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一座生物柴油粗加工厂正在城郊的一处山坡上拔地而起。生物柴油粗加工厂不是用原油来炼油,而是从一种叫膏桐的树上结出的果实——小桐子中提炼柴油。双柏县有着丰富的膏桐资源,全县自然生长的膏桐就有7万多亩。双柏县计划到“十一五”末,  相似文献   

2.
以云南省临沧市膏桐种植为例,探讨农户参与膏桐种植的几种方式,重点分析农户在不同模式下的成本收益状况,并比较膏桐与其它农作物之间的替代关系。结果表明:目前种植膏桐的经济效益不高,但膏桐对山地作物有良好的替代性,未来发展有赖于种植模式的进一步优化;下游成品油的价格走势对能源作物的推广会带来系统风险。  相似文献   

3.
资讯     
云南年内将种出首批柴油本刊讯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一座生物柴油粗加工厂正在城郊的一处山坡上拔地而起。生物柴油粗加工厂不是用原油来炼油,而是从一种叫膏桐的树上结出的果实——小桐子中提炼柴油。双柏县有着丰富的膏桐资源,全县自然生长的膏桐就  相似文献   

4.
林木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具有产量大、可储存、二氧化碳零排放等优点,为我国解决能源紧张和环境治理等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介绍了国内外在膏桐研究、膏桐生物柴油的研发和林木生物质能源基地建设的现状;并叙述了林业产业化中基地的作用、建设思路和不同发展模式。我国在发展膏桐生物柴油方面选择的“林能一体化”经营模式,对推动我国生物质柴油尽快进入实质性商业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要大规模开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还需要各级政府与龙头企业联合,积极推行“林能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财政厅副厅长肖晓鹏,农业处助理调研员、植物学硕士陈锐平经过深入调研,撰写此文,系统提出了我省干热河谷典型脆弱生态区综合治理的建议和措施。云南省委李纪恒副书记2007年2月7日批示省发改委、省林业厅和省财政厅:此文提出的在我省干热河谷典型脆弱生态区种植膏桐,使生态得到综合治理,同时可以发展膏桐产业的思路,有理有据,有分析有措施,很有启发。我想此项工作可进一步向前推进。请发改委牵头做好研究,加大扶持力度,把此项作为新兴产业予以支持,给予必要的经费,有专门的工作队伍抓好试验、推广工作。[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台州路桥区桐屿街道是浙江枇把主产区,也是全国最大的枇杷生产基地,“桐屿牌”洛阳青枇杷名扬中外。为达到优质丰产的目的,l999年路桥区制订了路桥批杷地方标准,在批杷管理上通过疏花疏果,病虫防治,果实套袋,回缩更新修剪等一系列配套技术措施的实施,生产出来的“桐  相似文献   

7.
泡桐是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林和农田防护林树种,桐材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之一。据1993年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推算,我国现有泡桐活立木蓄积6000—8000万 m~3,年可生产商品桐材120-150万 m~3。日本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进口泡桐木材的国家.为提高我国桐材在日本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出口效益,并帮助有关部门制定泡桐发展及桐材出口战略,特对日本桐材市场的容量及发展趋势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牛肉膏”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近日,记者采访了广东省食品质量安全专家组首席专家、广东省食品添加剂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陈永泉教授,为市民揭开“牛肉膏”的重重面纱,还原真实的“牛肉膏”。采访过程中,陈永泉表示,“牛肉膏’’其实早已成为市民的家常便饭,方便面中的牛肉味调味包里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9.
《渔业致富指南》2007,(2):17-18
武汉市蔡甸区内唯一的农场—一武汉市国营桐湖农场,地处偏远湖区,又是洪涝泛滥区,条件非常艰苦,当地居民主要靠养鱼和种粮为生。就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有一个名字却在老百姓当中流传着,他的事迹在桐湖农场有口皆碑,他就是农场特种养殖基地养鱼专业户吴首群。吴首群今年42岁,从事水产养殖10余年,现承包精养鱼池50亩,年平均亩产水产品1000kg,年利润35万元,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养殖专业户。  相似文献   

10.
<正>驱车进入桐湖农场境内,大小湖泊、鱼池星罗棋布,拐弯沿水泥路前行大约5分钟路程,就到了桐湖千亩水产品养殖核心区,放眼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桐湖村因地制宜,以水富民,2002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最近,省领导誉其为平原湖区调整增收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2.
“2011年以来,我们村几乎每家都开了网店,鼠标一点,花木生意就成交了!”全国花木之乡——江苏省沭阳县的新河镇桐槐村村委会主任应善银介绍说。  相似文献   

13.
《粮食科技与经济》2009,34(3):22-22
油粕可做有机肥的膏桐籽榨油工艺及所得油粕的使用方法,属植物油料的榨油和综合利用技术。工艺特征在于进入压榨机以前的蒸炒工序为两步蒸炒,即先在常压下对破碎过20目筛眼的膏桐籽仁蒸汽加热20.30分钟,然后在常压下用炒锅保持破碎的膏桐籽仁温度为100℃-140℃搅拌加热20~30分钟。  相似文献   

14.
陈翥《桐谱》梧桐混用为泡桐纠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炳善 《中国农史》2002,21(2):92-99
目前在关于陈翥《桐谱》的研究中 ,有一个现象长期没有得到纠正 ,即陈翥《桐谱》一书中将梧桐的文献材料误当作泡桐的材料来使用。后来的研究者包括《桐谱》的校注者潘法连先生也没有指出陈翥梧桐混用为泡桐的现象。陈翥的一生中 ,实际上并没有见过生活中真正的梧桐。陈翥关于梧桐的知识只是来自文献 ,所以出现了张冠李戴的现象 ,而陈翥关于泡桐的知识则来自生活实践。本文揭示了《桐谱》一书本身存在的内在矛盾和错误 ,并认为梧桐混用为泡桐的问题不能仅仅理解为一个农史的问题 ,这也是一个文化史的问题。对于陈翥来说 ,则更是一个文化认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武汉市蔡甸区桐湖办事处认真落实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建立桐湖特色水产养殖带的发展战略要求,成立开发专班,外引内联,统分结合,上下联动,依托现有11000亩养殖水面资源,采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  相似文献   

16.
端午节前夕,河南省唐河县桐河乡桐二村蛋鸭养殖户王堂坡生产的“桐蛋”迎来了销售高峰。看着王堂坡每天把大把的钞票装进兜里,村民们说:“这王堂坡真是长了个市场脑袋,啥时养鸭子都不会赔钱。”  相似文献   

17.
《桐谱》撰期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桐谱》是北宋时期博识多才的学者陈翥撰的泡桐学名著,迄今仍为中外学者所重视。但历来对其撰期的认识不一致,主要有书成于皇祐元年(1049)说、书作于祐(1049—1054)说和书作于元祐(1086—1094)说三种。本文依据有关史料,在对这些说法分别作出认真考辨的基础上,指出并论证了《桐谱》乃作于皇裙元年(1049)冬至皇祐三年(1051)冬。本文最后还根据《桐谱》中尚存有缺文和明显的文字错误等方面事实,分析认为流传至今的《桐谱》可能不是作者的定稿本。  相似文献   

18.
《致富之友》2004,(3):18-18
目前,各地建筑物的内墙普遍是刮涂特怕见水的普通大白涂料(俗称刮大白),也有些墙面是刮涂外观及性能都稍好一些的“大白膏”。普通大白涂料硬度低、怕见水、易脏污、寿命期短,但其价格较低(每公斤约为0.4-0.5元);大白膏一般是供应如同821腻子粉似的粉体,通过在现场加水调成膏后使  相似文献   

19.
吴聃 《浙江林业》2023,(9):40-41
<正>被誉为“江南第一书院”的桐江书院,是江南保存最为完好的书院之一。四合院结构的古建筑坐落在山脚下、湖水边,青山连绵,湖水碧绿,四周树木环绕,当真是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好地方。仙居位于浙江省台州市西部,人杰地灵,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不胜枚举,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老城。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李白笔下的神仙居。“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把仙居的自然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而仙居那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绕不开大名鼎鼎的桐江书院。  相似文献   

20.
甘草膏及甘草酸的提取方法甘草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轻工、畜牧业等领域,在国内商品市场和对外贸易上占有显著地位。作为甘草初级加工制品的甘草膏其经济效益可比销售甘草原料增值一倍,如加工成甘草酸井深加工精制成纯品,其经济增值可提高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