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英国因被北大西洋包围而降水充沛,充足的降水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同时也带来了土地积水问题,阻碍了英国农业的发展。从19世纪开始,以土地排水为代表的农业改良活动在英国展开,并随着工业革命迅速扩大。新的农业技术不仅反馈给西欧大陆,还为北美农业发展提供了借鉴。论述了早期英国的土地排水事业和排水技术革新情况。  相似文献   

2.
1991年9、10月间,我们在英国进行了一个月的农业经济学术访问。既同学术界的同行进行了交流,也到农村进行了实地考察,这里仅就几个问题摘要加以概述。 一、英国农业发展面临新挑战 英国农业的现代化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目前农业劳动力只占全部劳动力的2.1%,这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最低的。然而进入八十年代中期后英国农业又遇到了新的问题——产品过剩的困扰,进一步发展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3.
英国的农业金融制度从整体上看是属于商业银行型农业金融制度,即农业相关的信贷资金均来自于各大商业银行,而不是来自于专门的一些农业金融机构。它的这一特点使得英国和其他欧美、亚洲国家的农村金融制度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4.
农业经营体制制约农机化发展道路农业机械化道路决定于农业发展道路。历史上欧美发达国家有三种农业类型。英国式农业道路,是通过暴力剥夺小土地所有者的土地,形成地主(土地所有者)、租地资本家(农业经营者)、农业雇佣工人(农业劳动者),三者分离。德国(普鲁士)式农业道路,是通过赎买方式,使地主转化为土地所有者兼农业经营者,二者合一,农民成为受雇的农业劳动者。美国式农业道路,是用暴力摧毁  相似文献   

5.
英国在当今世界虽算不上农业大国,但由于科研实力雄厚,在一些与农业相关的基础研究方面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在有助于农作物增产或防治病虫害的基因研究方面时常有新的进展。英国政府非常注重通过这些基础研究来推动全球农业的发展,进而保障英国自身的粮食安全。英国作为近代科技的重要起源地,在基础研究方面一直拥有雄厚的实力,也有许多与农业相关的研究进展。特别是近年来在基因研究迅猛发展的推动下,英国研究人员纷纷致力于探寻能够帮助农作物增产或是防治病虫害的基因,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舒超 《农村展望》1997,(5):48-48
二战后日本的小农经济为何一直如此稳固,而其农业中资本主经营发展为何如此缓慢?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一般,在农业中发展资本主义有两条道路:一条是用发良的办法把封建地主经济绥慢地转变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道路,这条道路被称为“普鲁士道路”;另一条是以革命 手段废除农奴制,彻底打碎封建经济,促进小农经济的自由发展,并在农业分化的基础上发展的资本主义大农业。走这条道路的典型国家是美国,故亦称为“美国式道路”。从日本农业发展的整个过程看,上述两种形式都不典型。战前日本长期保持了半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村中的变革很不彻底。按理,封建地主经济应绥慢转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地主应逐渐成为农业资本家,便实际上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基本未变,仍居统治地位。战后“农地改革”消灭了地主经济,建立了以小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土改是比较彻底的。但是,日本几十年并没有出现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大农业,农村中小农经济仍占着绝对优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显然同日本的各种具体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7.
农用地细碎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山东省莱西市为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对土地细碎化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从而确定土地细碎化问题是否是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之一。我国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条件相对成熟一些,如果可以采取政策措施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必将是突破口,因此选择东部地区作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制度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土地制度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时旭辉土地制度改革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近年来,理论界对农村土地制度问题讨论热烈,一些人认为,改变目前我国农业徘徊不前局面的有效途径是,改革土地“无限分割细碎”的分散经营制度,主张“适时地”推动土地产权流转...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规模经济在我国呼声甚高。一些县、乡盲目追求政绩,搞园林化建设,土地整齐划一,结果是浪费财力,徒增债务,毫无实效。那么,我国非平原地区的农业发展道路应如何选择呢?笔认为:规模以济不适合非平原地区的耕作条件,农业产业亦有利有弊,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是正确的选择以。  相似文献   

10.
18世纪是英国农业革命兴起并迅猛推进的时期。在此期间,议会圈地运动的兴起,改变了土地所有权以及土地经营模式,推动了资本主义农场的建立。在农业生产领域,诺福克四圃轮作制的推广,新作物的引入与种植,畜牧品种的培育与改良,新型农具的发明与应用等,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18世纪的农业革命,在提供工业化所需劳动力的粮食供应、生产原料、资本积累以及国内市场等方面做出了贡献,由此推动着英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11.
台湾土地改革及其对大陆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起了重要的作用,为工业的快速发展积累了资本。而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次土地制度的改革,尤其是第一次土地制度改革,对台湾农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比较研究台湾两次土地改革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土地改革的认识,而且对大陆土地的改革发展亦可起到一些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产业化开辟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新道路严瑞珍农业发展道路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能否快速发展、农民生活能否迅速提高的重大问题。农业产业化为我国农业发展开辟了新道路。一、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引发了农村经济的深刻变化正当人们在原有农业发展道路上踌躇不前时,我国...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有三大产业,第一大产业就是农业,据统计我国有85%的农民,也就是说我们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国,而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土地是农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民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整个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和基石,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而农民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问题,所以对农业土地问题的研究,对农业的发展,甚至整个经济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简论英国圈地运动对我国当前土地流转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晔  白莹 《农村经济》2004,(1):95-97
近年来我国各地以土地流转为特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这被看作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我国农业的又一次深刻变革。面对这一新生事物还有待于我们从制度上加以探索和完善 ,本文试图从一个较为广阔的历史视野 ,初步探讨 1 7、1 8世纪西欧以英国为典型的圈地运动和农业革命 ,希望对我国当前农村中正蓬勃开展的土地流转现象及其制度建设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O月13日至11月2日,农业部信息中心组团赴英国进行了为期21天的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培训与考察,整理形成了“英国农业农村信息化考察学习报告》。报告深入分析了英国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现状、特点及成效,并对我国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提出了建议。培训先后参加了英国国际农业科技中心、欧洲农业食品及环境信息科技联合会、英国国家衣业中央评鉴委员会、英国国家农民联合会、剑桥大学罗宾逊学院、ReaSecheatll衣学院、Sparsholt农学院等的授课培训和座谈交流,并对英格兰、成尔士等地区的5个现代化农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参观,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学习任务。通过培训学习和交流讨论,大家对英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和感悟。我们将在近期为您陆续刊发此行的考察报告,与读者一起分享英国农业信息化带来的启示。中英两国在衣业、农村发展方面差距巨大,农业衣村信息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必须从国情和实际出发,在学习借鉴英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推进黑龙江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立民 《农业经济》2005,(10):26-27
一、国内外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一直是世界各国和我国专家学者及政府研究的重要问题。早在20世纪40-5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结构就开始了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如美国、法国、英国等都非常重视发展畜牧业。到了70年代基本形成了农牧并重的稳定的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农业技术、农业土地制度及农业发展思路三方面,对党的领导集体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程进行分析,概括出我们党所开创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容:就是以生物技术为主,以机械技术为辅的土地节约型的道路;就是坚持家庭承包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推进现代农业制度创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行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提出了农业“两个飞跃”的重要思想。他说:“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济,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我们要以小平同志关于农业“两个飞跃”的思想,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特别是直接从事农村工作同志的思想认识,认真调查研究,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健全、完善农业经济体制。当前,特别是要在坚持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简单一点说,就是要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这既符合中央的要求,不改变我国农村经济的基本制度,又发展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从而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促进城市化和二、三产业的发展。正如有的地方所讲的“农民要增收,必须发展高效农业,而要发展高效农业就应该做到生产技术专门化,生产经营规模化。”“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土地向大户集中,农民向城镇转移。”“先有种田大户,才能农机大户,反过来农机大户又带动了种田大户。”“规模效益主要来自‘多中取利’,种七、八亩田,一亩收入500元,只有4000元,如果种200亩,一亩收入即使200元,也有40000元”。实践证明,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确实有利于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而当前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可供选择的主要途径是建立土地流转机制。根据浙江一些地方的实践,在土地(包括林地)流转方面主要有6种方式。  相似文献   

19.
英国农业革命及其对工业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爱民 《中国农史》2005,24(2):101-107
农业革命是英国由农业社会迈向工业化的纽带,它涵盖了技术性和制度性两大因素,历时300年左右,使排他性的个人土地产权最终得以确立,使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并从中孕育出了工业文明。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机化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机化道路的选择刘进辉,王殿安农业机械化,在我国并不是一个陌生的经济问题.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国家就特别重视,并视为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伴随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农机化也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道路。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还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