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受污染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   总被引:79,自引:2,他引:79  
受污染水体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培育的生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恢复,本质上说,这种技术是对自然界恢复能力和自净能力的一种强化,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合乎逻辑的治污思路,也是一条创新的技术路线。为此,简要介绍了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原理和工艺方法。通过对日本、韩国工程实例的介绍,说明了这种污染技术的特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以细河县城中心段河道治理工程为例,在河道水体水质污染现状及污染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污染水体生物-生态修复系统的构建和具体实施阶段的分析,并对生态修复后水质指标及浮游动植物种群多样性变化进行对比。细河县城中心段河道污染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治理后,总磷、总氮及COD质量浓度显著降低,水体透明度增加,修复后水质达国家地表水环境Ⅲ类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综合应用水循环增氧和生物操控技术,在污染静态水体中重建良性发展的人工生态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循环增氧可以促进浮游藻类的生长及其对水体污染物的吸收;所构建的"浮游藻类—枝角类—滤食性鱼类"为主线的食物链,可以促进藻类生物量向更高营养等级的转化。本试验所开发的技术能够提高和稳定水体生态对污染物的负载力,为修复污染静态水体生态提供了一个新的组合手段。  相似文献   

4.
5.
城市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城市水体,导致城市水体严重污染。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改善城市水体水质,能强化和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最终达到水体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6.
徐飞 《内蒙古水利》2022,(12):44-46
文章针对城市景观水体频繁出现的污染问题,提出以生态技术修复治理景观水体的策略,并探讨了生态浮岛、生物膜、稳定塘、微生物、人工湿地和水生动物等治理技术的结构组成、作用机理应用形式以及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可为修复治理城市河流、湖泊等景观水体,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利用生态浮床技术治理污染水体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依据陆生植物的养分吸收特性,利用水上种植技术,在以富营养化为主体的污染水域种植粮油、蔬菜、花卉等各种适宜的陆生植物的同时,通过植物根系的吸附和吸收作用,富集水中导致水域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氮、磷等元素,降解、富集其他有害无毒污染物,并以收获植物体的形式将其搬离水体,从而实现变废为宝、净化水体、美化水域景观、保护水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以中德合作小型水体生态修复示范项目为平台,对北京市怀柔区北宅小流域小型水体生态修复技术进行了研究。从自然、生态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其生态功能的定位,对河道水体等进行生态恢复,达到了涵养水源、保护水源、净化水质及恢复河道生态功能的目的,实现了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新农村建设及沟域经济建设服务的目标,成为具有普遍示范效应的工程。  相似文献   

9.
10.
微生态菌剂直投技术原位修复微污染水源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微生态菌剂直投技术处理城市微污染水源水体是控制季节性水质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方法。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筛选制备的生态菌剂在自然条件下不同投加量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试验进行了32d,结果表明,微生态菌剂原位直投技术用于水源水质的原位改善是可行有效的,对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标及其去除率分别可达到:氨氮100%、硝态氮76.2%、总氮80.9%、总磷90%、TOC 67.6%和CODMn40.6%;微生态菌剂可与水体的土著菌种叠加形成稳定的生态位,充分发挥了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包头市两个典型人工湖的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分析,研究木质和煤基活性炭对人工湖中叶绿素a、COD、浊度、蓝藻、总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木质活性炭对劳动园人工湖中叶绿素a、COD和浊度的去除率更高(96%);煤基活性炭对总氮和蓝藻的去除率更高(88%),出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二级标准。同时,提出了长期治理人工湖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修复方案,以期为长期有效治理人工湖水体富营养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采用污染水体原位就地修复技术处理温榆河支流二道沟河水,试验结果表明当水与载体的有效接触时间为1.25h、进水CODCr为55.4~180.5mg/L、出水CODCr为28.15mg/L、进水氨氮为18.26~30.81mg/L和出水氨氮为6.31mg/L时,各项水质指标除总氮外都达到应有的设计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3.
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在景观污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对昆山市环城北路景观池塘水体因富营养化、流动性差等引起的黑臭现象进行治理。治理后TN、TP的去除率均超过85%,水质达国家地表水Ⅲ类水标准,水体透明度达1.28 m,生物多样性增加,景观效果显著改善。结果表明,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对没有或仅有少量污水排入的受污染景观水体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污染河流生态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现状,介绍了河流生态修复的理论成果及工程技术,分析了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河流生态修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江苏水利》2008,(7):49-49
该成果针对张家港城市污染严重的园林河试验区两岸硬质护坡河道,直接利用生物工程措施修复水体、改善水质困难的特点,采取物理方法改变水体的黑臭现象,结合水生植物,有效治理城市污染水体,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就某化工污染事件,重金属污染底泥控制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技术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泊.湖泊面积2338km^2,平均深度1.89m,湖容量44亿m^3,具有饮用水源、排洪蓄洪、工农业用水、旅游、航运、养殖等功能,是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梅梁湾作为太湖北部的一个较大湖湾,是无锡市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和水源地,又是主要航运通道.汛期还担负着泄洪排涝。随着其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无锡、宜兴、常州、武进等地的工农业及生活污水不断排入湾内,梅梁湾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水体富营养化以蓝藻的大量繁殖而引起水华暴发为主要表象,严重影响周围地区的供水.破坏水体景观.从而制约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此.国家将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列为“十五”重大科技专项水污染控制技术与治理工程的首要专项,并把太湖梅梁湾水源地水质改善技术列为此专项的第一子课题。近三年来,课题组对太湖梅梁湾的生态进行了一系列的修复与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18.
由于工业化的全球性发展,污染总量急剧增加,发展生产就必然有大量污染,于是就提出了水污染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清洁生产等新的环保对策,并提出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更加重视水污染的预防。首先要保证饮用水的水质,优先考虑人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以横河生态修复工程为例,分析了温州市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的效果及问题.通过水体的生物修复及水生态的重建,对城市河道污染水体和底泥进行治理,从而使河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并逐步建立稳定良好的水体生态环境,逐步使水体功能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20.
重污染水体底泥环保疏浚与生态重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介绍了国家“十五”“863”计划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之一“重污染水体底泥环保疏浚与生态重建技术”,阐述了示范工程实施地点太湖五里湖的水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的问题以及课题研究与五里湖治理的技术路线,总结了子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技术方法创新与关键技术创新,评价了环保疏浚示范工程、退渔还湖示范工程、生态重建示范的实施效果以及太湖五里湖示范工程实施前后的水质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