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悦 《山西农经》2023,(9):29-31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特征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由此可见,推进农民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即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内容。文章阐述了农民收入基本现状,分析了造成农民财产性收入下降的原因,提出了形成农业产业发展新态势、激活农民增收致富驱动力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等要求,强调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党中央的最新部署明确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向和路径,指明了三农工作的中长期重要目标。习近平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指出,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新形势下,只有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才能夯实村集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物质基础,拓宽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的经营渠道,最终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要不断提升集体经济的"自我造血"能力,就需要加强党建引领,激活发展动能,创新发展模式。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要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3.
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和持续扩大的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可能会阻碍共同富裕进程,因此提高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程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本文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分析中国农村居民收入长期变动趋势,认为农村共同富裕的重点在于精准识别低收入群体,难点在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本文同时基于浙江省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相关经验,为全国层面通过促进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进而实现共同富裕提出政策建议。研究认为,推动农村低收入居民增收,需要从初次分配、再分配与第三次分配三个方面共同发力,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关键在保障有劳动能力人口的就业机会,重点在增强无劳动能力人口的收入保障。  相似文献   

4.
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是我们党和政府“三农”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衡量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探索闵行农民增收问题,主要目的是建立健全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让农民收获城市化带来的红利,尽快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实现闵行率先破除闵行区城乡二元结构的总体目标奠定坚实基础。本课题组在市、区相关部门和科研院校的领导、专家指导支持下,分析了闵行农民收入的现状和问题,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引领农民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两个薄弱村案例出发,探讨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多种路径,分享促进农民增收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在稳步推进共同富裕背景下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收入效应值得充分关注。基于1998~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异时DID模型、双向固定面板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对农民收入及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显著提高了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在稳健性检验下这一结论依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土地规模经营是粮食价格支持政策作用于农民收入及收入差距的一条关键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粮食价格支持政策趋于扩大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差距,但当综合考虑农民收入和收入差距时,发现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有助于提升两者的协调效应。鉴于此,在现阶段充分肯定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增收效应的同时,应坚持价格型调控模式与收入保障型政策模式搭配使用,以促进农民增收、缩小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7.
唐亮  杜婵 《农村经济》2022,(7):10-17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全国共同富裕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全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程度,是实现全国共同富裕的最大难点。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补齐中国式现代化的短板,是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是解决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当前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足、产业高质高效未能实现、乡村宜居宜业短板突出、农民富裕富足差距较大等。因此,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做大做强农村集体经济;遵循市场经济原则,推进产业高质高效;发挥集体经济作用,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强化村民主体地位,实现农民富裕富足。  相似文献   

8.
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长期劳动积累的成果,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的土地、资金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加速流动,农村集体资产的总量快速增长、农村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迫切需要通过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构建起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财产权益的制度体系,有效保障农民群众财产权利,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下,推动乡村振兴不仅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亦是实现共同富裕美好愿景的关键举措。立足新发展阶段,从生活富裕、治理有效、生态宜居及产业兴旺维度出发,竭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不断满足基层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极具战略意义。然而,当前乡村振兴驱动共同富裕依然面临乡村民生短板亟需补齐、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滞缓、绿色发展亟待提质升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充分四重挑战。为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进程,应建构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助力弱势群体致富增收;促进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充分释放数字红利;打造乡村生态环境建设共同体,以绿色发展增进农民获得感;完善多元要素保障体系,筑牢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根基。  相似文献   

10.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文章基于2010—2019年全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不仅能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且能够通过调整规模经营与促进城镇化发展间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作用在粮食主销区最显著,其次是产销平衡区、粮食主产区。基于此,提出应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和推进城镇化进程来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加快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促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抓手和必由路径。文章从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推动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出发,提出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不仅可以促进乡村物质和精神的“双富裕”,而且有助于调节城乡差距,体现公平正义。当前,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仍受到农民参与度不高、所需要素匹配不足、实现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约,建议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民认知,完善乡村基本要素配置和相关机制的建设,有效实现乡村生态产品价值,推动农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3.
张滢  苑鹏 《农村经济》2023,(3):118-126
能力是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共同富裕是能力提升的主要目标。农民合作社是引领农民迈向共同富裕的有效微观主体,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将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本文运用企业能力理论IPO范式,阐释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民合作社能力的丰富内涵,凝练农民合作社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能力,剖析农民合作社能力对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裕、生态富裕的作用机理。调研发现,农民合作社能力的资源基础有待夯实,加工能力是农民合作社能力开发的“短板”,农民合作社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作用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显性能力”与“隐性能力”并重、产业链延伸拓展和内部治理规范化是农民合作社能力提升并促进农民物质殷实、精神富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为时代背景,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出发,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民创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遵循“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民创业系统概念模型构建——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民创业系统生成机制”的分析框架,构建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民创业生态系统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民创业生态系统是由核心主体、辅助主体、支持主体及乡村创业环境共同构成,主体与主体、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协同发展,以政府引导机制、创业动力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共生协同机制、平衡协调机制为生成机制,致力于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动态平衡系统。  相似文献   

15.
只有厘清智慧农业建设与农民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与互动关系,才能推动农村治理效能的持续提升。建设智慧农业是释放数据生产要素价值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力支撑。以实现农民共同富裕为导向完善智慧农业建设发展规划,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完善智慧农业治理体系,选用育留智慧农业创新人才,才能持续增强农村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6.
<正>强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是江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两个率先"及"富民强省"既定战略目标的关键之举,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关于农业、农民、农村问题重要讲话的具体体现。一、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缩小趋势实现小康,走共同富裕之路,关  相似文献   

17.
农民增收中最难的是低收入纯农户增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南京市已具备“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基础和条件,为了让社会弱势群体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共同富裕,最近,南京市出台了《关于促进低收入纯农户增收的意见》。通过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力争今年将人均纯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纯农户收入提高到3000元左右,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2006-2010年力争使占农村人口5%左右的最低收入户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00元。促进低收入纯农户增收的思路和原则是“分类施策、全面覆盖,创新机制、讲求实效,以工代赈、以奖代补,政…  相似文献   

18.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的新使命。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更是重点和难点。当前,我国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走好乡村振兴之路,必须要保证广大农民群众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在乡村振兴进程中要始终坚持物质和精神共同富裕的目标,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走向物质富裕,以乡风文明孕化农民走向精神富裕,以生态文明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以乡村治理健全共同富裕长效保障机制,激发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9.
<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江苏省无锡市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切入点,以提高农业经营收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为重点,深入挖掘发展潜力,奋力实现乡村共同富裕新目标。2022年上半年农村居民收入绝对值21392元,同比增长5.5%,  相似文献   

20.
杨帅 《山西农经》2022,(11):190-19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金融支农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输入资金流转的“黄金血液”,能够推动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地域差距。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金融支农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金融支农应坚持把好“五个关键”,引领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