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区外向型经济的主要标志经济外向型是与内向型相对而言的.外向型经济是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相联系的概念,而内向型经济则是与经济上实行自给自足的闭关锁国政策相联系的概念.广义说,凡是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发展对外经济联系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均可称为外向型经济.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过程中,必然会发生资金(主要指直接投资)、技术、设备、原材料、制成品等资源的输入和输出,因而外向型经济就表现为上述各种  相似文献   

2.
一、优化结构是广州工业外向型发展的紧迫要求广州已确立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但广州工业结构尚不适应广州经济向外向型的转变要求。发展外向型工业要求以对外经济贸易为导向,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并以主导产业和中心城市的地位带动本市其它产业、本省和华南区域的经济开发振兴,充分发挥“一个枢纽、两个  相似文献   

3.
建国六十周年以来,黑龙江省的对外经贸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进人新世纪以来,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范围内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立足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全省外向型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对外贸易飞速发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稳步推进。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全省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外向型经济的概念,是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二战”后一些国家发展经济的成功经验后提出的。在我国,主要是在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而逐渐兴起的经济发展战略。概括地说,外向型经济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为推动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为中心,根据比较利益的原则,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所建立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运行体系。 一、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战略选  相似文献   

5.
论企业经济发展与人才资源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坚  刘发明 《经济师》1998,(11):46-4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企业间的经济竞争将日趋激烈,经济的竞争是商品和价格的竞争,而商品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科学技术水平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21世纪经济竞争与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谁就具备了在经...  相似文献   

6.
外向型乡镇企业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国际科学技术和资源,来实现企业再生产过程的乡镇企业。广东省乡镇企业局的统计口径以产品销售中国际市场部分所占比重或所达到的总量水平为主要标志,规定外向型乡镇企业的数量指标为企业出口产值占总产值的60%以上,或出口总值达100万元以上。现阶段,外向型乡镇企业不管是“三来一补”企业、“三资”企业还是产品外贸出口企业,都在向纵深方向发展,逐渐发展为以中小型企业为骨干的群体化企业,向集  相似文献   

7.
当代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谁拥有更多的技术储备,更新的技术成果,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制高点。由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具有更大的综合性、风险性,开发成本高昂,技术生命周期缩短,任何国家或企业都不可能孤军奋斗,独领风骚。适应这种趋势,当代技术创新及获取正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一、技术开发和获取的跨国化趋势1、组建国际战略联盟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纷纷联手结盟,在一些对自身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或领域中建立合伙关系。这种联盟通过结合和利用各成员的可供资源和经济实力,实行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8.
肖丹丹 《经济导刊》2011,(7):110-112
外向型经济战略是一国或地区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为中心,根据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所建立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运行体系。外向型经济战略有两大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张新民 《经贸实践》2013,(11):45-46
外向型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推动该围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增长,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为中心所建立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运行体系。自改革开放以来,外向型经济对拉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葛伟慧 《经济论坛》2004,(10):13-14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国际经济竞争的重点也集中在了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使得世界各国经济的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一个国家要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主要依靠的不再是物质资源,而是掌握先进技术的高素质人才。谁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本,谁就能在21世纪的经济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现代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问题是个战略问题,未来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谁就拥有把握世界的主动权,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才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民族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对外承包劳务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杨金波,邢厚媛(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编者按〕经过十余年的开拓和拼搏,我国许多从事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公司已基本成为国际化经营企业,有的还跃身国际同行业的前列。但是作为外向型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3.
中央关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对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的意义。国务院关于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政策,适用于北京市。这为加快北京现代化建设、促进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会,也是对北京市的经济工作和其它各项工作的考验。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放胆实践,开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新局面。北京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北京作为首都,是我国对外的主要窗口,是国际和国内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相互联结的桥梁与纽带。北京是亚洲及环太平洋地区重要的综合产业城市,有生产规模相当、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发展外向型经济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北京的科学技术和人才高度密集,是全国重要的教育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基地,拥有国家一流的研究实验设备和手段,有明显的智力优势。北京是我国的交通和通讯枢纽,是集散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中心。北京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都和当代文化名城,有大批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  相似文献   

14.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高科技,谁在这个领域占有优势,谁就处于主动地位。由于风险投资在科学技术向实际生产力转化中所起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它的高风险、高收益、高增长潜力的投资特点,使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许多国家把风险投资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振兴经济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孟韬 《江南论坛》2013,(4):46-47
外向型经济是一国或地区为推动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增长,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为中心,根据比较利益的原则,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所建立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运行体系。经济国际化表现为一国或地区不断开放其国内市场,使国内经济逐步融入国际经济的过程。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走经济国际化之路,既是中国企业迅速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创新发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应高度重视人才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丰 《技术经济》2001,20(12):3-5
企业竞争不管是传统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还是经济全球化条件的竞争,首先表现为企业生产或经营的产品和劳务的竞争,因为在产品价格和质量背后及之外还有更具竞争性的东西。企业产品的低价格高质量哪里来?要靠企业的科技竞争力,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尤其如此。当今的产品质量和价格的竞争实际上是科技竞争,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科技竞争力的核心。在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下,企业的产品与竞争对手相比可能会出现较好的优势状态。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六大高科技内容将企业产品质量和价格的竞争更具有现实意义:围绕电脑而发展的信息技术,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为中心的生物技术,以纳米材料为核心的新型材料技术,以核电为主的新能源技术,能给人类生活带来高水平、高质量的航天技术和海洋技术。企业真正运用了这些 科学技术的成果,必将能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谁能运用科学技术并在企业进行大胆创新?谁能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谁能把科学技术成果运用到企业的新产品设计中?谁能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企业的生产中?是能为我们企业所用的科学技术人才。因此,成功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是把目标只对准产品或由此所需要的科学技术,而是主要对准科学技术人才,我们企业应该用各种方式吸引人才,引进人才后,又应该用各种方式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应该从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人才,从事业上激励,在工作上重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当企业拥有了这些有用的科学技术人才,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有了自信。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外向型农业发展的思考刘立新外向型农业是以广阔的国际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国家出口创汇的行业。它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在发展外向型农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世...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经济的规模迅速扩大,这是大中型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良好时机,我国大中型企业是否真正搞活了,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能否在世界性经济竞争中站得住脚,打入国际市场。从目前大中型企业的优势和潜力看,加快大中型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因此,要抓紧研究制定鼓励大中型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政策措施。所有大中型企业都要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努力提高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增强竞争能力。现阶段应着重于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加快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目前,影响我国大中型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9.
利用国际有利条件发展本国、本地区的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一条重要手段。普惠制为发展中国家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在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和进行外贸体制改革的今天,充分利用普惠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依靠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特别要注重发展外向型产业。国际旅游业就是一种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外向型产业,它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先导产业。进入六十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增加本国外汇收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