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
股权分置改革后的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中国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与流通股并存的股权分置问题,使得上市公司股票全流通.首先分析了股票全流通后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显著特征,然后提出了上市公司并购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笔者不赞同将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时代称为“全流通时代”,因为从已经结束股权分置改革的G公司的股权结构来看,每家公司都继续保持了大股东的控股地位,大股东还声明其手中的股票将要“锁定”一年、二年甚至三年并且规定了其他限制出售股票的措施,表明股权分置现象至少将继续存在多年。因此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的时代应该称呼为“后股权分置时代”。后股权分置时代应该是由股权分置时代向全流通时代过渡的时代,它的基本任务就是解决一股独大问题和完善股市管理制度与全面提高上市公司法人治理水平、提高公司业绩问题。  相似文献   

3.
股权分置已成为影响我国资本市场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正全面铺开,以期实现资本市场的全流通。本文首先建立了考虑全流通预期的我国证券市场交易者策略模型,通过对波动性因素的分析得出了若干假设,从理论上推导出全流通对市场质量所可能产生的影响。然后以目前股权分置改革期中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435家公司为样本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全流通对市场波动性产生了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4.
股权分置已成为影响我国资本市场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正全面铺开,以期实现资本市场的全流通。本文首先建立了考虑全流通预期的我国证券市场交易者策略模型,通过对波动性因素的分析得出了若干假设,从理论上推导出全流通对市场质量所可能产生的影响。然后以目前股权分置改革期中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435家公司为样本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全流通对市场波动性产生了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5.
2005年4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理顺了市场定价机制,从制度上消除了市场股份转让的制度性差异,对于恢复资本市场功能并由此推动资本市场全方位改革具有历史性意义.股权分置改革后,随着股票的全流通,我国上市公司的战略并购与产业整合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自2005年5月9日首批国有股流通试点名单公布至今,股权分置改革进程过半,沪深股市已经有半数以上的上市公司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这预示着,我国股票市场正逐渐进入全流通环境。在全流通环境之下,针对中小投资者的处境及如何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典的权证定价模型包括BS模型以及在它基础上对稀释效应进行修正后得来的权证价值模型,其使用的一个隐含前提都是上市公司股份全流通(或绝大部分流通).而股权分置是我国股市的特色,平均只有30%股份流通,在给权证定价时若不考虑此点将导致权证价值高估.虽然目前有很多文献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我国权证的市场价格过高的原因,而本文则提供了另一个视角: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股权分置的现状来分析.得出了权证定价的修正模型,并对这三个模型进行实证比较.结论是,在股票非全流通的情况下,完全依靠BS模型计算得出的理论价值明显高估了,因此必须在BS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8.
杨英 《技术经济》2006,25(8):82-84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在国内外都有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研究在发达国家研究的基础上也有不少成果,但都是在成熟的资本市场和股票全流通的前提下的,由于我国特殊的资本市场结构和股票流通结构状况使得用资本结构理论不能解释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和特点。笔者就我国特殊的股票流通结构来解释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得出股权分置是我国上市公司扭曲的资本结构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证券市场存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对立的"股权分置"问题,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发展.2005年4月29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截止2006年10月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已进入了"收官"阶段.本文分析了股权分置问题出现的原因,揭示了股权分置问题给中国证券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运用理论与数据客观评价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果,揭示了"全流通"对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涂必玉 《经济纵横》2012,(11):105-108
2005年6月,我国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并于2006年年底基本完成,此后我国证券市场迎来了股票全流通时代。在股权分置改革的大背景下,从现金股利入手,从上市公司股权数量结构角度对股利信号在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发现我国投资者对不同股权结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公告的反应各异,说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是影响投资决策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1.
王芳 《经济论坛》2006,(11):106-107
2005年4月13日,中国证监会宣布了股权分置试点条件成熟的消息。因此,股权分置改革便如火如荼地进行起来。对于此次股权分置改革,作者做出以下几点分析。一、股权分置问题的概念和产生股权分置,是指股票在首次发行(Initial Publie Offering,IPO)时,只允许首发股本或社会公众股股本进入二级市场流通,而创业股东不允许流通或无限期的暂不流通。股权分置问题是与资本市场在同样历史政治条件下产生的。1989年“6.4风波”之后,新一届政府放慢了改革开放步伐。1990年,建立了沪深证券交易所。当时由于处在特殊时期,社会上对于经济改革是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2~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支付行为的影响,探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这一影响的差异性。实证结果显示,股权集中度越高,现金股利支付水平越高,但股权分置改革显著削弱了这一影响;股改前后股权属性与现金股利的关系均不显著;股权分置改革后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减弱,而这一变化与股权属性没有显著关系。研究结论说明股改的目的正在初步实现,但由于股票全流通时间较短,其更明显的实施效果有待于在以后较长时间的资本市场实践中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3.
张琳 《时代经贸》2007,5(1X):106-107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证券市场存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对立的“股权分置”问题,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发展。2005年4月29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截止2006年10月股权分置改革工作已进入了“收官”阶段,本文分析了股权分置问题出现的原因,揭示了股权分置问题给中国证券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运用理论与数据客观评价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果,揭示了“全流通”时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朱继军 《经济师》2006,(4):128-129
由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于2005年5月开始实施,市场预计未来三年内所有上市公司国有股、法人股等非流通股实现全流通改革。中国证券市场将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完成资本市场基本制度变革,真正走向一个“同股同权”的证券市场。由于股票定价基础发生根本性改变,相应地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必须作重大调整,以适应市场的这一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王喆 《时代经贸》2008,6(12):10-11
本文以有效价差(Effective Spread)作为股票流动性的度量,实证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中国证券市场股票的流动性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分置制改革之前,上市公司股票的流动性没有影响公司的杠杆率,上市公司的融资存在明显的"圈钱"行为;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票的流动性显著的影响了公司的资本结构决策,且股票的流动性越大,公司的杠杆率越小,即越倾向于股权融资,这也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使上市公司的融资市场更为规范.  相似文献   

16.
王喆 《时代经贸》2008,6(8):10-11
本文以有效价差(Effective Spread)作为股票流动性的度量,实证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中国证券市场股票的流动性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分置制改革之前,上市公司股票的流动性没有影响公司的杠杆率,上市公司的融资存在明显的“圈钱”行为;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票的流动性显著的影响了公司的资本结构决策,且股票的流动性越大,公司的杠杆率越小,即越倾向于股权融资,这也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使上市公司的融资市场更为规范。  相似文献   

17.
吴雄虎 《技术经济》2005,24(11):73-76
我国股份经济与股市中的股权分置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如何看待并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为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找寻正确的出路,关乎股份经济和股市的发展方向,“全流通”的股权统一方案因缺乏相关条件并不适合我国国情。本文提出,恢复股权本性,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是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和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出路的正确之途。  相似文献   

18.
股权分置的解决方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资本市场的股权分置问题制约着股市的良性发展,破解这个难题的核心是流通方式,关键是定价机制。本文讨论了股权分置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送股方式对流通股股东进行补偿,以市场定价为全流通定价方案的股权分置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吴鸣 《经济师》2007,(11):139-140
文章从理论分析和以股权分置改革前的全流通公司为样本的实证研究两方面探讨了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控股股东掏空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在全流通条件下,大股东仍可能选择掏空公司的策略: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越低,其侵占公司资源的可能性越高;上市公司业绩越差,其侵占公司资源的可能性越高。经验结果支持以上的推论。  相似文献   

20.
柏骥  周孝华 《技术经济》2010,29(8):82-87
股权分置改革后,A股市场IPO抑价率显著上升,这与大家的预期相违背,而目前的文献很少对这个现象进行理论解释。本文将IPO抑价分为市场抑价和规则抑价两部分,基于机会成本建立理论模型,试图解释股权分置改革前后对IPO抑价率的影响。同时选取2001年至2009年9月IPO上市的616只A股股票检验理论模型。通过实证经验数据测算,规则抑价部分大约占总体抑价的74%,而市场抑价部分仅占26%。研究表明,股改后IPO抑价率的上升是暂时的现象,全流通后规则抑价应降为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