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平 《特区经济》2004,(10):8-10
<正> 邓小平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而且也是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不仅首倡创办经济特区,而且两次来到深圳经济特区,就办什么样的经济特区和怎样办经济特区作出了许多具体指示。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之际,重温小平同志对深圳经济特区建设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邓小平亲自倡导、设计并缔造了深圳经济特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提出了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任务。邓小平要求“在全国的统一方案拿出来以前,可以先从局部做起,从一个地区、一个  相似文献   

2.
《改革与战略》2005,(12):I0012
金秋九月,万物披金,深圳处处呈现出一派祥和景象。正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5周年的时候,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百忙之中亲临深圳指导工作,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深圳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以及对全国作出的贡献都是巨大的、惊人的,确实值得大书特书:经济特区要顺应新形势.继续当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地区,继续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和对外开放“窗口”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次有历史意义的学术会议文/曾牧野【编者按】今年8月,是深圳珠海经济特区建立15周年。本刊刊发此文,以纪念中国经济特区的诞生与成长,对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经济特区取得的光辉成就,表示热烈的祝贺!1982年6月9日至14日,在深圳经济特区举行由...  相似文献   

4.
燕良中 《开放导报》2005,(5):i0014-i0015
“在改革方面先行先试,是中央赋予深圳等经济特区光荣而神圣的使命。这一使命不仅远没有结束,而且要求更高、任务更重、责任更大。经济特区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最关键、最重要的在于创新,要把创新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特区发展的生命线和灵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温家宝总理为深圳经济特区未来发展指明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纪念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时,媒体以为深圳前15年是以“深圳速度”名闻天下,后十五年则将以“深圳高度”著称世界。最近,记者在南山区采访时,对“深圳高度”有了生动、具体的理解和认识。 南山区委、区政府坚持科教兴区、依法治区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深圳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经济特区之一,也是办得最好、影响最大的一个特区。近30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大胆创新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伟大实践,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精彩缩影。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深圳经济特区的快速发展态势,已经显现了与内地经济发展的一个等级差别,加上深圳毗邻香港,致使大量港币在这块土地上流通,目前深圳是否要发行特区货币的议论又一时升温。不少人士本着保卫中国货币流通权威的责任心,同时也是对特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着眼点,建议深圳经济特区发行特区流通货币,用以“驱逐”在深圳肆虐的港币,并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使特区再次“特别”起来.(见《经济学消息报》1993年10月14日第四版张晋元先生文)显然,这种考虑有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但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发行流通特区货市弊多无益。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6,(9):F0002-F0002
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9.
<正> 24年来,深圳经济特区依赖“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 的独特成长道路,创造了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外商投资经济不仅构成深圳经济特区重要的微观基础,而且外商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最重要内容,有力促动了经济特区的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入世贸后,我国根据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统一性原则所作出的承诺,使经济特区利用特殊的政策吸引外商投资的作法受到一定约束,虽然经济特区的一些特殊经济政策仍然可以保留,但必须转换思路,主要依靠先行优势和移民城市具有的大量战略性资产,参加跨国公司本土化,培育深圳经济特区核心竞争力,建成世界经济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6,(6):F0002-F0002
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1.
历史给了深圳一次机会,深圳还给世界一个奇迹。20年前的8月26日,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四市,正式取得了一纸经济特区的“出生证”。当时,人们的眼中有疑惑、观望、关切、叹息,但更多的是期望,是寄望这块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冲出旧计划经济体制的重重藩篱,“杀出一条血路”来。但是,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当时深圳这个边陲小镇中的居民绝对没有相到,20年会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一个小镇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产业》2005,(10):37-38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期在深圳考察时,主持召开了经济特区工作座谈会。他指出,发展经济特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圳等经济特区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生命线和灵魂,努力增强创新优势,继续当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示范地区,继续发挥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6,(7):F0002-F0002
19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深圳经济体制改革二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20年改革的总体估价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正式诞生,这是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建立起来的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20年来,深圳由昔日一个落后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 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深圳发扬敢闯敢试敢探索的精神,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经过20年的努力探索,……  相似文献   

15.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9月6日在深圳隆重举行。胡锦涛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总结和回顾深圳特区3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经验,指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是完全正确的,中央作出兴办经济特区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相似文献   

16.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运用国家赋予的特殊政策,发挥毗临国际市场的优势,大力引进利用外资,使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复关”的临近,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已逐渐消失,有关经济特区的未来作用和出路出现了不确定性,议论中既有要求再造经济特区政策优势的呼声,又有经济特区将不再“特”的断言。 笔者认为,经济特区的未来作用和出路的不确定性来源于经济特区的原有规范与经济特区发展面临的新约束之间的冲突。为此,经济特区需要根据国际惯例和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重新规范自己,选择适合新形势和自身特点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经济特区的创设与发展阶段做出了卓越贡献.邓小平改革与开放理论指导着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与发展,深圳经济特区建设为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个国际化城市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深圳在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深圳是一个由经济特区成长起来的城市,以及拥有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从经济特区到国际化城市,是深圳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也是深圳发展目标的跃升。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深圳要打好两张牌,一是在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同时,要继续办好经济特区;二是在CEPA框架  相似文献   

19.
为纪念中国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进一步总结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深入探讨如何“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海南省委省政府,深圳、厦门、珠海、汕头市委市政府和上海浦东新区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的“经济特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9月12~14日在深圳举行。来自全国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与会专家就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谈到要把深圳经济特区建设成为“香港”,有人十分反感,认为,这是要进一步把深圳变为彻头彻尾的资本主义特区。这并不奇怪。早在深圳特区刚刚建立,就迎受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责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认为,这是在搞资本主义。尤其每当特区在建设过程中遇到某些挫折和困难时,指责声更是不绝于耳。可以说,在深圳特区问题上,“姓社”“姓资”的争论,其激烈复杂的程度,持续时间之长,都是少见的。事关特区性质及其发展前途,不能不认真讨论。邓小平同志于1984年在对深圳特区的题词中指出: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这里讲到经济特区的经验。这个经验是极其丰富的。我认为,其中最根本的一点,无疑是如何在实践中闯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在这个“如何”中,有一条十分重要但较少有人予以专门论述的基本经验,这就是,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