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宗学哲  影影 《新智慧》2007,(3):56-56
李嘉诚有句名言:30岁以前要靠体力赚钱,30岁以后要靠“钱”赚钱。不过李嘉诚说的是香港,而在大陆多数人会在40岁左右的时候达到人生的辉煌时期,家庭财富也达到新的高峰。以下这一年龄段的三位“财女”就实现了靠“钱”赚钱,靠“智慧”赚钱,工作的收入对她们来说已经显得不是十分重要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咖啡似乎总与咖啡文化并蒂而生,他代表一种生活方式。咖啡馆、茶楼、中西餐厅成了时尚餐饮的三驾马车,号称“城市新知”和成功人士的身心的双重“栖息地”。截至2月11日,记者对长沙几家大型的咖啡馆和茶楼进行为期一周的调查走访发现,咖啡厅的入座率是小茶馆的6倍多,咖啡已对茶楼等传统式的餐饮业态构成颠覆性的冲击,并逐步改变着长沙人的生活方式,据专家介绍,文化的交融以及饮食习惯的变化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李嘉诚,统领长江实业、和黄集团、香港电灯、长江基建等集团公司,全球华人首富,全世界华人最成功的企业家。十四岁投身商界,22岁正式创业,半个世纪的奋斗始终以“超越”为主题:从超越平凡起跑;为超越对手努力;达到巅峰,超越巅峰;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于是世人称之为“超人”。李嘉诚不仅是创业精英、商界巨头,而且在其创业发展路上,并购多家公司。可以说,李嘉成的创业之路就是一条并购之路,其创业与壮大、兼并和收购其它公司企业分不开。李嘉诚的并购之路同其人生经历、创业经历一样倍受世人关注。艰辛与成功的创业经历1928年7月29日,李嘉诚先生诞生于广东省潮州潮安县。1940年,随父母到香港定居。1943年冬其父辞世,至此少年李嘉  相似文献   

4.
西尧 《新智慧》2005,(1):35-35
一些介绍富豪的书刊或报道,一般都渲染他们的生活细节,而忽略了其成功的方法。如讲到鲁冠球,大多说他是打铁匠出身,勤劳能吃苦。其实,能吃苦的打铁匠何止鲁冠球一人?如报道李嘉诚,往往强调他的金钱观——“谁要在地下丢一元钱,我会立刻捡起来。”好像李嘉诚的“富甲一方”是靠节俭取得的。  相似文献   

5.
一位香港记者曾经采访过亿万富翁李嘉诚,记者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用了十分尊敬的词语,告辞的时候,还表示了对李嘉诚的崇拜。李嘉诚却说:“先生,我同样崇拜你。”  相似文献   

6.
在亚洲富豪中位居首席的李嘉诚的许多理财秘诀值得我们学习研究。三十以后重理财20岁以前,所有的钱都是靠双手勤劳换来,20至30岁之间是努力赚钱和存钱的时候,30岁以后,投资理财的重要性逐渐提高,到中年时赚的钱已经不重要,这时候反而是如何管钱比较重要。  相似文献   

7.
妙语集锦     
《新智慧》2008,(6)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光景好时,不过分乐观;光景不好时,也不过度悲观。—李嘉诚谈他的经营秘诀 女人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世界助长雄风,而是向生活注入柔情。—梁晓声语  相似文献   

8.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市场竞争的一个方向,随着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主流,这一市场也正迎来新的投资者。 日前,嘉盛控股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公告显示李嘉诚以接受4亿配股为条件,间接入股中聚雷天。至此借助嘉盛控股,李嘉诚成功入股生产动力电池的香港中聚雷天公司,而中聚雷天则是深圳雷天能源在香港设立的生产动力电池的公司。进军动力电池,李嘉诚向电动汽车市场迈出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9.
今年72岁的李嘉诚在众人的眼中显得格外地新潮:不仅办公桌上摆着平面屏幕电脑与打印机。而且头上戴着《财富》杂志授予的“IT时代新资本家”的桂冠。在新经济的滚滚热浪中,老超人大有成为网络媒体和下一代无线通讯领军人物的气势。“亲吻”媒体的 Tom.com  相似文献   

10.
诚信李嘉诚     
一个没有空白的人真的很可怕,就像在傍晚时分的春光里悠游,那种天地合一的感觉无法用笔墨描述。这似乎是个同样的问题:华人首富李嘉诚身上光华璀璨,被人们写尽了铅华。从哪里下手似乎都不合适。基本上无缝可钻。不过,我还是快速思考了一下,他从无名走向有为,一步步,总得靠点什么吧?仅有小聪明是不够的,大智慧这个词又太俗,仔细研究一番后,我从字里行间终于发现了李嘉诚成功的秘密!李嘉诚的经商之初,诚信竟然是他的全部,没有这些就没有李嘉诚的今天。这就是他与其他人的区别:开始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过程绝对有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记得去年的某一天,社会上因查税风暴而引发了对富人种种议论的时候,我曾经提出了一个似乎荒唐可笑、估计李嘉诚先生听了也可能感到不悦的问题:李嘉诚为什么活着?其实,如果表述得稍微准确一些,这句话的本意应该是"李嘉诚为什么而活",上面的表述方式只是为了引起大家对这个命题的更大关注而已。我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命题?  相似文献   

12.
黎雯  尹婷 《新智慧》2007,(2):39-40
李嘉诚先生已经连续多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称号。关于他缔造商业神话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然而,关于他感情世界的文章却极为鲜见。为什么呢?因为李嘉诚不喜欢谈私人感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读书时间     
《李嘉诚60年经销商的黄金法则》作者:王松出版社:金城出版社定价:32.8元李嘉诚对成功有着独特的看法,他承认,所谓"时势造英雄"只是一种谦虚的说法。他真正的答案是:"再坦白一点说,我在创业初期,几乎百分之百不靠运气,而是靠工作、靠辛苦、靠  相似文献   

14.
《全国商情》2010,(2):104-105
旅游营销、KTV营销、茶楼营销……不拘泥于形式,不局限于店铺,不是营销战场上的纵横捭阖,而是营销旅途中的品味生活。当硝烟弥漫的营销界因为注入创新的营销元素时,众成体系的营销成果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荣膺“2009年度最具创意销售团队”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15.
《全国商情》2010,(1):104-105
旅游营销、KTV营销、茶楼营销……不拘泥于形式,不局限于店铺,不是营销战场上的纵横捭阖,而是营销旅途中的品味生活。当硝烟弥漫的营销界因为注入创新的营销元素时,众成体系的营销成果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荣膺“2009年度最具创意销售团队”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16.
北京,东方君悦酒店,一个顶级VIP包间。华人首富李嘉诚设宴招待部分长江商学院总裁班的学员。他们都是中国风头最劲的企业家。这顿饭吃了2万块钱。席毕,东道主买单,李嘉诚自掏腰包。他特意强调道:这顿饭是我个人掏的钱,不是长江实业或者和记黄埔请大家吃饭。  相似文献   

17.
9月15日,湖南长沙,华侨大厦御茶园,"仁风门"包厢里座无虚席,西子、灵叶、金辉阁、大自然、和茶园、竹淇等十多家长沙知名茶楼楼主围坐一堂,就本地茶楼如何倡导个性、弘扬茶道文化,做大产业,摆开论坛,话语中,见仁见智,产业情结显露无余。  相似文献   

18.
读书时间     
《李嘉诚60年经销商的黄金法则》作者:王松出版社:金城出版社定价:32.8元李嘉诚对成功有着独特的看法,他承认,所谓"时势造英雄"只是一种谦虚的说法。他真正的答案是:"再坦白一点说,我在创业初期,几乎百分之百不靠运气,而是靠工作、靠辛苦、靠能力赚钱。你必须对你的工作、事业有兴趣,要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相似文献   

19.
现年41岁的周正毅以炒股票起家,今年5月初,周正毅宣布斥资15亿港元,从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以及爱立信等公司手中收购香港上市公司建联通。根据建联通公告,周正毅将会斥资15亿港元购入公司的59.98%股份,其中包括爱立信所持有的16.36%股权及和记黄埔的9.88%股权,余下的股权则来自瑞典的投资公司  相似文献   

20.
宋广玉  解悦 《新智慧》2005,(7):40-41
“如果一个人从21岁开始,每年存1.4万元,并把每年所存下的钱都投资到股票和房地产中,每年就能有平均20%的投资回报率。这样,40年后他的财富会达到1亿零281万元。这就是李嘉诚成为亿万富翁的三大秘诀之一。”投资理财专家、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志林博士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