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商业银行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备受社会关注,如银行服务效率低下、违规放贷以及差异性服务等.2008年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也说明商业银行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兼顾社会的整体利益.尤其是在我国商业银行正处于股份制改造、商业化运作等特殊背景下,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各方利益相关者的问题都亟需理论和实践做出判断及解决.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企业财富是由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也享有对剩余价值的索取。商业银行的社会责任不仅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还要维护相关者的利益。根据目前商业银行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从政府与商业银行博弈、商业银行间之间的博弈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缺失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企业在逐利发展的同时要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改善社会福利。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往往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导致社会责任的缺失,而企业的长远发展要求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措施,以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重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基本完成了股份制改造,部分已上市,中国商业银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在新的发展环境中,中国商业银行如何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加强风险管理的同时,履行好相应的社会责任,防止片面追求利益的现象发生,是促使商业银行继续向前发展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选择和履行对劳动力市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消费者选择都有重要影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意味着企业要从以前单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转变为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兼顾到其利益相关者甚至社会的利益。要做到这点企业必须从两个方面出发:内部要给员工及其利益相关者创造和谐氛围;外部要对环境、公共事业、社会稳定担负相应责任。社会责任对企业并不仅仅是负担,也会给企业带来诸多益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利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构建商业银行社会责任指数,以在沪深上市的16家商业银行2012—2016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从盈利能力和成长发展能力两个方面研究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水平会对财务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宋玉可 《商业时代》2007,(30):48-49
民营经济是创造我国奇迹的重要生力军。但是许多民营企业忽视相关者的利益,片面追求企业经济效益,缺乏科学的发展观、缺乏社会责任感。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了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出企业的经营目标不能仅局限于股东利益最大化,应同时考虑其他相关者的利益,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王娜 《商》2015,(1):152
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当今企业追求的最大目标,然而,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资源困乏、假冒伪劣产品横行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凸现,如何在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成为我国企业会计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内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应运而生,它要求企业不仅追求良好的经济利益,也要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而我国目前的财务会计报告无法完全反映企业的社会贡献,无法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带来的社会效益方面的会计信息,因此,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角度者看,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经济绩效具有正相关的关系。中国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的数据表明,中国企业缺乏社会责任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经营困难、经营者素质不高、社会诚信缺失及社会相关部门没有履行责任等。为了促进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必须努力提高企业经营者自身素质,政府部门应抓紧完善产权、价格、激励机制等制度体系,社会各界应给予大力支持,使企业社会责任具有可考核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当前企业社会问题频繁的出现,企业是否应该履行社会责任再一次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本文依据利益相关者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并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拟构建适合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论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能否正确选择财务目标,是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展开分析,认为在我国企业推行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比其它财务目标更合适。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也为了实现企业长远发展,企业需要履行对员工、消费者、政府、供应商和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员工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对象,是企业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的执行者。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阐述企业应该对员工履行的社会责任,及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公司社会责任与我国董事制度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述荣 《商业研究》2006,(5):105-109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认为,公司在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应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和社会承担相应的责任。我国公司法制定时对此没有考虑,通过对两大法系董事制度比较并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两分三三制”原则来组建董事会。  相似文献   

14.
槐波娟 《商》2014,(11):29-29
自20世纪以来,我国企业的发展更加迅猛,经济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由于公司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仅关注短期的既得利益,而没有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在取得利益的同时缺乏社会责任心甚至损害利益相关者利益。基于此,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导研究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为改善公司治理,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杨宝良 《江苏商论》2010,(2):110-112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在追求企业自身利益的同时,还应兼顾与企业行为有密切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的利益,本文从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的涵义界定、历史变迁和政府推动等角度入手,对我国政府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与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烟草企业的社会责任具有双重性,本文根据我国烟草企业的实际情况,从烟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角度,探讨烟草企业对国家、对人民利益最大化的发展战略,指出逐步减少烟草的经营,实现自我否定,是烟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7.
李志远 《现代商业》2008,(11):106-107
在传统经营、单向循环的经济环境下对企业的经济责任的认识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然而“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理论却认为利益相关者应最终分享企业剩余和控制权。即要求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债券持有者、贷款者、员工、经营者、顾客、社会以及环境的社会责任。本文从CSR概念入手,研究相关理论基础和分析现状,从欧洲国家CSR实践中总结出一般的规律和启示,以期待这些研究对我国企业履行CSR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从历史的视角而言,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和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的变革和进步紧密相关,同时与社会责任意识的兴起也有紧密联系。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理论也经历了一个逐渐生成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最初的古典理论所强调的企业仅承担股东利润最大化的经济责任,扩展到所有利益相关者,形成利益相关者理论;再从利益相关者扩展到社会,用社会的需求代替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并最终用社会行动来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使其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上,第一,要建立利益相关者管理体系,完善利益相关者沟通机制,及时准确地反馈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提高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水平。第二,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均衡发展模式,在满足基本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等全面提高,使多方利益相关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结构。第三,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机制,统一行业内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与标准,促进全行业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孙红梅  王雪 《中国市场》2013,(25):84-87
基于2012年我国9家上市银行社会责任报告,分析我国上市银行社会责任履行现状。通过对社会责任管理、经济责任、利益相关者责任和环境责任履行的信息披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上市银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披露明显好转,整体良好,但对环境责任、经济责任等方面的负面信息披露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