岭回归、蒙特卡罗模拟等方法测算了中国甘蔗种植机械与劳动力的替代弹性,进而运用参数和非参数方法分析替代弹性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甘蔗种植机械与劳动力的直接替代弹性在0.10~0.76,说明两者存在替代关系。中国甘蔗种植机械替代劳动力的容易程度与甘蔗种植面积、甘蔗种植方式存在正向关系,而与种植地块数量的关系并不明显,说明土地细碎化对甘蔗种植机械与劳动力的相互替代并未表现出明显的阻碍作用。甘蔗种植机械对劳动力进行替代,不仅有利于农户甘蔗收入的提高,也对家庭总收入起到正向作用。上述发现为完善农业机械化政策、促进劳动力供给侧改革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有力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于重庆市发展农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重庆市为例,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变化对农业经济影响的贡献度考虑,基于重庆市近三十年的面板数据,采用贡献度模型、DEA效率评价模型以及增长率等计量模型,分析了重庆市种植业、牧业、林业和渔业分别对重庆市农业经济变化的贡献程度。结论显示重庆市农业内部结构的变化调整对于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贡献,种植业和牧业对于农业经济的推动作用明显。但是对农业生产的增加投入没有有效促进产出的同步增长,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率较低。据此文章最后尝试性提出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重庆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为促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和农业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采用统计数据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搜集分析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的数据和河南省与农业产业结构的数据,探究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最终详细说明河南省劳动力转移对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产生的具体影响。[结果]2006~2013年,河南省劳动力转移的年增长速率6.93%,在此影响下农民收入年增长率达19.98%;农作物总产量年增长率达26.69%;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种植面积年增长率达4.76%和4.11%;棉花种植面积年减少速率达80.18%;农业播种面积年增长速率3.42‰;此外,农用机械使用率和农村人力思想素质均提升。[结论]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致使农民收入和农业种植效益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增高、农业种植结构趋于单一化、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及农村人力资本趋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时期,深入剖析工商资本下乡投资带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利用江苏省工商企业下乡投资调研数据,采用有序选择模型(Oprobit),实证分析江苏省工商资本下乡促进地方农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 (1)研究结论表明,良好的政企关系显著促进了工商资本下乡带动地方农业产业发展。在进行替换被解释变量、更换关键解释变量、考虑内生性问题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2)异质性分析表明,对处于基础设施完备地区和项目负责人为非当地户籍的下乡投资企业,政企关系对工商资本下乡带动地方农业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而对处于政策环境更好地区的下乡投资企业而言,政企关系的促进作用有所减弱。(3)进一步分析表明,行业关联正向调节了政企关系对工商资本下乡带动地方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结论 应推进工商资本与村集体形成利益共同体,充分利用农业关联企业的带动作用以及完善乡村配套基础设施以提升工商资本下乡促进地方农业产业发展的效能。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对关中地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现状描述的基础上,分析新型城镇化对关中地区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主要包括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拉动了关中地区的城市内需,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优化了关中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及提升了关中地区农业信息化水平等;消极影响主要包括农村耕地面积减少、农村资源出现流失、环境恶化、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减少等。针对城镇化对农业产业的影响提出了以下策略:坚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协调发展,实现互惠共赢;对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协调发展的相关制度进行改革或创新相关制度;在农村建设住宅小区,实行集聚化居住,减少宅基地的占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镇化,以城镇化拉动农业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集聚对农民收入影响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了农业产业集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通过理论模型分析认为,农业产业集聚的形成机理是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但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并利用安徽砀山酥梨农业产业集聚区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农业产业集聚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不显著。进而找出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探究湖北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本文从经济总量的角度出发,将产业结构置于总量框架之内来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化。通过选取湖北省1990-2016年农、林、牧、渔业各项总产值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构建VAR模型研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民人均收入受种植业的影响力度越来越小,受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力度逐渐上升。但从长期来看,农民人均收入依旧受种植业的影响最大,约为41.32%,受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程度分别为3.56%、1.16%、32.9%。并且湖北省林业、渔业对提升农民人均收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牧业对提升农民人均收入产生了质的变化,从最初的负向影响转变为后续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兵团经济发展与新疆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三师红星四场在传统农业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果蔬园艺业;退耕还牧,鼓励家庭养殖业,合理发展畜牧业;稳定发展防护林,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果业,农业产业结构得到合理的调整。以农十三师红星四场为代表的兵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了绿洲农业的生态系统,对新疆生态安全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甘肃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促进甘肃省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运用2010-2020年甘肃省农林牧渔总产值的相关统计数据,分析甘肃省农业总产值及其与各子产业产值间的关联度。得出以下结论,种植业与农业总产值、瓜果类与种植业总产值、油桐籽与林业总产值、奶类与牧业总产值的关联程度均为最高。基于此研究结论,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甘肃省农业产业结构的建议,以期为甘肃省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都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集群是优化区域农业产业布局与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以天津市为例,分析了都市农业产业集群的集聚影响要素与发展模式,并提出了促进都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以"钻石模型"为理论分析工具,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及支撑产业的表现、企业战略及结构、政府、机会6个方面对天津市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产业集群的条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津市都市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包括基于禀赋资源的都市种植业产业集群、基于资源共享的科技与流通产业集群、基于产业关联的加工产业集群及基于产业融合的休闲创意农业产业集群。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具备发展都市农业产业集群的市场与资源基础,各区县应结合各自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及发展战略选择适合于本区域特点的农业产业集群模式,政府应通过科学规划、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及品牌建设推进都市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营养体产业的概念和发展营养体产业是发展草食畜牧业、高效利用坡耕地、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阐述了我国冬闲田的分布和利用模式,提出了促进我国营养体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把握有利时机,合理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再造发展优势,这是一个事关全局的重要课题。对此,本文结合我们大连市金州区的实际谈点粗浅看法。一、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需要在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是关系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金州区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对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基本适应了当时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需要。在八十年代初期,我区…  相似文献   

18.
水稻种植业家庭农场是洞庭湖区粮食生产的重要新型经营主体,也是推动湖南省水稻种植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建立与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政府支持体系,本文通过座谈、走访和问卷调查,对洞庭湖区水稻种植业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从建设粮食品牌、培育粮食加工企业、完善要素支持政策、发展粮食生产服务业和优化政策服务等方面系统提出扶持洞庭湖区水稻种植业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基于偏离—份额模型对海南省2009~2017年间各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海南地区农业均有不同幅度增长,共同带动了全省农业发展,沿海地区的种植业和渔业具有更强的结构效应和区位优势。其次分析了种植业和渔业内部结构变动,发现其产业结构优化效果十分显著,基本实现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最后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海南省农业发展和结构优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种植业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农业种植技术关系着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因此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推广种植技术十分重要。分析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种植中的重要性,探索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具体措施,帮助农民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种植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