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总结既有理论提出一种衡量金融监管有效性的新的方法———金融监管指数分析方法,并基于这种方法对英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进行总体的衡量和判断。文章的研究认为2,000年-2007年,英国的金融监管指数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表明英国统一监管组织架构的改革较为符合英国金融业的发展要求,促进了英国金融业的发展。但2000-2003年,英国的金融监管指数为负,这说明在转向统一金融监管组织架构的时候应该加强各个监管机构之间的磨合,防止因为整合初期所造成的不适应而影响金融行业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金融监管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作为主要监管机构的中央银行,应该如何克服监管误区、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成为金融监管的热点之一.鉴于此,通过对中国人民银行进行金融监管的历史回顾,对监管缺乏独立性、监管的滞后性、监管的宽容性以及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进行分析,并结合美、日等国的央行监管案例,对我国中央银行进一步完善监管措施、健全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体系作出一些思考,以期在各个方面降低由监管引致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3.
<正>一、欧美发达国家金融监管体制的比较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与金融体系的变化相适应,世界金融监管体系也进行了相当程度的监管组织、制度和技术上的创新和改革。西方国家金融监管创新的主要标志,一方面是在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废止了长期以来实行的金融分业监管的银行制度,代之以金融混业监管。另一方面欧洲则积极推进统一金融监管组织和制度的金融监管创新。金融监管体制的创新首先表现为金融监管主体法律地位和监管组织、制度的创新,世界监管制度趋同化、监管组织统一化的趋势,是世界金融监管创新的主流和方向。本文将以美国、欧洲和日本等西方国家为例来进一步说明各国监管体制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院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监管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现阶段,中国已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一行三会”)为主体的金融监管体系。文章详细论述了现行金融监管体系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方式,并根据监管特点,提出了完善监管体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静  王卓  李慧妍 《企业导报》2014,(10):35-35
近年来,有关金融监管体制安排的讨论逐渐成为热点。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以1997年英国成立金融服务管理局为标志,各国出现了分离中央银行监管职能并成立综合性金融监管机构、实行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的新趋势。本文以2003年银监会成立标志着分业监管的确立为出发点,分析了这样的体制对中国发展的裨益,但更为重要的是结合实际总结出了在如今混业时代,这样的体制带来的局限性。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对金融体制的健全和完善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建立和完善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运作体系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柳钦 《经济界》2001,(6):60-62,59
一、实现货币政策职能与金融监管职能相分离 自1984年以来,我国中央银行逐步形成中央银行的三大职能模块,即以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为中心的货币政策决策模块,以现场和非现场监管为保证的金融监管模块,以支付清算、人事管理、组织支持为依托的支持服务模块。 以货币政策为中心的功能模块是提高宏观调控效率的基本要求,这样可强化对经济金融的分析和预测,增强对宏观经济运行规律方面的研究力度。而金融监管将着力建立有效的风险监管机制和金融监测体系。当金融机构因支付危机或破产但不致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时,人民银行一般不需要对…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的结构安排可以分成两个阶段:1992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同时行使金融监管职能,对所有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进行监管,是单一金融监管机构模式。从1992年开始,监管体制开始向分业监管过渡,1998年11月18日成立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分业管理体制正式成立的标志,确立了现行金融监管"三分天下"的格局。  相似文献   

8.
操伟 《科技与企业》2012,(5):235+237
本文以两种目前主流的金融监管模式(即机构型监管和功能型监管)为理论背景,探索性地对当前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文章认为:功能型监管应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金融监管的缺失是本轮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全球反思金融监管的后危机时代,欧美主要经济体纷纷推出了各自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和措施。文章在分析本轮监管改革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对美国、英国、欧盟金融监管改革方案的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探求未来全球金融监管的改革趋势,这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使我国监管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我国监管模式可依据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程度实行"三步走"的战略选择。一、国际金融监管模式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从目前的国际金融发展趋势看,由于混业经营在金融领域愈来愈普遍,且大型跨国银行接踵出现,一些发达国家出于政治和经济考虑纷纷选择了统一监管模式。英国:80年代以后,随着混业经营的发展,分业监管已不能适应金融管理的需要,1997成立了新的全能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管理服务局,英国金融监管模式全面转向了统一监管模式。日本:亚洲金融危机使日本意识到改革金融监管模式的重要性,从1998年开始分别将民间金融机构检查和监督职能、金融行政的计划和立案权限、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的管辖权从大藏省分离出来,转交给新成立的监管机构——金融厅,日本也进入了统一监管时期。韩国: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的金融监管模式产生了重大变化:金融监管职能从财经部和韩国银行分离出来,集中于新成立的、直属国务院的金融监督委员会(FSC)。金融  相似文献   

11.
中央银行基层稽核监管存在的问题材及对策黄绍林,刘裕华通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基层中行金融稽核监管工作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总体要求还相差甚远,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监管目标不够明确,监管内容简单化。中央银行...  相似文献   

12.
入世后我国的银行业将逐步全面开放。外资银行无论在资金实力方面 ,还是在经营管理和科技化程度方面都比中资银行更具竞争优势。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业的冲击将不可避免。一、加入世贸组织 ,对我国中央银行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和监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监管工作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金融监管政策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外资银行将大量涌入中国 ,他们的金融技术水平相对于我国而言处于领先地位 ,他们所经营的如投资组合、商业代理等都是我国的商业银行尚未开展的新金融业务 ,监管…  相似文献   

13.
张冬香 《会计之友》2012,(23):40-42
伴随着我国金融业迅速发展,对银行经营业务范围的限制放宽和对外资银行准入制度的进一步放松,中国银行业的混业经营模式已经普遍存在。我国现行的金融业分业监管明显存在监管疏漏,多头监管和监管失控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使分业经营的监管模式不能有效地预防和处理金融风险,导致金融市场的波动和福利损失。文章把欧美国家混业经营的监管体制改革和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提出了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建立中国特色的存款保险制度以及转变金融监管方式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金融全球化在推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和完善的同时,也使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受到巨大的冲击,给中国的金融监管带来了不少消极的影响,具体包括:金融全球化使中国的分业监管面临调整;增加了中国金融监管的难度;加大了中国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强化了国际金融监管合作的重要性;对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前瞻性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美国《现代化金融监管架构蓝皮书》的主要内容,阐述了其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监管等方面的主要改革举措,并简要分析了对我国金融监管结构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金融形势愈加复杂,金融危机此起彼伏,金融市场风险凸显,严重地影响了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为此,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完善金融市场监管体系,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各国的共识。文章结合中国金融监管的现状,详细地对金融监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强化金融监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金融业务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许多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也出现了分业机构监管向综合性的功能监管转变的趋势。本文阐述了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内涵,并对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优缺点,以及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的金融监管实践做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就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东 《中国审计》2005,(2):11-13
现代金融管理体系应当由良好的金融环境基础与外部监管、科学的内部治理与风险预警机制以及行业自律体系等共同构成。由中央银行、专业监管机构、政府部门等外部监管力量形成的金融监管体制,是金融监管体系的主体,在经济发达国家,金融体系充分依赖市场化运作,政府对金融监管介入的比较有限,  相似文献   

19.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的复合词,指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管理机构依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对金融业实施管理。审计是一种经济控制,它受托对经济组织进行监督、评价、管理等。当前,效果不佳的监管现状与审计在金融监管体系中未被重视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国际金融危机表明,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并不能够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各国在纷纷开展了以强化中央银行宏观审慎管理职能、注重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为核心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和监管实践,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框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