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2011,(2):41
由中国工程设计大师林昭编写的《碾压式土石坝设计》一书已出版发行。本书包括碾压式土石坝设计的全部内容:枢纽布置;各种断面和适用条件;各种筑坝材料及填筑标准的确定;对各种坝基的处理方法;土石坝与岸坡接头以及与混凝土 相似文献
3.
在制订《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DJ218-84(文中简称《规范》)时,国外同类规范的稳定计算内容框架已经比较完整,但具体做法很不明确.本《规范》之特点是详细和具体,不但规定了坝体抗剪强度的确定细节,还规定了静力计算方法的选用.规范经试用约10年后征集到两类意见:一类似不宜充实在规范中,例如边施工边蓄水工况的核算必要性;用总应力法确定观体在稳定渗流期抗剪强度的可行性;核算坝基承载力的合理性等.另一类已为修订版所采纳,但其中有些意见似有把条款进一步具体化的倾向.本文说明条款过于具体的不可取理由,以及今后修订条款的意见,并指出规范使用者比规范本身起着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主要讨论土石坝安全监测中变形观测的精度指标和观测项目、观测测次以及其他问题 ,对于合理选择变形观测方法和仪器设备以及提高监测设计水平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碾压土石坝设计规范》SDJ218-84中第7.2.4条给出的排水盖重厚度计算公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正公式。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我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从地勘、设计、新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并重点论述了除险加固工程设计中对地质指标的分析使用、病险水库土石坝设计、土坝筑坝材料设计等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5108-1999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5108—1999放弃水坝工程长期采用的混凝土标号,改用混凝土强度等级,由于水坝施工周期长达数年,这一改变欠妥;该规范提出了一个混凝土允许拉应力计算公式,这个公式不宜采用;该规范在坝体设计中放弃过去长期采用的安全系数法,改用可靠度理论,由于可资利用的样本太少,可靠度理论应用于混凝土重力坝设计欠妥. 相似文献
8.
《水电站厂房设计规范SD335-89》已由能源、水利两部批准,颁布试行。本规范编制的原则是:①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中岩基上的1、2、3级水电站的厂房设计,4、5级水电站的厂房设计可参照使用;②内容以地面厂房为主,地下厂房也作较详细 相似文献
9.
在碾压式上石坝设计规范[SDJ 218-84](以下简称“规范”)的附录三中,由于滑弧法较便于进行数解分析,列出了用有效应力分析式或总应力分析式的瑞典园弧法与简化毕肖普法的稳定计算公式.用总应力分析,滑动面上土体应该发挥的抗剪强度计算式为: 相似文献
10.
11.
12.
在规范的附录三第四节第四段中说明了采用两种滑楔法作折线型滑动面的静力稳定分析.一种是假定滑楔之间作用力为水平的,即通常所谓的“水平推力法”;另一种是假定滑楔之间作甩力平行于坡面,或平行于坡面和楔底斜面的平均坡度,此假定中平行于坡面的是“美国工程兵团(Corps of Engineers,U.S.)法”,平行于坡面和楔底斜面的平均坡度是“洛和凯拉费斯(Lowe and Karafiath)法”,所以实际上是三种计算方法,但又同属于“改良园弧法”,都是在假设的条块之间作用力方向的条件下,考虑各个条块上作用力的力多 相似文献
13.
针对《对大坝渗压监测中两个问题的看法》中的“土石坝采用埋设渗压计方式还是测压管方式”论点及其结论进行讨论,旨在探讨测压管在土石坝渗流监测中的适用性。认为测压管适用于“渗流缓变区”的渗流压力监测,而不适用于“渗流急变区”的监测,同时明确了渗流“综合滞后时间”等相关问题,认为在土石坝“渗流急变区”,尤其是渗透系数小、水位变幅大的“渗流急变区”的渗流压力监测应采用渗压计,不宜采用测压管。 相似文献
14.
针对<对大坝渗压监测中两个问题的看法>中的土石坝采用埋设渗压计方式还是测压管方式论点及其结论进行讨论,旨在探讨测压管在土石坝渗流监测中的适用性.认为测压管适用于渗流缓变区的渗流压力监测,而不适用于渗流急变区的监测,同时明确了渗流综合滞后时间等相关问题,认为在土石坝渗流急变区,尤其是渗透系数小、水位变幅大的渗流急变区的渗流压力监测应采用渗压计,不宜采用测压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