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高智、弱小、群居,这是《蚁族》一书描述的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典型特征。所谓高智,即受过高等教育,大学毕业:所谓弱小,主要指低收入;群居,则指聚居的生活状态。这几点都很类似于蚂蚁,遂称之“蚁族”。大学生曾被视为天之骄子,人中龙风。时闻近年大学文凭严重贬值,但昔日龙凤,今朝蝼蚁,不能不令人感到震惊。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导刊》2008,(1):59-64
“城”在现代汉语里面的解释是“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所以盛民也。”可见,“城”是人们居住栖息之地,而无数个“城”的集合就成为“城邦”。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里曾这样写道,“人是趋向城邦生活的动物,城邦存在的目是为了优良的生活”,这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人一方面是群居的群体,另一方面“城”为这种群居生活创造了现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成都主义?怎样是标准的成都主义者? 成都主义是一种生活主义,自由浪漫,融人你全部的生活; 成都主义是一种群体主义,群居乐天,让你不自觉的沉浸; 成都主义是一种相对主义,竞争双赢,随竞争而不断进步; 成都主义是一种平民主义,激情同乐,将你汇在它阳光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商业新词     
《中国企业家》2011,(1):36-36
群生活 【词眼】网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网络上兴起的虚拟群居生活。志趣相投的人,过去因数量少或"距离的暴政"而无法相识,今天可以通过QQ群、论坛、SNS、微博等各种形式的网络群组,便捷地相互搜索,建立和保持联系,并派生出线下的集体活动和社交圈子。  相似文献   

5.
《中外管理》2011,(6):126-126
在史前的非洲热带大草原上,早期人类为彼此保护而群居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下,追随强壮的首领令人更易生存,从而繁衍后代。人类这种共生的行为构成了“领导力进化论”的基础。人类的大脑神经系统通过进化而分别具备了追随力和领导力这两种适应性行为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卓然 《乡镇论坛》2009,(24):42-43
蚂蚁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也是脑细胞数量最多的昆虫。蚂蚁的大脑由大约25万个细胞组成。通过对蚂蚁群体的长期观测和研究,科学家发现蚂蚁能够轻而易举地化解现代人类社会的棘手难题。比如交通拥堵问题,作为地球主宰的人类对此却无可奈何,一筹莫展。因此,人类虚心向蚂蚁朋友学点生存智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蚂蚁和蜜蜂都是群体生活的昆虫,是集体主义的"集群".蚂蚁的集体力量是令人吃惊的,它们建造的巨大巢穴,连狮虎那样的巨兽都没有能力建造,没有人相信,小小的蚂蚁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蜜蜂中,蜂王负责产卵;工蜂负责采蜜、哺育幼蜂、饲喂蜂王、守卫蜂巢.它们分工明确,团结一致,勤劳工作.小小的蚂蚁和蜜蜂的生命蕴涵着巨大的力量,随时迎接着各种挑战,这就是集群的神奇.从蚂蚁和蜜蜂的生存中,悟出中小企业的生存之道--集群.  相似文献   

8.
公德一般地以“社会公德”的形式出现.是指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循的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基本行为规范。社会公德就是指一定社会的全体居民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共同遵守的最基本、最简单的生活准则和行为规范。它是人类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既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特定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家”。在中国,“家”是社会的最基本组织形式——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其他的社会组织都是“家”这个组织的推导和延伸。家庭生活是中国人第一重的社会生活,亲戚朋友、邻里等关系是第二重的生活。从己到家,由家到国,由国到天下。  相似文献   

10.
左挺 《财会通讯》2008,(12):119-120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下简称农村低保制度)是国家和社会对年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贫困人口,按最低生活标准实行差额补助,以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低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1.
蚁群智慧与管理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蚂蚁在一亿年前就开始生活了,和恐龙是一个时代的。谁也没想到,在地球上统治了一亿六千万年的恐龙灭绝了,而小得可怜的蚂蚁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生物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长期的生物进化,不断地适应环境,在蚂蚁的世界里,产生了明确的组织分工和由此形成的组织框架。蚂蚁集结的时候能自我组织,不需要任何领导监督,便能够根据环境变动,迅速调整,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有条不紊地完成工作任务。蚂蚁的这种智慧被科学界称之为“蚁群智慧”。并不是说蚁群比人类更聪明,但换个角度,人类那些过于复杂的智慧和情感有时又何尝不是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呢?还是让我们从蚂蚁那里获得一些智慧吧。  相似文献   

12.
城市的扩建导致出现了大量噪音污染,为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许多困扰。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住房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住宅噪音的敏感度日益提高,由于社会生活环境噪音污染而导致的案例与纠纷与日俱增。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对社会生活环境噪声监控的实际工作提出了几点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5,(36):51-52
自国家实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极大地改善了城市居民中生活困难的居民生活。解决了一系列因生活贫困引发的问题,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它完善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在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安徽省安庆市为例,来分析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改进制度运行效果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最近,笔者访问了南京金陵蚂蚁研究治疗中心吴教授。他提出了需要人们关注的问题。记者(以下简称记):吴教授,最近看您发表了好多文章,呼吁制止"蚂蚁热"。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吴志诚(以下简称吴):"蚂蚁热"让我很忧心。蚂蚁能治病,在我国古代就有记载。我研究了四十多年,终于使它得到了科学的研制和验证。为此,我曾历尽坎坷,两次蒙受不白之冤,铁窗生活达十年之久。这些个人的遭遇还没有让我那样忧心。我忧心的是,我的成果出  相似文献   

15.
同理心--站在对方立场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的人格成熟和社会化的标志,是满足人的社会性群居生活方式的需要."同理心"饱含着关爱,拥有了"同理心"也就拥有了感受他人,理解他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也相应地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我们也发现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离不开社会支持和社会保障,尤其是对于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农村居民以及弱势群体。社会越公平人越安定,人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就越高,社会分配不公,居民缺乏安全感和社会保障,人们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则产生负面影响。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取决于收入水平的高低,也取决于社会提供的保障条件,社会支持与社会保障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郑学益教授,在阐述市场营销的理念时,提出一个"懒蚂蚁"的说法。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在一群蚂蚁中,大部分的蚂蚁在辛勤劳作搬运食物,却有一小部分的蚂蚁不干活,在东张西望,交头接耳。科学家通过分解、分化,发现无论蚂蚁多少,一群蚂蚁中总有10%到20%是不干活的懒蚂蚁。再注意观察,当食物来源减少、断绝时,当蚂蚁窝遭到毁坏时,勤蚂蚁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懒蚂蚁就站了出来,带领蚂蚁到它早已侦察好的新的食物来源地,新的居住场所。蚂蚁的生存得以继续,勤蚂蚁又开始了辛勤的劳作。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是研究和指导人们实现心理健康的科学,在新的社会形势下,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研究阐明了心理学和生活质量的关系,并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各种集上网、游戏、娱乐、工作于一身的智能产品也在不断更新上市。作为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互联网,其在社会各类群体及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围绕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提出要以辩证的理论观点看待互联网。  相似文献   

20.
刘英华 《企业活力》2008,(10):23-25
<正>"人的社会生活,甚或社会动物的群体生活,之所以可能,乃是因为个体依照某些规则行事"(哈耶克,1960)。企业,这一人的组织,要使之发展成为可能,制度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