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城市是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载体,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的深度融合,加速城市从信息化到智能化,进而到智慧化的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是适应新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是转变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2.
丁欢 《数字经济》2021,(7):87-89
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从工业化到信息化,科学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带来了社会文明的变革和城市形态的重塑.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进入以数字化生产力为主要标志的新阶段,数字技术已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助力城市治理、安全保障、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领域智慧升级.  相似文献   

3.
未来社区数字化架构搭建是实现社区管理智能化、民生服务现代化的基层治理平台的基础。未来社区的场景集合各类资源、凝聚各方力量,为未来社区居民群众提供精准有效服务,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本文将结合未来社区场景应用从技术角度逐层分析未来社区数字化架构,通过对数字化平台各层能力的阐述,为政府、建设单位等进行科学决策和社区资源有效整合提供指引。场景以空间与数字化为支撑,有效地在社区实现社会治理的精准落地、公共服务和市场化生活服务高效供给,推动社区经济活动发展,形成城市基本功能单元系统。场景根据社区实际需求,应体现适配性,并随着技术、资源、需求的变化迭代升级。  相似文献   

4.
城市建设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活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面对当前网络化和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必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数字化城建档案馆建设的步伐,全面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特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5.
<正> 劳动者的技术老化与更新是极其重要的经济运动,它能否实现,直接关系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者的技术不断地老化与更新,意味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反之,则意味着生产力未能充分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对劳动者技术老化与更新的考察,只有从理论上研究劳动者技术老化与更新的规律性,才能根据规律作用及时处理好现实的技术发展问题,来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提出个人的几点粗浅看法,和理论界同志们商讨。  相似文献   

6.
意大利重视人工智能及数字化发展,将其作为疫后经济复苏的优先方向和重要支柱,颁布了相关战略和计划,启动大型超级计算机建设。人工智能在筛选新冠肺炎药物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意大利对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产业发展和改善社会公共服务寄予厚望,其相关思路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当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日益成为政府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能,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国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展呈现出的新趋势,对我国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完善公共服务有着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当前,公共服务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基本形势可以概括为战略性、公益性、产业化。"十一五"期间,珠海市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量和供给水平,公共服务与社会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核心城市定位、新一轮经济增长、政策支持等发展机遇下,"十二五"期间,珠海市需要继续转变政府职能、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坚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以推动公共服务与社会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数字经济以整合效应赋能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以重构效应赋能城乡基本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而赋能城乡融合发展。当前,我国在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乡村数字人才缺失,土地资源数字化管理困难,乡村产业发展薄弱,基本公共服务数字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为促进数字经济赋能城乡融合发展,应推进数字经济与城乡人才队伍联合,推广数字经济与乡村土地资源结合,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资本融合,推进数字资源与基本公共服务整合。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20,(1)
当前,支持社会力量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政策持续利好,社会投资活力日益增强,山西非基本公共服务开放发展取得一定成效,成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有益补充。但与公众对公共服务日益旺盛的需求相比,山西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突出,非基本公共服务开放发展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山西应结合实际,找准发展着力点,立足重点领域,探索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路径,有效提升非基本公共服务开放发展效率,促进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与民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本公共服务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要求、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发达国家公共服务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新时期,完善社会治理,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基本趋势和要求,以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和均等化为重点,加快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和能力的现代化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我国实行公共服务市场化后,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在实行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过程中存在了许多的问题,主要有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盲目性、公共服务市场发展困难、空心化的挑战等,因此为了公共服务市场化的顺利进行,本文认为主要由以下措施,建立协同治理模式,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市场竞争机制,携手企业、社会组织、公民共同参与,协同发展良好有序的公共服务市场化关系.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公共服务是指农村地区为满足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需要而提供的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公共性的社会服务,不具备物质形态,而是以农业信息、农业技术或劳务等服务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农村公共产品。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加大。当前农民最关心、最急需的公共服务主要是医疗卫生、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剩余劳动力就业、公共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等。  相似文献   

14.
郭琦 《经济师》2013,(3):27-28,30
在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的公共需求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对政府的公共服务提出了许多新的紧迫要求。为了使政府的公共服务适应社会公共需求,需要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社会资本作为国家与政府之外的发展策略,它旨在强调社会自治力量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而政府可以通过社会自治力量的参与和帮助更有效地提升其公共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政府管理模式单一化和公共服务需求多元化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问题之一。而政府自身存在的缺陷,决定了其作为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直接生产者是低效率的,并且缺乏市场竞争机制,因此,政府利用公共财政的社会职能,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不但实现了公共服务主体的多元化,促进了社会组织发展,而且有利于建设公共财政制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平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提出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七大进一步强调“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问题,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7.
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服务中的基本公共服务是一个社会中人们生存和发展必需的基本条件,平等享受公共服务是公民的权利,政府应从制度上规范和保证这种权利的实现。目前我国地区间、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的非均等化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社会公平和稳定的重要因素。健全公共财政制度、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均等化转移支付制度以及健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措施,是逐步实现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3,(3)
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全面建设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政策性选择,也是确保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决策之一,会在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公众参与能力的高低对于公共服务效能高低的影响也是非常重大的,可见公众参与是公共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通过分析目前公众参与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公共服务领域改革的深化,不断推进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机制的创新,为公众提供更加公平、有效、快捷的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课题.本文以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为研究对象,理性分析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体制机制,建立一个以社会公平公正为主导的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逻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服务均等化实际上是公民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纳税人权利意识凸显出来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理念的产生及其实施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逻辑.不同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各不相同,因而会对公共服务均等化不同维度的逻辑进行强调,这一状况使得不同国家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标准的选择以及制度安排上出现差异.在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目标的情况下,弄清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逻辑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