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11年国内稻米市场和2010年表现迥然不同,总体呈现以下特点:籼强粳弱,稻强米弱,南强北弱的态势。品种问走势差异较大,粳稻高开低走,籼稻先强后弱。概括为:2011年国内稻米市场整体表现不温不火,市场波动不大。随着双节临近,销区大米需求增加,稻米走货逐渐好转,局部地区价格小幅上扬,特别是2012年2月2日国家公布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水平后,稻谷收购市场价形成了新一轮的小幅上涨。  相似文献   

2.
正2004年我国实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稻谷产量总体呈增加趋势,近年来连续产大于需,供需较为宽松。受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市场传导等因素影响,2020年以来国内外稻米市场价格出现一定程度上涨,其中我国南方新季稻米价格涨幅较明显。一、2020年以来国内新季稻米价格恢复性上涨  相似文献   

3.
《中国粮食经济》2008,(7):30-31
稻米市场:粳稻价格走势趋稳,籼稻价格持续上涨。5月份,东北地区车皮供虚充足,运费补贴政策出台后,粳米外运量明显高于往年同期。粮食企业收购稻谷积极,普通稻谷价格小幅上扬,优质稻谷价格涨幅仍然显著。农发行发布通知决定支持东三省按市场价格敞开收购农户出售的稻谷,对东北稻谷价格的上涨也起到推动作用。5月下旬,江苏、安徽地区夏粮开始上市,  相似文献   

4.
年初以来,国内稻米市场在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走出了一轮比较有力度的上涨行情,其中东北稻米上涨幅度较大。随着稻米价格的上扬和种植成本的下降,今年稻谷种植效益明显提高,稻谷播种面积继续增加,生产形势较好,继续丰产的可能性较大,稻谷市场后期因丰产导致的供给压力不容小视。在国家托市政策的调控下,预计下半年稻米市场波动幅度将逐渐减少,但相关品种走势可能略有不同,粳稻将以平稳回落为主,籼稻则将稳步走强。  相似文献   

5.
刚刚过去的农历猴年,极端天气频繁,整个商品市场也"猴"性十足,波动范围明显扩大.国内稻米市场受到波及,总体呈现先抑后扬走势.虽然国内稻谷供应十分充足,库存高企,但在物价温和上涨和外围商品持续走强等因素的带动下,下半年稻米价格节节走高,年末部分地区稻米价格创出近年来新高.与此同时,国际大米价格却先扬后抑,内外大米价差并未因人民币贬值而相应收窄,大米进口依然继续增加,加重了国内稻谷市场的供应压力.庞大的稻谷库存、偏高的稻米价格和不断推进的粮食收储制度改革,都将深刻影响2017年的稻米市场.根据当前稻米市场的基本面,结合政策面给出的信息,展望2017年,预计稻谷生产仍将保持总体稳定,稻谷去库存或将加速,稻谷供应压力沉重,下行压力依旧较大,但在最低收购价的支持下,预计稻米市场在新的一年里仍将保持较为平稳的走势.  相似文献   

6.
预计2012年在物价温和上涨和供应宽松的前提下,稻米市场将会有小幅上涨的可能,但波动幅度会小于2011年。猜想一:稻谷生产将保持稳定。品种结构会有所微调。  相似文献   

7.
2005年国家首次启动了籼稻最低收购价政策预案,给2006年上半年稻米市场带来一些新情况,目前正值南方早籼稻上市之际,各方关注稻米市场价格的后期走势。下面根据稻米市场供需基本情况,结合政策情况以及南方粮食交易市场6月中、下旬以来在各地的调研情况,分析2006年稻米市场走势。一、稻谷总产连年增加,各品种有增有减2004、2005年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支持下,我国稻谷种植面积和稻谷产量得到恢复性增长。尤其是去年国家首次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极大地保护了种粮农民的利益,广大种粮农民进一步增强了信心。2006年稻谷种植面积进一步…  相似文献   

8.
《中国粮食经济》2008,(3):32-32
2月末,东北稻米市场购销开始恢复,大部分贸易商、加工企业以及国有粮食部门纷纷进入市场采购稻米,而且采购积极性较高,局部市场呈现购销火热的局面,但受2008年国家利好政策频频出台的积极影响,产区多数农民惜售心理增强,对后市稻谷价格看涨意愿明显提高,粮商及企业采购难度较大,部分企业为了增加采购量,开始适当提高自身收购价。同时,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下,自2004年以来,国内粮食连年增产,2011年国内粮食总产量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同期国内稻谷产量也持续增加,并在2011年再次迈上了2亿吨的大关。但在粮食和稻谷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稻米价格并没有因供应好转而下跌,反而呈现出持续上涨势头,“产量增、价格涨”成了这一时期的鲜明特色。为什么在供求关系持续向好的情况下,稻米却不断上涨呢?到底是谁推高了稻米价格?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中国粮食生产实现连续5年增产,稻谷喜获丰收,尤其是东北粳稻产量增幅较大.稻米供应形势进一步好转。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政策影响,2008年中国稻米市场价格表现为上半年大幅上涨、下半年有所回落,展望2009年,受经济形势、政策因素等影响,国内稻米市场上涨动力不足,下跌空间有限,价格将以政策收购价为基础小幅波动。  相似文献   

11.
2013年,我国稻谷播种面积继续增长,但产量略有下降,净进口量同比有所减少,消费量小幅上升,供需平衡仍然有余;在政策与供求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年稻米价格总体上呈现先落后涨的走势,比上年略有提高,"政策市"的特征比较明显。展望2014年国内稻米市场,由于上年稻谷产量继续维持高位,预计本年稻谷进口量也较多,而消费量上涨有限,供给压力进一步加大,但在稻谷最低收购价继续上调的作用下,稻米市场价格仍有上升动力,价格涨。  相似文献   

12.
4月份,国内稻米市场价格又将何去何从已经引起业内人土的普遍关注,笔者认为,国内稻米市场持续上涨已经保持很长时间.后期将步入盘整阶段,下面笔者结合国内稻谷生产情况、需求状况以及国际市场形势等方面作以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粮食经济》2008,(4):26-27
一、2月份粮食市场状况及价格走势回顾 稻米市场:粳稻市场逐渐回暖,籼稻价格小幅走高。2月份,稻谷运费补贴政策实施细则出台,规定关内经认可的粮食企业在东北三省采购稻米,根据运输距离和方式的不同可以获得数额不等的补贴。同时,粳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启动范围扩大到吉林省。受政策利好拉动,春节过后东北稻谷市场回暖,收购趋向活跃,  相似文献   

14.
《中国粮食经济》2009,(6):26-28
一、2009年4月份粮食市场回顾 稻谷市场:收储企业出库减少,稻谷价格小幅上涨。4月份,各地清仓查库工作全面展开,收储企业稻谷销售数量减少,部分企业稻谷出库时间推迟。各主产区连续降雨对稻谷收购也产生一定阻碍,加工企业原粮库存普遍偏紧,中晚籼稻销售价格处于稳中有升趋势。受需求疲软和原粮减少影响,东北稻米外运数量持续下滑,销售价格冲高回落。长江中下游地区粳米销售略有好转。收储企业出库量减少,  相似文献   

15.
节后稻米市场价格出现了小幅度的上涨,一方面是因为节后产区收购减少、出库下降,运输影响稻米供需平衡;另一方面是销区存量不足,采购进货加强;再一方面是学校开学,民工返城,消费需求比较集中;同时时间推移,农民手中的余粮减少,稻谷收购上涨,大米相对平稳,主要是节后加工厂商组织进货,而大米口粮消费需求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6.
国家发布今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国内稻谷大米价格稳中略涨、黑龙江稻谷收购价格高位稳定、苏北粳稻粳米价格显著上涨、安徽粳籼稻米价格保持稳定、江西湖南早晚稻米价格保持稳定、北京广州市场大米价格保持稳定、上海杭州市场大米价格小幅上涨  相似文献   

17.
国内稻米市场自2003、年下半年启动以来一直处于上升通道,整体上涨势头十分强劲,累计涨幅巨大,大米价格甚至翻倍有余。根据稻米上涨推动的主要因素,笔者试将其分为四个阶段:供不应求上涨阶段、国际大米上涨传导阶段、结构性上涨阶段和成本推动上涨阶段。当前稻米市场仍属第四阶段,短期囚成本居高不下,稻米市场仍会有惯性冲高机会。  相似文献   

18.
<正>稻米近日,农业部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专家组发布2009年12月稻米市场监测信息。国内稻谷收购价继续上涨12月份,晚籼稻收购均价为1906元/吨,环比涨1.3%;粳稻收购均价为2226元/吨,环比涨4.1%。  相似文献   

19.
当前稻谷产业政策分析 稻米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无论是生产还是流通,都具有较强的政策性。2004年以来,为了促进国内稻谷生产发展,保证粮食安全,国家不仅在2006年取消了农业税和特产税,还出台了稻谷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运费补贴、竞价销售等一系列支持稻谷生产和调节稻谷销售的政策,对我国稻米市场价格走势和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国内稻米市场价格自上年10月份和今年3月份两次出现大幅上涨行情后,4月份开始出现回落.直至早稻新粮上市,收购价格才开始出现持续小幅上涨,但大米价格一直弱于稻谷.中秋国庆节前大米价格曾出现短时回升,但节后秋粮上市.国内稻谷和大米价格均呈小幅回落走势.目前早稻谷收购价格回落40~100元/吨,比今年3月份最高价格低100元/吨以上,比上年同期高300元/吨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