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集镇由农村集市发展而来,它除了具备传统的物品交易功能,还对农村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该研究旨在探寻发挥集镇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积极功能的有效途径,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在形式和内容上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要求保持一致。[方法]文章对集镇与农村文化建设的概念及相互联系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集镇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系列功能以及其在农村文化建设功能发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结果]集镇是农村文化的酝酿平台、融合平台和拓展平台,能有效地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为丰富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重要支持,但当前集镇在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一些问题,如不能主动引导文化建设的方向,不能及时完善文化基础设施,不能有效实施文化活动管理等,给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序推进带来了一定的困扰。[结论]只有强化集镇文化功能建设,把握集镇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优化集镇文化基础设施,规范集镇文化活动管理,才能有效发挥集镇的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功能,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拉长农村文化建设的“短腿”,关乎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关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关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业。  相似文献   

3.
张翔 《农村展望》1991,(1):40-41
乡村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是社会文化在农村活动的表现,是农村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定的乡村政治、经济、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乡村文化,这各上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又积极或消极地影响着绦垢发展,正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麦基说的“研究社会如果不考虑到文化,那就不会有所发展”。因此,我们研究和探讨农村发展问题,有必要对乡村文化的现状、发展目标和建设途径等问题加以讲座,以求通过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推动农村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更加强烈,对如何搞好农村文化建设,笔者提出五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农村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肩负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的重要责任和使命。怎样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需要从基层的不断实践中寻找答案。本期聚焦遴选了几个地方在推动文化建设中的做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笔者发现当前的农村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文化建设投入不足。资金缺口大。特别是一些农业人口比重大的农业大省,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很多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文化活动场所流缺乏。基层文化干部队伍不稳定.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相似文献   

7.
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性,新疆北疆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现状,进行了论证和说明,并提出有益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深入和在农村牧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发展战略的实施,农村市场经济建设已全面展开。布局合理的农村集贸市场遍地开花,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迅猛发展趋势。星罗棋布的农村集镇,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农村牧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为集镇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9.
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构建文明和谐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 搞好农村文化工作,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在全社会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文化的建设已逐步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我国农村老年人,大半辈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了生存,为了子女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留下的是满身的伤痛和疲惫的身心,现在人老了,闲下来了,儿女们却常年远离他们,外出创业谋生。老人们孤独、寂寞,需要我们把他们组织起来,在自己的群体中相互照顾,需要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让他们愉悦心情,抚慰疲惫的身心。  相似文献   

11.
先进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并承担着为农村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重要任务。而在发展滞后的民族地区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对于提高农村文化发展水平,用先进文化去占领农村阵地,让健康向上的现代文明进村入户,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农村工作通讯》2008,(6):49-49
2008年,福建省每月为农村文化协管员发放100元津贴补助,并将此列入2008年福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为了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从2007年开始,福建省在全省1.4万多个行政村设立村级文化协管员。村级文化协管员在村内主要负责组织村民开展读书、体育、影像放映等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收集科学致富信息,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党和政府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放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文化建设将成为整个社会的自觉行为,农村也不例外。新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助推器”“导航灯”“粘合剂”的作用将决定整个新农村建设的成败。成都市作为统筹城乡改革综合试验区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实践,其成败得失的经验总结对其他地方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文章分析了成都市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主要经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民的文化生活:兴衰与重建——以安徽省为例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拥有的私性文化资源日益丰富,农民的私性文化活动逐渐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民个体式的日常文化生活。与之相比较,农民的公共文化生活却严重式微,特别是一些健康、文明的公共文化形式更是走向衰微。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旨,是重建文明健康的农民公共文化生活。重建文明健康的农民公共文化生活,不但可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积极培育农民之间的新集体主义意识和互助合作精神,增强农村社区内聚力,而且有助于国家对农村社会进行新一轮整合,实现对农村社会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倡从传播的维度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分析,而当前有关乡村文化传播与乡村治理的研究存在以大众传媒窄化乡村文化传播内涵的缺陷。乡村文化传播关注的是农村社群中意义的共享和文化认同的培养,对它的理解不能脱离乡村治理的历史脉络和现实语境。国家、乡村精英和农民被视为参与农村文化传播的三个主要行动者。总的来说,压力型体制下的乡村文化治理未能有效调动农村文化传播代理人(乡村干部)的主动性,也忽视了农民的参与。同时,农村文化传播中存在关系网络、过程和语境的断裂,从而难以在村庄内部有效构建公共文化行动的基础。在政府主导的文化传播之外,农村文化处于一种混杂状态。农村文化建设应当以农民的参与和认同为路径,通过传播自觉促进乡村文化治理。  相似文献   

16.
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农村要实现全面发展,不仅需要物质财富的富足,还要有精神的充实和文化的繁荣,更要有广大农民群众文明程度的提升。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造成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只重经济建设而轻视文化建设,几乎把全部精力放到跑项目、跑资金上,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有了钱,就一切都办好了。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忽视了文化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文化力内涵及相关概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村落后其根本原因在于文化的落后.由于文化的落后导致农民整体素质低下.农村发展遭遇了素质"瓶颈".通过探讨新农村建设文化力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借鉴对新农村文化力建设的规律,对新农村文化力的内涵进行解读和分析,研究文化力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初步构建新农村建设文化力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韦荻 《山西农经》2021,(2):160-161
近年来,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为满足农民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农村地区加大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农村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征。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将传统民俗文化引入其中,使得农民能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文化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保障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成效。基于此,探析了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传统民俗文化的具体应用,对文化建设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强国发展理念在农村文化建设工作中得到了渗透。但从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分析,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必须要加大建设的内在动力培育,才能够让文化形成一股强有力的"旋风"吹遍农村大地。让农村文化建设具有创造性,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大繁荣的格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培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