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族文化在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局限性与回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家族”是以家庭为基础的一个“群”的概念.“家族文化”就是在以亲缘和血缘关系为中心的网络中,各个主体依次以亲缘.学缘.地缘以及朋友圈子层层向外延伸和扩展.形成一种形似波浪扩散式的组织格局.且相互协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亚文化现豫。夹杂着浓厚的儒家色彩。家族或家庭是中国社会系统中最基本最稳定的组织单元。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其投资者和管理者都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在保持重视家族生活的思想观念的同时,也继承了将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家族化的思维惯性。事实上.家族式民营企业就是根植于家族文化这块沃土发展起来的.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延伸和模拟.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是家族文化特征的外显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家族文化就是家族式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2.
试论象征消费与品牌象征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当代社会文化状况下象征消费的高涨,企业的品牌管理实践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实现品牌的象征化,即使企业的品牌成为消费者可用于建构和表达自我的一种象征。本文在整合现有象征消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心理学和社会学中的自我理论,并将消费者的自我视为“象征空间”,初步建构了一个可用于指导企业进行品牌象征化实践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上探索出了教育的新栽体——“六色”教育,即以“红色”为象征的爱国主义教育、以“绿色”为象征的和谐教育、以“蓝色”为象征的科技创新教育、以“白色”为象征的反腐教育、以“橙色”为象征的法制教育、以“黑色”为象征的预防艾滋病教育。并从“六色”教育的必要性、内涵、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秦亚青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3,(1):3-24+150-151
知识涵化是一种社会知识再生产理论,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开放性接触形成知识的相互影响并导向知识再生产。知识涵化是一个过程,包含单向涵化、双向涵化和交互涵化等相互关联的阶段。单向涵化是指一种文化中的知识影响另一种文化中的知识再生产,特征是知识的学习借鉴;双向涵化是指两种文化中的知识以自身显著性并通过交流辩论产生相互影响,特征是知识创新;交互涵化则是不同文化中的知识在相互影响的条件下产生新的共同知识,特征是知识汇融。知识涵化是一个开放性过程,以知识的多样性消解学术话语霸权,形成基于多元基础的共同知识。中国国际关系理论40多年的发展过程更多地体现为一个知识涵化的过程,以开放性涵化起步,当前正处于双向涵化阶段,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中华性”。但发展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目的不是以“中华中心主义”取代西方中心主义,也不是以自文化产生的国际关系理论取代他文化理论,而是推动国际关系理论的全球化,向着建构人类共同知识的终极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观基础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的内涵是以利益关系为本质的外显和谐与内核和谐并存的复合结构。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路径有: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制度与原则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的配置问题;遵循科学规律、各部门协同配合、“官民”互动、加快构建社会的外显和谐;以“八荣八耻”为基础,实现社会文化内核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框架——以知识管理为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飞 《改革与战略》2009,25(3):36-38
在知识经济背景之下,人力资源战略对知识型企业竞争制胜尤为重要。文章认为,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实质上是一个通过以“人”为核心的知识管理构建企业核心能力的过程。知识型人力资源战略就是为了建立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围绕由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组织资本三者构成的核心能力的创新、整合和固化而建立起来的组织文化、制度流程和结构网络的“战略锥体”,而这本质上是基于人的知识管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艺术创作中“鹤”元素的应用及其审美寓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鹤”在中国文化中有崇高的地位,是长寿、吉祥、高雅、真诚、神灵的象征,人们往往将“鹤”精神化、人格化,“鹤”的形象逐渐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尤其是在艺术创作领域,“鹤”文化元素的应用具有特殊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际政治经常以战争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在更多的场合它则是与唇枪舌剑有关。事实上,在国际关系中,语言是至关重要的,它经常处于政治分析中的显著地位,并对实际的政治进程及其结果构成影响。作者关注九一一事件后美国政府如何利用一系列政治话语,为发动伊拉克战争而铺平道路,并选择美国总统布什的“战争动员”话语,对其进行必要的社会/文化分析。文章提出一种研究假设,即布什把政治语言作为对伊拉克政策的一项战略工具,通过把萨达姆政权叙述为一个迫在眉睫的“敌人”,将它“邪恶化”和“罪孽化”,使美国政府在采取“更迭”一个主权国家政权的行动方面具有“合法性”和“正当性”。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如何保护好民族文化、为民族文化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文章基于空间视角,以文化空间与文化经济的关联性为切入点,对空间视域下依饭节文化经济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认为在文化经济发展过程中,文化空间出现转移化、解构化、空洞化等主要问题。为此,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注重保护文化存在的基础、彰显民族文化价值、加强传承人才培养,以促进民族文化空间保护与文化经济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文化史的考察和当前“文化热”的反思,认为,较流行的诸种“文化”定义几乎都是描述性的,而不是本质的,其共同失误在于对“文化”和“文明”的混同。由此原因,使得文化研讨在某种程度上自觉或不自觉地变成了一般性的历史研究,这在当前的“文化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作者认为,要建设科学的文化学,更好的进行文化本身建设,必须将“文化”和“文明”加以严格、明确的区分。作者认为,“文化实质上是以符号为基本纽带而凝结的内稳的和外显的概念系统”,而“隐于文化系统内部并统摄文化构架的相对稳定的基本精神”便是“传统”。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文化”和“传统”的各自结构分别作了探讨和分析,并从宏观上阐发了二者发展变化的逻辑进程。  相似文献   

11.
很长一段时间。“文化”后缀以“产业”二字。我都不惯听。文化是什么呢?狭义一点说。“文”似可解释为文字、文辞、文墨、文采、文章光华。可以引申得温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可引申得可怕:“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化”可就不大简单了。是风俗、风气。而且是变更、转移、浸润、生长、潜移默化。总之。一个渗透性的累积。《管子七法》说:“渐也。顺  相似文献   

12.
蔡启芬  陆然 《魅力中国》2014,(9):246-248
旅游发展离不开导游人员的参与,导游是旅游目的地和旅游者的纽带,旅游者通过导游来了解旅游地,导游通过自己的服务引导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审美。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资源的核心部分,根据文化构成的形式和特征因子,民族文化主要分为“外显型”文化和“内隐型”文化。其中“外显型”文化主要包括: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族语言以及民族传统手工艺、民间文化艺术等,这也正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利用的重点部分。本文基于导游的视角来研究贵州省西线旅游中民族文化展示的现状,分析展示的不足,提出通过导游人员、民族地区居民和新型农家乐几个方面来构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民族文化的深层展示途径。  相似文献   

13.
客户化企业组织范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并梳理了主要由欧洲营销学家从营销学研究视角提出的“客户化企业组织范式”的观点和思想。客户化企业组织范式完全不同于管理组织学的生产者“控制”和“猎取”顾客的视角。建立客户化企业组织是为了适应“顾客主导经济的时代”,在企业内将“顾客导向”从“观念”层面深入到“制度安排”层面,使企业组织的顾客外置变为内置。客户化企业范式的理论依据是“生产者服从顾客”的经营假说,其组织基因特征是快速响应顾客需要,而其组织管理特征则是以价值让渡网络为基本业务平台,以“齿轮”式“硬连接”为主要协调方式,以“性能价值”、“价格价值”和“个性化价值”为价值创造系统。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中建五局的"信·和"文化推动了中建五局长达十年的高速发展。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信·和"文化不仅增强了员工对企业认知度,更增加了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及归属感,同时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胜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章以中华文化为视角,分别从中华传统文化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信"与"和"的理论渊源进行了分析,特别是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四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出发,概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信"与"和"的发展轨迹,从而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喜欢红色,认为红色代表幸运,以红色比喻人的词常常是褒义词。在西方文化中,红色是“火”和“血”的颜色,它象征着暴力、流血、激进等,是一个贬义词。汉英两种语言中“红色”的翻译,一般可以采用直译、意译、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得体地进行翻译能有效地促进跨文化交际,加强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和互相融合。  相似文献   

16.
近十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族文化不再是“落后”、“迷信”、“原始”“蒙昧”的象征,而是被看成弘扬民族精神、展示本土文化特色的旅游资源。在许多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经过策划和包装成为观赏性、娱乐性和参与性很高的旅游产品。古占村民族风俗习惯的挖掘和开发,不仅向人们展示了山子瑶的民俗风情特色,使世人进一步了解瑶族文化生活,而且为其他有意开发民族旅游业的村寨提供了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文化观念、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进行理论创新以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市场导向文化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企业动态能力是将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的重要中介。文章探讨了市场导向文化、动态能力以及组织绩效的内涵及其测量问题,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以动态能力为中介,以市场导向文化为外源变量的企业绩效整合模型,同时将环境不确定性作为调节变量引入该模型进行分析,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钱崇涛 《浙江经济》2002,(13):60-60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是近来电视上播放的一个化妆品广告的广告辞,它虽然只是广告,却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企业文化的真谛。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Edgar.H.Schein,1984),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企业  相似文献   

20.
潘锋 《魅力中国》2011,(5):274-274,262
城市雕塑是一个城市的标志和象征,在内蒙河套平原的巴彦淖尔市新城区,即将矗立起一座以“河套人”为主题的城市雕塑。城雕与架上雕塑相比有很多不同,国内城雕也从原来单纯歌颂工农兵的狭隘空间中解放出来,虽然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创作空间,但也出现了诸如本土文化元素缺失,制作粗糙等问题。故在城雕设计,尤其是在一些极具地域特色的城市雕塑设计时,必须因地制宜,凸显地域文化特色,甚至可以利用现代数字技术辅助设计。在“河套人”的设计过程中,就体现了作者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