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雯 《商场现代化》2012,(19):44-45
网上银行信息安全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用户对于使用网上银行的信心,如何建立有效的客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客户对银行信息安全产品的满意度,是现在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关键。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个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上银行信息安全产品客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几点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建议,希望为促进我国网上银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邢丘丹  李娜  黄卫  牛冰洁 《商业研究》2011,(12):123-127
作为营销新观念,服务营销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提供优质服务为手段和方式,除了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以外,还注重向顾客提供与之相关的各种服务。本文试图从服务营销中的顾客感知价值的角度出发,运用服务定价的基本理论,将顾客感知价值与网上银行信息安全产品的服务定价联系起来,从顾客感知价值的角度探讨网上银行信息安全产品的顾客服务与服务定价策略,不仅关注网上银行信息安全产品的销售,更加关注顾客的需求、顾客购买和使用产品全过程的感受,旨在通过取得顾客满意度、忠诚度,实现网上银行业绩的持续改善和长期增长。  相似文献   

3.
网上银行目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完全建立在互联网上的网上银行,其交易均借助于互联网进行,如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另一种则是在现有银行的基础上发展网上业务的所谓混合式银行,这种银行有自己的分支机构,从事着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为适应网络技术发展及行业竞争的需要,从而推进其业务到网上,如美国的富国银行,我国的工商银行等都是这样建立自己的网上银行业务。本文从介绍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的现状入手,对改进工商银行网上银行业务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国际上近年来陆续推出了自助银行、无人银行和网上银行(InternetBanking)服务,既方便了客户,又拓展了银行业务范围。1994年,第一家网上银行在美国出现以来,数年间,网上银行的交易量就占美国总支付交易量的百分之五,这说明消费者已下决心转向科技型银行服务。目前,发展网上银行服务已提到了国内外许多商业银行的日程,国外一些著名的大型商业银行纷纷推出网上银行服务,网上银行已成为商业银行竞争手段的新热点。网上银行的发展概况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网上蕴藏着巨大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5.
刘琼 《北方经贸》2008,(4):94-95
近年来,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向客户提供信息服务和金融交易服务的新兴银行服务模式——网上银行越来越多影响人们的生活,本文从网上银行的概念及特点、网上银行支付业务账务处理、网上银行业务未来展望等三个方面对网上银行业务进行了论述,对信息时代产生的特殊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汪慧 《中国市场》2010,(41):84-84
网上银行突破了传统银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改变银行同客户交易的接触方式,这种新型服务方式不仅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成本,而且为客户提供标准化、个性化的银行服务。但是我国网上银行个人业务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探讨我国网上银行个人业务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网上银行监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睿 《消费导刊》2009,(5):116-117
近年来我国网上银行发展迅速,对社会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影响已不容忽视。但是,由于缺乏对网上银行的系统研究和科学规划,在网上银行的发展战略、经营管理、风险控制、产品创新、监管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建立相对独立的电子银行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加强行业协调,全面控制网上银行业务的风险,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对于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柴睿  孙文龙  李兴美 《北方经贸》2014,(10):190-190
目前网上银行有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在互联网上完全建立的网上银行;另一种在现有银行的基础上发展网上业务的所谓混合式银行。我国的工商银行等银行的网上银行业务都是属于后一种模式。笔者从介绍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的现状入手,对改进工商银行网上银行业务提出了应对策略和完善方案。  相似文献   

9.
李鸾佳 《商业科技》2014,(7):156-156
现如今,人们进入了网络时代,随着大型网络购物网站的相继出现,网上购物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随之而来的就是网上银行的蓬勃发展。与短信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相比,网上银行由于互联网的优势,更加的便捷、迅速、直观,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个人存款资金、信息的安全隐患,在网上银行发展的同时,相应的监管法律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  相似文献   

10.
<正>从1996年中国银行首次将传统银行业务延伸到Internet上,目前国内几乎所有大中型商业银行都推出了自己的网上银行或在Internet上建立了自己的主页和网站。2005年,中国排名规模最大的50家商业银行中设立银行网站的已有37家,提供网上银行业务的有25家。一些目前尚未开展网上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和信用社也正在加快网上银行建设步伐。中国的网上银行业务正保持着快速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11.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个人网上银行理财业务逆市而上。从网上银行的竞争环境和成本效益角度分析,增加新工具的创新能力有利于网上银行业务的开展和提高银行综合竞争力。提升新工具的创新能力应从经营理念、经营机制、内部管理、金融产品等四方面着手,以其增强网上银行的综合竞争能力和降低其平均成本。同时,还要搞好金融产品的创新,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以遏制银行负效益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杨柳明 《商》2014,(18):105+102-105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不止影响着人们的交流方式,同时对传统银行业也有着不小的影响。例如,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型互联网金融模式,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介绍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和功能、与传统银行业务的差别、对传统银行的影响,探究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银行模式融合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网上银行是一种全新的银行服务手段、服务渠道和全新的金融企业组织形式,具有新的特征和重要功能。它的产生与发展给银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代表银行的发展方向。文章分析了网上银行的出现对银行业发展的冲击以及网上银行的竞争优势,指出了目前网上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于镭 《中国市场》2003,(5):70-71
<正> 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在线银行,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网上银行是指通过电子通道提供产品与服务的银行(BCBS,1998)。具体地说,就是银行利用因特网(Intemet)技术,通过因特  相似文献   

15.
我国网上银行监管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艳红 《商业研究》2006,(9):101-103
网上银行的发展作为高科技带来的金融创新对各国银行监管提出了挑战,目前我国网上银行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监管方面监管还刚刚起步,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考察我国网络银行发展及其监管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监管对策,以期改善我国网上银行监管。  相似文献   

16.
在银行支付业务中,网上银行电子商务支付将占据重要的地位。基于这种认识,本文结合银行支付业务开展需求,对网上银行电子商务支付的实现方法展开了分析,提出了网上银行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的实现方法,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广告》2011,(2):81-83
市场对于各大银行推出的网上银行,呈现出90%的高认知率和10%的低使用率,如何走出这个怪圈? 对于网上银行,从90%的认知率来看,可以发现其实各家银行对网上银行的推广力度是比较大的,但是市场给出的反应,却是10%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8.
银行业步入网络时代,网络融入银行业,迎合了现在电子商务发展的新趋势。银行业务的概念化,细分了银行业的营销方式,也改变了银行业的运作方式,达成了银行与客户间低成本受益的“双赢”。网上银行因不受时间、地域限制,成本低、快捷方便等优点得到了银行业的积极响应。近几年随着经济和网络技术的进步更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但是由于网上银行所有内容都是以数据的形式流转于网络之上,因此,在网上银行应用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由网络的自由、开放所带来的信息安全隐患。另外,网上银行作为庞大资金流动的载体,更易成为非法入侵和恶意攻击的对象。目前,网上银行的发展还没有达到各商业银行所预计的目标和效果,网上银行的客户占总客户的比例较小、客户使用的满意度不高、实际使用率偏低。因此,如何确保网上银行交易的安全成为人们首要面对的问题。谁解决了安全问题,谁将抢得金融竞争的先机。  相似文献   

19.
张园园  李政 《现代商业》2011,(12):16+15
网上银行是互联网和银行业结合的产物,在如今互联网普及的时代,其快速便捷的服务可以使客户轻松享受银行服务。但是网上银行目前安全技术措施存在漏洞,用户的资金安全保障不尽完善,其中的安全问题现已成为制约网上银行发展的瓶颈,文章分析了银行网银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加强银行网银安全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上银行已逐渐成为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网上银行与传统银行相比存在很多优势,但也有不足。目前。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由于受软硬件因素的制约,因此,长期战略应是传统银行和网上银行并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