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我国医药上市公司从2003年至2008年间的342起并购事件,发现中药行业并购绩效最好,医药流通业最差;混合并购效果最佳;置换重组这一支付手段的市场反应优于现金支付。文章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并购绩效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杨敏 《会计师》2013,(2X):3-4
文章采用财务指标法对我国2008年发生并购事件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通过因子分析,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根据综合得分对比分析并购前后不同年度的并购绩效。文章根据研究得出结论,公司并购当年业绩下滑,并购后第一年公司绩效开始上升,并购后第二年绩效较之并购后第一年绩效有所下降,但是整体绩效呈现上升趋势。总体来说,公司并购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以及成长能力有较为积极的影响,并购可以使公司绩效在短期内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3.
杨敏 《会计师》2013,(4):3-4
文章采用财务指标法对我国2008年发生并购事件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通过因子分析,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根据综合得分对比分析并购前后不同年度的并购绩效。文章根据研究得出结论,公司并购当年业绩下滑,并购后第一年公司绩效开始上升,并购后第二年绩效较之并购后第一年绩效有所下降,但是整体绩效呈现上升趋势。总体来说,公司并购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以及成长能力有较为积极的影响,并购可以使公司绩效在短期内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4.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和主成分综合评价法分别检验我国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并购事件的反应和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经营业绩的变化,系统地考察了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  相似文献   

5.
自创业板成立之初,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就层出不穷,且近些年来有越演越烈之势。本文用事件研究法,以创业板上市公司2010年至2013年6月发生的并购行为为样本,研究分析了其行业总体样本的绩效以及不同并购类型的绩效。结果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在短期内获得显著为正的绩效,增加了股东价值。本文还总结了不同类型并购对于股价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6.
自创业板成立之初,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就层出不穷,且近些年来有越演越烈之势。本文用事件研究法,以创业板上市公司2010年至2013年6月发生的并购行为为样本,研究分析了其行业总体样本的绩效以及不同并购类型的绩效。结果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在短期内获得显著为正的绩效,增加了股东价值。本文还总结了不同类型并购对于股价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1998年至2009年间A股市场发生的533个控股权发生转移的并购事件中买方企业围绕首次公告日的短期收益.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围绕并购首次公告日(-2天,2天)这5天的时间窗口内,并购买方企业的累积超额收益显著为正.本文还发现,账面市值比、交易相对规模等交易特征值与并购短期收益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而买方企业的规模、托宾q值、并购的股权收购比例、自由现金流与并购短期收益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陈豪 《中国外资》2012,(8):209-211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1998年至2009年间A股市场发生的533个控股权发生转移的并购事件中买方企业围绕首次公告日的短期收益。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围绕并购首次公告日(-2天,2天)这5天的时间窗口内,并购买方企业的累积超额收益显著为正。本文还发现,账面市值比、交易相对规模等交易特征值与并购短期收益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而买方企业的规模、托宾q值、并购的股权收购比例、自由现金流与并购短期收益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短期财富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法对1998~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2128起广义上的并购交易进行了全面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在[-30,30]的事件窗内,总样本并购活动的确会引起显著的短期财富效应变动。分类研究发现,股权收购和股权转让类的子样本、目标公司的子样本、公用事业类和综合类的子样本、规模小于10%的子样本、现金支付方式的子样本、国有股比重最大和法人股比重最大的子样本,均在事件期内取得显著为正的超常收益,但累计超常收益的大小均不超过3%。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以来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快速扩张和整合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探究上市公司并购后的绩效,有哪些因素影响并购绩效等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做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至今没有统一的结论。本文对国内外有关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重要文献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并指出了并购绩效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值得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价值创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并购活动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以及证券市场的完善有重大意义。而并购绩效的评估仍然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首先运用EVA绩效评估方法并以2000年并购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并购公司在并购前后的绩效变化,发现我国大部分并购活动仍在毁损并购方股东的价值。作者认为,我国经济转轨阶段的特殊性以及并购交易的动机和决策机制理论,能够解释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2.
自从并购活动在各国大规模兴起之后,国内外许多学者根据本国的情况,选取了不同时间阶段和不同规模的样本对并购的股东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从第一轮并购浪潮算起,西方经济学家对并购绩效的研究己有很长的历史。至今并购绩效依旧是公司金融领域关注的焦点,相关文献可谓十分丰富。目前,我国企业的并购活动在近十年逐渐兴起,自然对于并购绩效的研究也随着并购事件的增加而  相似文献   

13.
周娜 《会计师》2009,(1):94-97
<正>一、引言并购可以使公司外部经济内部化以降低交易成本,改善自身的财务状况、产业结构以及产生规模经济效应,是一种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调整公司发展战略、提高公司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作为企业并购的主要平台,我国证券市场无论在市场容量、交易手段还是上市公司数量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随"宝延风波"的发生,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利用2004-2015年BVD统计的并购数据研究了外商企业并购对我国企业市场价值的影响。在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在公告日各窗口外商并购对我国被并购企业股票异常收益率的影响。通过事件分析,发现总体来看我国被并购企业获得了显著为正的异常收益率,但所有制、并购规模、支付方式、外资来源国和行业等差异会造成不同影响。相对而言,我国国有企业、现金支付方式、欧美发达国家企业、高新技术和制造业等并购为我国企业创造了更高市场价值。然而,金融行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并购为我国被并购企业创造的市场价值较低。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计量模型进行检验,发现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此外研究还发现,并购双方行业相关性越大,为我国企业创造的市场价值越大;并购规模越大,创造的市场价值也越大;被并购前我国企业的市值越高,并购后创造的市场价值越低;被并购前我国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或经营效率越高,并购后我国企业获得市场价值越大。  相似文献   

16.
郭佳宝 《时代金融》2012,(29):77-79
本文将公司并购分为国有上市公司的并购和民营上市公司的并购,认为不同的并购主体会处于不同的目的进行并购进而对结果产生影响。然后利用事件研究法,基于2003年6月30日至2009年12月31日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的超额累积收益率在并购前后增长幅度较大且显著高于国有上市公司。最后剖析了背后的原因以及事件研究法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发起的海外并购事件为切入点,使用事件研究法评估海外并购的短期绩效,然后利用回归分析寻找其影响因子。研究发现:(1)国企在海外并购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此外,目标企业集中于开曼群岛、百慕大、美国和香港。(2)海外并购事件并不会给并购方带来显著的超常收益,反而可能会有负面影响,不过影响较小。(3)民企的累积超常收益率高于国企,说明市场较看好民企的海外并购。  相似文献   

18.
文章收集了2010年上市公司所有的资产重组样本,采用三因子模型和市场模型,通过平均超常收益(AAR)与累积超常收益(CAR)指标研究资产重组公告对重组公司股价产生的短期影响,研究总体样本的市场绩效以及不同重组方式之间绩效的差别,实证分析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与股票投资收益的关系,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现实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所得结论,在公告日前后较短时期内资产重组公告对重组公司股票收益有正向影响,而在公告日后稍长时期内对重组公司股票收益有负的影响,市场对于资产重组公告信息反应过度的现象普遍存在,资产重组公告前信息泄露现象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13年沪深两市的涉事公司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国有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高管涉嫌犯罪等事件的市场反应。通过分析事件窗内个股的累积异常收益及显著性检验发现,在事件期[-10,10]共21个交易日内,国有上市公司样本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呈现出显著的负反应;而民营上市公司样本则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顺序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本文在对Myers融资优序模型进行修正的基础上 ,采用大样本实证检验了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融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上市公司融资顺序首选股权融资 ,其次选择债务融资 ,最后选择内部融资 ;在债务融资顺序中 ,上市公司更加偏好短期负债融资而非长期负债融资。这些研究结果将为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融资决策和政府有关部门制定融资监管政策提供有益的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