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经过长时间检验了的,对我们广大人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很多问题,教学效果始终得不到增强,对此将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融入进去具备很大的必要性,它不仅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的资源,同时对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将具有很大的意义;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入高校的思政教学的途径,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政教学的质量,最终培养出具备良好品质和健康心理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中国工业文化,是指中国特色工业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工业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国工业文化融入到工科类高校思政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工科类高校可以从思政课教学内容、学生实践活动、校园活动以及利用VR虚拟仿真教学4个方面将工业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开展思政教育,增强大学生对工业建设的自豪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地方红色文化相融合,深度挖掘和利用好地方红色文化,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地方红色基因和中国革命文化传统。同时,也能够丰富高校思政课的理论内容,使思政课更加鲜活,富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的宝贵文化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凝聚全人类共同价值、增进文化自信自强的现实回应,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实践的应有之义。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育人机理上的价值共融性,文章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分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内容、构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科学的“大思政课”教学评价机制,以期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和实效性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用典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大学生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大学生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习近平用典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坚持契合性、适度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可采用故事教学法、视频教学法、探究法以及竞赛促学法等教学方法将习近平用典中的“理想信念、立德、法治、实践观、群众观”等方面的内容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6.
邓承哲  马军 《中国报业》2022,(16):84-86
马克思主义与儒家优秀文化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在理论研究层面是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化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在实际教学层面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与人文素养。因此,本文对儒家优秀文化融入思政课的价值内涵与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探索儒家优秀文化融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实路径,以期实现儒家优秀文化与思政课的交叉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霜霜 《中国报业》2024,(2):190-19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中华儿女的思想文化宝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育人过程,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本文结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际,对融入的实践路径和模式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具有一定的理论探索价值与实践可操作价值。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高校要以文育人,深入推进文化育人,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展示一批体育艺术文化成果,建设一批文化传承基地,引领高雅艺术、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走进师生。梅山文化作为荆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浓厚的湘中地区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具有十分突出的代表性。本文试从梅山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出发,将地域性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探讨深化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一直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并要求运用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以精神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地方理工高校以其自身特殊的学科氛围所呈现出的校园传统文化氛围较弱,如何在自媒体时代下,发挥教育"立德树人"的本质作用,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涵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地方理工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潘玲 《现代商贸工业》2022,(21):197-199
课程思政是贯彻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教学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社交礼仪课程的重要精神源泉。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为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交礼仪课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元素体系,提出丰富教学方式、引导参与体验、拓展教学时空等三个实施路径,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深度融入社交礼仪思政教学。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的来临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环境下的思政教育观念、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结合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就网络环境给高校思政工作到来的机遇、挑战展开讨论,并提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对策,旨在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真正发挥思政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
殷茜 《中国报业》2023,(22):148-149
高校图书馆在人才培养、科研工作、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建设过程中,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大课题。高校图书馆可通过深化教育成效、拓宽教育层面、借力新媒体、协同多方力量等策略,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品牌》2019,(1)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飞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红色文化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当代大学生不断传承和弘扬。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当中,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来开展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推动高校红色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辉  谢雨豪 《商业会计》2023,(21):117-120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高校的课程思政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的主阵地,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作用凸显。文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剖析了目前高校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项目存在的缺失,以南京审计大学ACCA项目为例,探讨培养国际化审计人才融入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遵循,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发展的行动方略。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在基本社会治理、思想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供思想与价值指导,更是社会主义教育实践和理论教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石。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重要基地,也是彰显中国传统文化意蕴、构建中国教育话语体系的实践载体。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分为两部分,仁爱、诚信、正义属于社会治理方面,民本、和合、大同属于社会发展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布局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相应的治理是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最简短的方式表达了建设布局和国家治理,是高校思政课的主线。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核心内容就是国家建设的总布局和国家治理两方面,如何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把布局和治理理论提升出来,重点讲授,这需要总揽四门课的全局,进行系统设计。  相似文献   

17.
《商》2015,(51)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代表着师生共同创造积累的办学理念,是学校的形象和灵魂。同时,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近几年,在育人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积累了相当程度的教学经验,高校校园文化作为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料来源和文化载体,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途径。因此,针对高校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加强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是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的统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彰显着中国式现代化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着精神力量、思想保证和道德滋养。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政治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文化“养分”,使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意义重大。针对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困境,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创新融合教学方式、营造融合教学氛围等措施,实现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融合,切实提高育人效果,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20.
“大思政”要求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的系统工程中渗透一切、贯穿始终,以达成系统整体的育人环境。其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的;而课程思政则是“大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微观实践体现。以酒店管理实务课程为例,在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酒店管理人文价值的基础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桥梁,探讨在“大思政”视域下将课程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