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近年来商业楼宇物业服务成本呈不断上升趋势。成本的上升是物业服务实践中遇到的一个大问题,它给物业企业运营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物业企业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了限制,有些企业甚至出现了生存危机。据了解不少规模较小的物业公司因不堪运营成本上升的重负而退出经营亏损的楼盘,有些企业几乎到了频于倒闭的边缘。本文试图从商业楼宇物业管理成本的控制、对应的策略以及一些具体的措施谈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周素萍 《价格月刊》2012,(12):53-56
物业服务包括工业、商业和住宅物业服务,其中住宅物业服务是为住宅物业所有权人和使用人所提供的一种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性管理与服务。住宅物业服务营销既有服务营销的特点也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特殊性,主要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和分销策略,即4P组合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房地产商在面临决策选择时,应当慎重选择,多方面进行考虑。在我国出台了一些对于住宅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之后,商业地产就成为房地产企业发展的新领地和新方向。因此,持有性物业成为房地产开发的投资新模式,这种模式属于一种长期投资的模式,对于资金、市场、规划以及物业的要求都比较严格,具有长期收益的优势,这个模式的发展可以体现出我国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而且,随着国外资本对于我国优质经营性物业的购买,我国不少房企也将经营性物业作为自身发展的战略方向。文章将从国内的持有型商业物业基本概念入手,分析其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研究持有型商业物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地下商业街这几年逐步变热的发展趋势,谈及原因主要有三:其一是人防工程的需要、平战结合的使用设施。城市人防工程物业,可以暂时做成商业物业,增加政府经营性收入。中国大城市单个城市的人防工程总面积多数超过百万平方米,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随着地面上资源的日益稀缺,商业向地下拓展要空间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杜丽虹 《新财富》2010,(3):98-108
嘉德集团将其地产金融模式定义为“轻资产”:一是以费用收益模式替代资产收益模式,二是严格的资产剥离政策。但我们的研究显示,嘉德模式的真实核心是资产类型的分解与投资人的匹配。为了满足不同类型投资人的偏好,嘉德将投资物业按发展阶段分为培育期和成熟期,培育期物业的风险比开发物业高,相应资本升值的潜在回报空间也更大,更适合私募投资人的要求;而成熟期物业的收益率在7—10%之间,具有稳定的分红能力,适合保守的REITs投资人。在此基础上,嘉德进一步将私募基金和REITs按投资物业类型分为商用物业基金、零售物业基金、出租型公寓基金、城市综合体基金、工业物业基金等;同时按区域经济特性细分为日本基金、中国基金、印度基金、马来西亚基金等。 以家族模式为特征的香港地产企业,在向商业地产的渗透中更强调财务保守下的内部现金流平衡,而新加坡模式则更强调通过物业类型、物业发展阶段的细分实现投资人的匹配。尽管两种模式在谨慎的策划下都能实现商业物业的发展渗透,但从资本市场反应看,地产基金模式获得了更多投资人的青睐。对于内地企业,我们认为当前多数公司并不具备按香港模式转型的基础,高波动的市场环境也增加了转型过程中的风险,因此,嘉德模式更具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剑 《商》2014,(18):164-165
工业用地是有别于住宅、商业和综合类用地以外的第四种性质用地。工业用地上可建建筑物用途包括工业厂房、物流仓库、工业研发楼宇等。本文将针对持有型工业地产项目投资过程中的经验及感受,做一个分享。由于工作范畴,本文叙述的投资工作将不涉及研发楼宇类物业。第一、谈谈工业土地的两种获取方式,招拍挂和收购。  相似文献   

7.
刘力 《上海商业》2008,(8):18-19
在北京商业地产市场硝烟弥漫之时,上海商业地产市场也在2010世博会概念的刺激下有条不紊的推进。北京商业物业在奥运前的大考以及最后上交的成绩单,将给上海的商业物业市场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借鉴。只有真正善于借力的商业地产商,才能从奥运或世博会等重大机遇中抓住机会,实现掘金梦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投资者纷纷拓展海外市场,开始在海外进行商业物业的大规模投资.虽然现阶段取得了较好的投资成果,但在具体投资过程中仍面临着海外商业物业税目多、物业面积计算方法不统一及中介诚信缺失等诸多问题.由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海外商业物业投资现状,随后深入探究了投资者在海外投资商业物业需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至今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实践证明: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企业精神和经营管理理念为核心,凝聚、激励企业各级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提高员工执行力的有效手段。本文详细阐明长庆工业物业企业文化的出台及实施,对工业物业服务文化的培育和形成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工业物业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商业物业管理瓶颈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燕珂  李飞 《商业时代》2004,(15):20-21
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业继写字楼热、公寓热、住宅热之后,又出现了商业物业热的态势,许多地产项目都附带有商业物业,租售价格平均高于其它物业一倍以上。但是,房地产商可能赚钱了,投资商能否赚钱,商业经营着能否赚钱,却是个令人担心的问题,因为我国商业物业的开发与管理仍然是房地产开发最薄弱的环节。商业物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原因我国商业物业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客流不旺、商户难求和管理乏力等三个方面。客流不旺 诸多城市开发的商业物业大多是“开盘时挤死,开业时冷死”,遭遇客流不旺的灾难,走进商场给人以萧条冷清的…  相似文献   

11.
《现代商业》2007,(1):28-31
郑万河 可以肯定的是零售业是受资本市场追捧的,一个原因就是原来商业零售企业本身特别是百货业他们都有很好的商业物业,这些商业物业往往处在商业城市的中心,他们的价值量往往是被低估的,原来的账面值和市场的价值有很大的差距.明年要实行新的会计法则,这个价值就相应的被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商业物业的管理与运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文芬 《商业时代》2006,(11):25-26
商业物业是物业管理的一种形式之一,受房地产开发热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商业物业在开发与管理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本文仅就目前商业物业发展存在的客流不旺、租户难求、管理乏力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国内零售业将逐步迎来SHOPPINGMALL的时代,其中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是目前最多的一种摩尔,本文根据物业型摩尔购物中心的特点,对其商业物业的运作模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物业管理行业蓬勃发展,商业物业的物业管理的形式之一。本文根据商业物业的现状,全面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商业物业发展中存在的盲目、重复建设,客源不旺,经营管理不善,租户难求,经济效益不理想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物业管理行业蓬勃发展,商业物业的物业管理的形式之一。本文根据商业物业的现状,全面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商业物业发展中存在的盲目、重复建设,客源不旺,经营管理不善,租户难求,经济效益不理想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陈军 《上海商业》2008,(2):44-47
一、控制总量与盘活存量 “控制总量.盘活存量”是2008年上海商业地产的发展要旨之一。市场经济的发展是要遵循价值规律的,商品的价格是由其价值和供求决定的;再好的商业地产供应过多,明显超过需求,价格的下跌是必然的。2007年,上海(狭义)商业物业总保有量达到4300万平方米左右,按照上海市常住人口1800万计算,人均商业物业面积高达23平方米。据预测,到2010上海商业物业的总保有量将达到50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7.
全国惟一一家商业物业网近日在北京正式开通。北京市商委副主任卢彦向记者介绍,由北京中海华通投资顾问公司主管的该网站,在开通的当天,就收到来自海内外200余家商业连锁企业委托该公司为其在京进行12160个店铺的选址工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物业管理行业呈现加速发展势头,但总体仍未摆脱基础服务劳动力密集、服务内容同质化严重、物业收费标准及企业盈利能力偏低等行业现状。加上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行业壁垒与服务边界被打破,许多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入社区提供增值服务,以此来争夺原本属于物业服务企业的“盘中餐”。本文基于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零售背景,分析物业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旨在打造物业企业以社区资源为核心,涵盖物业服务和生活服务两大系统的社区OTO商业运营模式,以此摆脱微利行业的束缚,提升行业创富能力,促进物业服务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8月16日上午11点,潘石屹在微博上称"在香港召开董事会,讨论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下午13点30分SOHO中国官方微博播报,潘石屹宣布SOHO中国转型,将告别散售,持有北京上海有价值的物业。对于此次SOHO中国的突然转型,引发了人们对商办类物业未来发展的强烈关注及深入思考。对于SOHO告别散售物业的行为,整体房地产业内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论调:一是采用持有物业的方式可持续增值;二是散售物业市场中少了一家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作为曾经以散售物业武功独步天下的SOHO中国来说,今后的物业持有行为能否为其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对今后商业物业市场的发展影响几何?本刊针对此事采访拥了有十年商办类物业销售代理经验、美国上市企业控股的北京上古新锐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吴疆先生。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就商业物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阐述,接着分析了商业物业管理与运营困难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发展商业物业管理与运营的策略。旨在通过于此,全面提升我国商业物业的管理与运营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