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养鱼的水体中,水色的形成和变化主要由浮游生物,特别是浮游植物的变化引起的。养鱼的水体应保持肥、活、嫩、爽。肥即水色浓,鱼易消化的浮游生物含量丰富;活即水色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早上清淡,中午和下午水色变浓;嫩爽即水色好,呈茶褐色、油绿色、黄褐色。水的透明度在30cm~35cm。一般情况下根据池塘水色、透明度就可辨别水质的好坏。如发现水质变坏或即将变坏时应立即调节。具体的辨别和调节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水体初级生产力是指水生维管束植物、浮游植物和自养性细菌利用太阳能,以无机物为原料,经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水生维管束植物和其它高等水生植物在养殖水体初级生产力中,无论是从提供食物的数量还是供给氧气来源情况看,所起的作用都不是主要的。除少数草食性鱼类外,绝大多数鱼类不能摄食水生维管束植物。近年来研究发现,水中高等植物过多,不仅占据了水体空间,在鱼类摄食的刺激下,分泌一种苦涩的有害化学物质释放于水中,对鱼类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水中溶氧量的高低不仅在于满足鱼类和水生动物呼吸的要求,而且对于改善水质条件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保持充足的溶氧是获得较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必要条件。鱼类正常生长的水中溶氧含量为4—6mg/L。当水中溶氧含量降低到lmg/L时.鱼类呼吸困难,游到水表层直接用口吞进空气进行呼吸,这种现象称为浮头。当降低到0.4-0.6mg/L时.  相似文献   

4.
水体初级生产力因水中无机盐含量不同而存在较大差距浮游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需要量最大、经常起限制作用的是氮、磷两种元素。我国养殖对象中鲢、鳙龟所占比例较大,水体初级生产力的高低对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然而.对水体适宜的氮  相似文献   

5.
<正>配合饲料养鱼放养模式以"吃食鱼"(青、草、鲫、鲤等)为主,配养鲢、鳙鱼,要求水中有较高的溶氧量。保证水质清新、较高溶氧量,有利于提高池塘载鱼能力和提高饲料利用  相似文献   

6.
养殖水体中生物代谢反应极为复杂多样,这里仅从掌握水质变化规律和水质管理的角度出发,将复杂多样的生物代谢反应归纳为合成代谢反应和分解代谢反应两大类。合成代谢反应就是生物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过程,俗称自养性生化反应。能进行这类反  相似文献   

7.
8.
<正>鱼类生活在水中,平时看不见摸不着,它的生活和生长情况都是通过水体环境的变化反映出来的,各种养殖措施也都要通过水环境而作用于鱼体。根据鱼类对各种环境的要求,人为地调节的控制池塘水质,是池塘养鱼日常管理中难度最大的一个问  相似文献   

9.
水质的检测需要复杂的仪器和设备,一般养鱼户很难做到。但可以通过观察水色和透明度了解和掌握水质变化规律,以便采取措施避免不利因素,最大限度地提高水体生产潜力和经济效益。水体颜色的变化受悬浮于水中的粘土粒子、有机碎屑、浮游生物、微生物、溶解有机质和絮凝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其中浮游植物对水色变化的影响最为显著。这是因为浮游植物的叶绿素对红色、橙色、黄色光线吸收较多,在光照强烈时,浮游植物的其他色素细胞也转变为绿色。而蓝光、绿光吸收极少,可以穿透较深水层。因此,浮游植物数量的多寡决定水色的变化和透明度大小。一…  相似文献   

10.
增氧机是我国现阶段渔业生产中使用最多的水质改良机械,它可综合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功能,达到增加水中溶氧,消除有害气体,改善水质条件,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增氧机产品类型较多,其特性和工作原理各不相同,增氧效果差别较大。生产者可根据不同养殖系统对溶氧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增氧机以获得良好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11.
现将与水产养殖密切相关的物理化学特性简介如下:1、密度:水与其它物质一样,受热时体积增大而密度降低,俗称热胀冷缩。但在0℃—4℃之间却出现例外,此时随着温度的增高,水的体积并不增大,反而缩小。水温4℃时密度最大。通常物理学中把水温4℃时的单位体积质量作为密度标准,1立方厘米为1克。低于0℃时体积继续增大,完全冻结成冰时体积突然增加11%左右。因此,冰比水轻,漂浮在水面上,保证了水生生物在冰层覆盖水体中的生物活动。若水没有这种异常的密度变化,结冰从水底开始,并且大部分可能永远不会完全溶解,对水生生物就会造成灭顶之灾。2、比…  相似文献   

12.
<正>鱼种放养模式决定着采取不同水质管理技术措施,水质管理措施是围绕着主养鱼来进行。加强水质管理,创造良好水质环境,改善池水溶氧条件,有利于提高池塘载鱼能力,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原来池塘放养模式主要以鲢、鳙鱼(肥水鱼)为主养鱼,搭养草鱼、鲫鱼、鲤鱼等,池塘中"肥水鱼"的产量约占池塘总产量的60%~80%。肥水养鱼主要围绕着"肥水鱼"来进行,  相似文献   

13.
<正>池塘养殖河蟹,水质的好坏至关重要,它不仅影响河蟹的生长速度、成活率的高低,同时也影响成蟹的个体规格、饱满程度、背甲的颜色,以至直接影响养殖效益。夏秋季节水温高,是河蟹的生长旺季,摄食、代谢明显增强,水质容易变坏,如何调控好夏秋季蟹池水质,营造良好水体环境,是促进河蟹正常健康生长的关键。笔者从事过多年的河蟹养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现将水质调控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了解无机盐在生物活动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在生产实践中进行科学的水质管理。现将无机盐元素功能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水质管理乃是河蚌育蛛中重要环节。水质的好坏关系珠蚌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珍珠质的沉积、珍珠的产量和质量,可见水质管理的重要性。水质管理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们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虽然自然水域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来源、被生物吸收利用和返回水中的途径不同.但它们均按照各自的轨迹进行周而复始地运动,这种有规律性的运动称为物质循环:各种营养物质的循环对水体生产力和水质变化有着重要作用。下面介绍养殖水体中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循环,  相似文献   

17.
1、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入水:从理论上讲.只要水中溶氧未达到饱和,空气中的氧气就会不断地向水中溶解,直至饱和为止。由于水表面张力大,密度高,这种溶解速度极慢,数量极微,一般只限于水表层。对于深度较大,缺乏上下对流的静止水体.单靠空气溶解增氧几乎没有实际意义。近年来研究表明,即使是在风力作用下,产生湍流,扩大空气与水面接触的鱼池.空气溶于水中的氧气也不过占1%—3%.  相似文献   

18.
水在自然循环过程中,溶进各种各样的物质,因不同的地域特点,所溶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尽相同,其水域的渔业生产潜力也存在着较大差距。因而长期以来,很多研究者试图根据水中溶存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主要是营养盐含量)的多寡,对水域分类,以便评价渔业潜力。这一科研课题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不少专家,成为一个异常活跃的研究领域,提出了许多种渔业水域分类的标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分析测定影响水体初级的生产力的营养盐含量或直接决定鱼产量的饵料生物量,运用数理方法推算鱼产量。另一类是根据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将水域划分为若干营…  相似文献   

19.
<正>池塘水质是指水的质量,它与水的颜色、水的透明度息息相关。我们于2004年至2006年在25个塘口,466亩的淡水池内,围绕调节水质、水色、透明度之间关系,为鱼、虾、蟹创  相似文献   

20.
水在太阳的蒸发作用下,不断地从海洋、江河、湖泊和陆地进入大气层,在高空停留短暂的时间(平均9.5天),被冷凝后降落地面。每年约有5万亿吨的各种物质在水如此循环不息的过程中进入水体。物质进入水体后也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一些被溶解的物质可以通过吸附、交换、沉淀等化学反应转为胶体悬浮颗粒物;另一些未被溶解的物质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也可转变为溶解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