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良贷款就像一颗颗“毒瘤”,他们寄生在许多信用社身上,一点一点蚕食信用社的肌体,致使信用社出现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几近“衰竭”。长期以来,信用社广大干部职工殚精竭虑,苦苦探索着“治病”良方。   昆明市宜良县农村信用联社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从 1997年至 2000年,他们采取“一社一策”、“一企一策”的办法,对症下药,成功地盘活了宜良永兴水泥厂、永新无机盐化工厂等 20多个乡镇企业的不良贷款,金额近 1个亿。四年来,一个个“缠身”的信用社在割除“毒瘤”后,轻装上阵,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宜良县联社出现了…  相似文献   

2.
畸形加班     
近日一网友发帖称,因每天正常上下班,被指“没有奉献精神”,被某电子商务公司劝退。此事引发众网友的热烈讨论。多数人认为,“舍小家为大家”、“员工无私奉献”等如今已成为一些单位反复鼓吹的“企业文化”,谁敢提出异议马上就成了“没有奉献精神”的典型,长此以往,“免费加班”就成了常态,按时上下班反而成了异类,这其实是一种对员工的剥削。  相似文献   

3.
无理抱怨     
《农家致富顾问》2011,(1):32-32
两个人一起吃饭,盘里只有两条鱼,一条大鱼一条小鱼。一位抢先把大鱼吃了,另一位勃然大怒。“怎么这样?”他抱怨说。“怎么啦?”另一位问。“你吃掉了那条大的,如果我是你就不会这样做。”“那你会怎样做呢?”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蒙阴县是一个山区县,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该县从山区实际出发,从总结典型经验入手,找到了一条符合县情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一园一社三对接”:“一园”指农业精品示范园,“一社”指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对接”指农业与市场对接、与城市对接、与企业对接。  相似文献   

5.
2010年是栖霞苹果的“丰收年”,该市65万亩果园产出优质苹果150多万吨,实现了“全市人均种果一亩地,全国人均供果一公斤”的目标,“一棵”苹果树托起了一座城市。果业发展,资金先行,在栖霞市果品产业发展过程中,栖霞市农村信用联社(以下简称联社)牢固树立“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宗旨,围绕市委市政府“做大做强果品产业”的发展战略,主打小额信用贷款品牌、大力推广文明信用农户贷款、信用共同体贷款,不断创新贷款品种,拓宽现有信贷产品内涵,提高支农服务水平,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使农信社成了“果都”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助推器”,走出了一条政府满意、农民增收、农信社发展“三赢”的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博白县在林业发展中狠下功夫,管住“一把刀”、“一把火”、“一条虫”,全县林业呈现出蓬勃有序的发展态势,有力地推动了“绿色产业”的强劲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广泛开展,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各地加大“一事一议”指导监管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实践,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推动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顺利开展,加快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8.
近日,友人言谈中披露了一桩“变通”之事。某村会计首次到沿海大城市出差,想尝尝“桑拿”、“按摩”之鲜味。晚上,“桑拿”、“特殊服务”享受完毕,服务小姐问其开什么票时,其竟明目张胆地求小姐“变通变通”。果然,小姐心领神会。于是,“风流”的“桑拿”名正言顺地变成了“招待费”。闻之,感慨颇多。当今社会,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变通”一词逐渐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和“时尚语”,其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它不像“变更”那样直露,亦不像“变改”那样鲜明,它含蓄、委婉、动听。既要“变”(改变原则),又要“通”(通…  相似文献   

9.
自2004年,党中央连续四年出台“一号文件”,致力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本文通过对四个“一号文件”出台的背景及工作重点的剖析.挖掘出了这四个“一号文件”间的关系提出了这四个“一号文件”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作用与意义;最詹提出了更好她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工作通讯》2013,(20):53-53
“少爷待客菜”、“小姐养生菜”、“老爷私房菜”……“十一”黄金周期间,湖南怀化洪江古商城景区借旅游文化周别出心裁推出了上述菜肴。这些菜肴一亮相,立刻引来众多游客围观、品尝,其名称与文化内涵也相继引发坊间争议。一名为“七里八里嗲”的网友表示:“恶心,竟然公然把‘小姐’搬到餐桌上来了。”而另一名北京的网友说,天下菜肴,有鲁菜、  相似文献   

11.
几年前,“红牛”打着解困、驱乏的功能牌,被爱蹦爱跳的年轻人和忙于工作的白领阶层“宠”了一回。随后,脉动、激活、维C鲜橙多、“他+她”营养素水等功能饮料相继问世。时下,以“王老吉”、“苗条淑女动心饮料”为代表的一批功能性饮料,或宣称“去火”,或标榜“瘦身”,搅热了今夏饮料市场。  相似文献   

12.
在一些执法、执纪活动中,人们向来好“杀鸡给猴看”。如果说起初杀“鸡”,“猴”看着还是有些恐慌和收敛,但到后来,“鸡”杀多了,“猴”看多了,“猴”也就不害怕了。这是因为,尽管杀“鸡”让它闻到了些血腥味,但这终究没有动它一根猴毛。于是,“猴”每逃过一劫,其道数便会增加一筹,疯狂程度就会加高一码。倒是让众“鸡”们产生了愤愤不平:我们为何总是牺牲品、替罪羊 ?  既然“鸡”们不服气,杀“鸡”不足以让“猴”们变色,不妨杀“猴”给“鸡”看 ?当然,杀“猴”比起杀“鸡”来要困难得多、危险得多,因为“鸡”是不足以对…  相似文献   

13.
累时代     
《农村工作通讯》2011,(23):53-53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白领都处于一种“集体亚健康”状态,职场“过劳死”引起网友关注,源于一种“后怕”。周围绝大多数人都经常加班,“加班中”、“加班ing”,“在加班”成了qq签名或微博常状。职场中的人睡不好,吃不好、鼠标手、颈椎痛、四肢乏力、脸色发黄、  相似文献   

14.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确权登记颁证“可以确权确地,也可以确权确股不确地”。但由于一些试点地区“贪省力”,使确权确股不确地(下称“不确地”)模式过度发展,且出现一些不规范现象。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从严掌握确权确股不确地的范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温岭市蔬菜管理办公室主任林燚发现,基层对上述调整有一定顾虑,担心“一管就死”,抑制了“不确地”模式发展。对此,林燚代表认为,“不确地”模式有其优势。从试点情况看,“不确地”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发挥了资源集聚优势,因此,其在试点地区长期存在,并取得较快发展。而一刀切地推进“确地”模式存在明显“副作用”。一是固有矛盾“扩大化”。对二轮土地承包中积累的涉地问题,如弃包、新增人口等,“确地”模式无力化解;二是承包地“碎片化”。“确地”犹如把逐步集聚的土地又重新拆解,回到二轮承包初期土地好差搭配、一户多处的状况,容易造成流转艰难、资源浪费等现象。  相似文献   

15.
医生和病人     
五位外科医生喝咖啡小憩,聊起了工作。“我认为给会计动手术最容易,”第一位医生说,“开刀一看,里面全部标上了数字。”“我认为给图书管理员动手术最容易,”第二位医生说,“剖开一看,里面全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我喜欢给电工动手术,”第三位医生说,“打开一看,里面一切都用不同颜色作了标记。”我喜欢给律师动手术,”第四位医生说,“他们没心没肠、没有脊梁,脑袋和屁股可以互换。”“我喜欢工程师,”第五位医生说,“你要是有点什么东西忘了放在里面,他们总能理解。”(摘自《参考消息》)医生和病人  相似文献   

16.
<正>“不在校园里上课,整天就泡在田里。”“种的水稻像韭菜,割了长,长了割,种一年能管好几年!”2019年,“云南大学多年生稻科技小院”来到云南勐海县勐遮镇曼拉村,成为了村子里一位“居民”。这位“居民”的种种“怪事”,引起了村民们极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燥热的北京,满负荷的工作,企盼周末有个清静,到“清凉谷”去避暑,到“神堂峪”去换换空气。机会来了,终于夜宿“栗花沟”了。这一宿,这一席侃,同老乡们侃出了思想,也侃出了近20年农村工作情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一木板,这就是有名的“木桶理论”。将这一理论放之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很能说明一些问题。近些年各级党委、政府转换职能引导农民“调”;涉农部门因时、因地制宜,加大服务力度,支持农民“调”;农民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南上北下,搞活了农副产品的市场流通;农科技术突飞猛进,增强了调整的吸引力;“农”字号龙头企业带动一方农民致富,拉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可以说,农业结构调整这只“木桶”上的每一块“木板”都在增“长”。相比较而言,一些地方农民自身素质反倒成为“木桶”上那块最短的…  相似文献   

19.
“一支笔”是资金管理过程中多年实践形成和总结出来的经验,是指对资金实行统收统支,集中管理,并按照管理程序审批资金的一种手段。这种做法在一定时期对加强资金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有的单位和个人对于“一支笔”的认识出现了一些误解和偏差,在执行上把“一支笔”批钱当成了“一把手”的“一支笔”。这种机械和片面的理解给资金管理造成了一个误区,似乎只要坚持了“一支笔”审批的原则就成了较好的执行财务制度的典范。有的领导把能批多少钱看成是权力大小的象征,甚至把个人的“一支笔”签批权凌驾于国家的法律、法规之上,…  相似文献   

20.
笔者到乡村,总听到有人抱怨:前些年村里冒出来的这个“家”那个“家”,现在不少“家”由盛变衰,有名无实了,到实地一看,果真如此;有的“家”关门闭户,有的“家”挪作他用,有的“家”甚至成了农舍。细细一算,农村建立的各种“家”真不少:如党员之家、民兵之家、妇女之家、青年之家,还有电教播放站等,有的是一室一牌,自成一家,有的是一室数牌,一家多用。但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过去在帮助农民学习政策、科技,开展文化、党员活动、村民议事等方面都起过积极的作用。群众称它是“求知之家”、“贴心之家”。然而好景不长,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