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很难以一个词准确地表达一个夏杂的概念,所谓“水库淹没人口”就是一例。众所周知,水库蓄水以后,将淹没森林、草原、耕地、房屋、工矿企业等等、至于人,他们会跑,是一个也淹不到的,但又何来“淹没人口”一语呢?其实际涵义是合法居住在淹没线以下的人口,也就是住房被淹的合法的主人。以淹房人口多寡表达受淹没影响的人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们出现的“用工荒”问题,实际上是对外来人口一个制度性的问题,因为中国13亿多人口,就业压力是很大的,为何还会出现“用工荒”?既有结构性的问题,也有体制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肖扬 《农家之友》2005,(8):58-58
健康是人最宝贵的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男性健康问题的增多,不仅会给男性带来诸多的痛苦,降低他们的社会贡献率,同时也加重了国家的经济负担。从婚姻与生育角度看,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会导致婚姻生活质量下降,不孕不育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儿童智力和生长发育障碍、经济拮据,甚至婚姻破裂、家庭解体。因此,我们不应仅从男性的角度,而应从人口与社会发展的高度业认识男性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4.
据《宣传手册》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至少有四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解决:1.经济立法。这是一个很大的法制建设任务,是软环境,也是我们现在最不足的地方。2.政府职能的转变。真正给企业以自主经营权做到政企分开。3.发展第三产业问题。现在的企业是3个人的饭5个人吃,企业办社会,其中很大原因是第三产业不发达。所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应该说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4.廉政建设问题。这是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在现在不平等竞争的情况下,必然会有批条子、走后门、拉关系的现象存在,就会产  相似文献   

5.
正1987年7月11日,前南斯拉夫的一个婴儿降生,被联合国象征性地认定为是地球上第50亿个人,并宣布地球人口突破50亿大关。1990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地球上的人口不断增长,会带来哪些挑战呢?除了就业、健康、环境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非洲一些国家,粮食短缺是不争的事实。联合国最近发布了《世界人口展望  相似文献   

6.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一直都是一个热点话题,观点也各执一词,倘若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问题归置在国家与社会化的环境中进行探究,就会觉察到,不同的社会化程度、不同经济政策、不同的生育政策下的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问题是不相同的。本文通过提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问题为切入点,并讲述人口各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探究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以及研讨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及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的出路何在?这是我们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我国人口过多,耕地锐减,工业化对农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就业问题又十分突出。因此,解决农业问题,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而作为生产关系一种具体形式的合作经济,它的发展和完善,必须服务于发展农业生产力的要求,适应于  相似文献   

8.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但我们当前生活中,食品安全问题多发、频发,已是一个不争事实、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得不追问,我们的食品到底怎么了?我们食品为什么会如此让人没有安全感?是食品有问题还是人心出了问题?亦或仅是商业道德出了偏差还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大环境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9.
清代后期甘宁青地区人口与耕地变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志新 《中国农史》2000,19(1):72-79
古代中国传统的经济模式决定人口和耕地是构成国力的两大经济因素,它们的增减升降,一直被视为治乱兴衰的标志。因此,对清代后期甘宁青地区人口与耕地的变量作对比分析,有助于认识当时这一地区的许多社会问题。文章分三个时期讨论了清代后期甘宁青人口和耕地变量情况。从而认为:(一)人口和土地是两个互为依赖又互相制约的因素。在特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人口对土地有一个大致合理的要求量,如果客观条件所提供的土地小于这个量,就会制约人口的发展。(二)如何作长期的历史考察,就会发现在旧日的中国,耕地是一个缓变量,增减波动趋势平缓;人口是一个激变量,波动趋势急剧,波动周期短。(三)人口往往表现为一个社会问题,它的发展与否,除受土地制约外,又要受到多种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制约。而土地主要表现噗一个自然环境问题,它的增减变化主要受客观宜农土地状况及社会人口改造自然能力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四十六年前,在新中国即将诞生之际,当我国还是四亿多人口的时候,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就已经对中国的粮食问题扑常失望。他说:“中国人口在18、19两个世纪里增加了一暗,因此土地受到了不堪负重的压力,人民吃饭的问题是每一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政府能使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国民党之所以失败,很大一个原因是它没有使中国有足够的东西吃。”美国女作家罗比·尤恩森也在她的《宋氏三姐妹》一书中写道:“中国具有世界上代代相传的最古老的文明.也不得不承认,它有着最长久的苦难史。大多数中国人…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特别是粮食始终是安定天下的产业。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诫我们,“三农”工作特别是粮食生产在不出问题的时候,其重要性不容易显现出来,一旦出了问题,不仅会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而且会危及整个经济发展的全局和整个社会稳定。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三农”问题,是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战略思想。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二、三产业  相似文献   

12.
党中央最近一再反复强调指出,在当前国际政治风云变幻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立足国内,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但是,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不管是四川还是全国,国民经济要保持稳定、协调、持续发展,都必须要有一个可靠的农业基础。我国是占世界人口1/4的用粮大户,四川又是一个拥有1亿多人口的大省,吃饭问题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头等大事,只能立足于国內、省內,主要靠自己来解决粮食问题,对于这个最基本的国情和省情,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我国特别是我省,农村人口占了很大比重,广大农民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商品的消费者。本  相似文献   

13.
农业不仅仅是一个种地和养猪的问题,更不是一个短期视野就可以把握的问题,他实际上是一个比核武器还重要的重大的战略产业,需要引起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重视。2004年我国几乎在一夜之间丢掉了大豆产业,这是一个最经典的案例,也是最惨痛的教训。这要使我们警醒,农业涉及国家安全,既包括人的发展权和生存权层面的安全,也包括宏观经济层面的安全。以往,我们对农业的认识往往  相似文献   

14.
声音     
中国已较好地解决了人民的粮食权问题,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是对国际社会解决粮食问题作出的最宝贵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与失地农民利益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失地农民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保障失地农民利益是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最本质的特征是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人口主体,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农民问题,其中失地农民问题是中国农民问题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尖锐反映。按照目前城市化发展速度,未来中国失地农民将达到1.1亿人,这无疑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因此他们的积极性是不是得到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生活是不是得到极大改善;他们的利益是不是得到有力保护是直接影响和谐社会的实现。保障失地农民利益是实现城乡统…  相似文献   

16.
之一:“为什么要牺牲的总是我们”在朋友那里看了独立导演王兵所拍摄的长达九个小时的纪录片《铁西区》,感慨万千。影片如实记录了一个工厂的破产过程以及此过程中普通工人的生活。片中,铁西区的凋败景象让人印象最为深刻。铁西区是沈阳重工业与制造业最集中的一个地区,集中了沈阳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工业企业,曾为新中国的建立以及建国后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过去,铁西人一提“我是铁西区的”,口气里透着的满是骄傲与自豪;而现在,铁西人都羞于说自己是铁西人,因为就在人口三十几万的城区,下岗工人占到了近十七万,劳动力人口中百分之七八…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世纪的第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80岁的生日。80年的历史,是我们党一部辉煌的奋斗史,中国共产党在80年的历程中,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在这里,我想真诚地问你们一个问题,在你们内心深处,你们最想感谢谁?也许有的人会说,我想感谢自己的父母亲朋,有的人会说,我想感谢自己崇拜的师长、领导,或许还有人会说,我想感谢曾帮助过我的人。不错,这些想法我也有过,但我最感谢的却是———中国共产党,感谢中国共产党给我们带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共产党,…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特别是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可否认目前有的地方片面追求城市化的速度,而导致城市化的畸形发展。其中矛盾比较突出的是最近几年不断引起大家关注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问题。在农村人口转移的过程中,片面的追求人口转移的数量,而忽略了城市的容纳程度,以及转移人口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将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我们正确认识当前农村转移人口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硬实力,人口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今年"二孩"政策的提出,对未来人口规模的预测意义更加重大。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大连市甘井子区为例,运用马尔萨斯人口模型、GM(1,1)灰色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甘井子区2015-2025年的人口规模做出预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M(1,1)灰色模型的预测精确度较低,马尔萨斯模型预测精准度次之,系统动力学的预测精准度最好。预测的最终结果:2020年甘井子区总人口达到151万人,2025年将达到179万人。  相似文献   

20.
土地资源利用合理性评价的原则指标体系及其方法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问题的提出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一切生产和一切生存的源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严重短缺。浙江省1989年末人口密度达413.4人/km~2,人均耕地0.62亩,人口与耕地资源的剪刀差十分明显。这种失衡的人地比率,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强大的限制因子。所以,深度开发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社会需求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