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亘 《中国物价》2023,(8):16-19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主要集中在隐性债务,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下称“城投平台”)则是隐性债务风险的主要策源地。当前,我国城投平台风险隐患较大,集中表现为存量债务增长快,利息支出负担重;净融资规模下降幅度大,到期偿还压力大;区域分化显著,尾部风险较大等。地方财政收支压力加剧,融资政策收紧,频繁托底房地产市场和自身业务模式单一,是导致城投平台风险上升的主要原因。建议厘清政府和企业关系,升级业务结构,改革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市场化转型。  相似文献   

2.
在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园区城投平台不仅承担着土地一二级开发资金筹措的主要责任,还需要配合重点项目招商履行“明股实债”的出资责任。近年来,在严控地方政府新增隐性债务等叠加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一些经济欠发达区域的园区城投平台债务规模持续上升,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债务违约风险频发。导致园区平台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园区财政入不敷出、工业用地出让价格与收储成本大幅倒挂、园区平台缺乏自主造血能力等。针对这一现状,文章提出“标本兼治、战略转型、开源节流”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
城投类企业是指由地方政府或其控制的企业,以开发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为主要经营领域的企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增长,城投类企业面临着大量的融资需求。在债务融资方面,城投类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策略和进行风险管理,以确保债务融资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本文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城投类企业债务融资策略与风险管理的相关问题。介绍城投类企业债务融资的概念和背景,以及债务融资在城投类企业中的重要性。探讨债务融资策略的制定,包括债务融资工具的选择与结构、资本结构优化和资金筹集策略,以及利率风险和债务违约风险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沿着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核心思路——“开前门、堵后门”,考察了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后地方政府债券规模扩张与结构调整对城投债券发行与定价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从总量上来看,地方政府债券规模的扩张并未抑制城投债券的融资需求,反而为偿债风险较高的城投债券提供了增信支持,进而推高了城投债券整体的风险溢价和融资成本,这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积聚。但本文也发现,总量扩张带来的风险可以通过结构调整来改善,专项债券占比的提高释放了投资回报的积极信号,挤入了主体信用评级较高的城投债券,起到了撬动优质投资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释了地方债务风险。因此,本文建议充分挖掘高质量的专项债券项目,助力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的长期均衡。  相似文献   

5.
城投类企业是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主体,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城投类企业主要依赖于举债开展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产生债务违约等事件和问题。因此,建立规范的债务管理机制,实现市场化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而全面预算的实施对于城投类企业规范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行质量,改善经营效益,防范财务风险,助力企业市场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流量和存量双重维度的地方政府偿债能力框架,建立KMV修正模型来开展债务管理新政背景下的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研究.研究发现:如果不考虑地方政府债务存量置换问题,2015年和2016年各省(市、区)在偿债能力保守的情形下取值时,债务违约风险较高,中、西部地区各省(市、区)的债务违约风险要普遍高于东部地区,并且相比一般债务,各省(市、区)专项债务的违约概率要更低;如果考虑地方政府债务存量置换问题,从短期来看,债务置换的确能够大幅降低各省(市、区)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但从长期来看,这种置换并不会从根本上消除各省(市、区)债务的偿还责任和可能存在的违约风险;2017-2022年期间,不同偿债能力增长率变化对于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有着不同的动态影响,可流动国有资产变现和财政可担保收入的影响较大,基金可偿债收入的影响相对较小;在基于政府预算计划的既定偿债能力增长情景下,相对于债务平均偿还期限为3年的情况,债务平均偿还期限为6年时,现有政府偿债能力能够大致覆盖当期预算设定的实际债务余额限额,由此测算的2017年地方政府债务安全规模有较明显提升,债务偏离率与违约风险则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违约风险剧增,政府破产已经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通过对我国政府债务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对比企业破产和政府破产关系,提出解决地方债务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城投债券的担保增信概述城投债券的担保增信现状2015年以来,我国城投债券的发行规模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至2021年达到年最大发行规模5.6万亿元。2021年以来,城投企业的监管政策逐渐收紧,国发“5号文”和银保监会“15号文”强调要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严禁新增或虚假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Wind资讯数据显示,在监管政策持续收紧的态势下,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控制的可用于偿还债务的资产及其收益是地方政府债务得以顺利清偿的保证,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呈现了资不抵债和无力支付情况而发生债务违约的可能性。本文对2010-2017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测算和评估的结果表明,地方政府资产负债杠杆率在上升、可偿债资产的收益率在下滑;在计入养老金缺口情况下,借款融资结构变化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存在显著影响。因此,只有地方政府实际承担的养老金缺口现值少于24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才能处于可控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0.
邢译方 《现代商业》2013,(15):77-77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有许多因素造成的,根本原因就是政府债务负担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从而引发违约风险。国际炒家的投机炒作加速了本次债务危机。我国地方政府违规担保问题较严重,存在巨大的财政结构性风险,本文阐述了我国地方政府负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债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房地产市场风险已成为我国经济的最重要风险之一,主要体现在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房地产开发贷款违约风险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违约风险上。从现阶段情况来看,住房抵押贷款风险较小,房地产开发贷款风险可控,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相对不透明,不确定性较大。应从征收房产税、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提高银行风险评估和控制能力、完善期房预售制度、改革财政体系和地方政府融资制度等方面来防止房地产市场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2.
时变参数模型和结构突变模型结果显示债务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存在度的限制,12%的债务负担率可以看成是债务“增长规模”的下限;政府资产负债框架下情景模拟不同债务负担率下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发现当债务负担率高于55%,政府债务的违约风险将高于10%,由此探知了债务“安全规模”的上限;从而得到债务规模的“最优规模”区间,即12%-55%。  相似文献   

13.
企业一旦发生债务违约,企业以及相关主体利益都会受到重大损害,而作为专业人士的审计师能否提前做出反应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选取A股上市公司2001-2015年的债务违约数据,首次系统研究债务违约曝光前后审计收费的变化.研究发现,在公司债务违约曝光之前,审计师已经提前做出反应,提高审计费用;在债务违约曝光之后,审计师还会继续进行反应,审计费用进一步提高.审计师提高对债务违约公司的审计收费,主要是基于对会计信息质量和审计风险的考虑.综上表明,审计师对公司债务违约风险具有敏感性和谨慎性,能够先于债务违约曝光事件进行反应.这对于认识和发挥审计师的债务风险预判能力具有重要启示.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师市场地位和公司违约严重程度均会对审计师反应的及时性产生影响.另外,审计师对国企债务违约曝光并不敏感,说明我国债务市场确实存在政府隐性担保的现象,损害了审计师对国企债务风险的恰当反应.  相似文献   

14.
《商》2015,(15)
随着新预算法和"43号文件"的颁布,地方债务问题又重新跃入人们的眼中。由于新法和文件的颁布,基本上堵死了地方政府通过城投平台和非标融资的路径。贵州作为中央新一轮经济发展重点关注的城市,贵阳这个省会地方债务,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贵阳地区地方债务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可以利用国家刚推行不久的地方债务置换政策,合理规避其中隐藏的风险,从而使得贵阳地区经济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存在不规范、风险大的隐患。当前,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融资空间依然较大的情况下,顶层设计和相应的制度安排则显得非常重要。本文指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应基于“疏”“堵”结合原则,加强市场约束、强化行政责任,形成透明化、规范化、多元融合的地方政府融资体系。  相似文献   

16.
虽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已剥离了政府融资功能,但已有的债务风险仍不能忽视.基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债务风险“双羊群”“特斯拉”及“顺周期”效应的揭示,阐释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集聚、传导与共振特性,进而从债务规模、经营管理和债务结构三个维度构建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部分,综合运用CRITIC、灰色关联和TOPSIS分析法,首先,基于时间维度对江苏省3个代表性投融资平台近5年的债务风险进行纵向测算.其次,结合对我国东、中、西及东北地区12个投融资平台的实际调研数据,从区域层面对其债务风险的整体情况进行横向比较研究.最后,从防范风险集聚、规避风险传导和抵御风险共振三个层面,总结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发展的政策组合,并归纳通过发行市政债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7.
陈智  杨亚光 《商业会计》2023,(11):100-103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繁,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影响了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如何防范债券违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手段和风险防范系统,在防范企业债券违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永煤集团债务违约事件为研究对象,从内部控制视角分析了其对债务违约的影响,并提出完善内部控制、降低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保护债权人的利益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伴随着中国中央政府四万亿刺激经济的方案出台,地方政府也建立了债务平台,以筹集资金加大投入,现在其中部分债务偿还压力逐渐增加,给地方政府财政带来了较大压力,同时也增加了相关银行的风险,本文侧重于地方债务问题现状及化解措施,以其及早防范银行面临的违约风险。  相似文献   

19.
权责分离、政绩利益环境与地方政府债务超常规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客观上存在权责分离,这意味着债务权力难以受到债务责任的有效约束,如果出现地方政府“经济人”利益诱导,地方政府债务将超越社会利益范畴而出现超常规增长.可见,权责分离为地方政府债务超常规增长创造了条件,同时这种超常规增长还取决于不同政绩利益环境下的地方政府利益行为选择.实证检验发现,权责分离加剧了基于追求经济增长预期和应对人员支出压力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债务违约.进一步检验发现,权责分离对债务超常规增长的影响还取决于地方政府“经济人”利益强度,这与上级政府补助引起的支出独立性存在负相关,即上级补助越多,支出独立性越弱,对债务依赖越小;与政府官员晋升激励存在正相关,即在“唯GDP”政绩考核模式下,周边同类地区经济水平越高,越能激发地方政府加速举债.最后,本文从改变债务权责关系、转变政府官员政绩观、优化财政分权体制等方面提出遏制地方政府债务超常规增长的相关制度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不断蔓延的欧洲债务危机,加重了世界各国对政府债务问题的担忧,世界各国政府都开始调整政府债务水平及时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近期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同样引人关注,尽管我国法律法规对地方政府举债限制比较严格,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债务没有风险。随着我国GDP快速增长的同时,地方政府债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事实上我国地方政府通过公开或隐蔽渠道,直接或间接地举借了大量债务。未来一年将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偿还的高峰期,在某些局部地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已经显现。通过分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现状,提出建设性化解我国地方债务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