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在 2 0世纪 80年代初提出并建立的 ,该理论有两个基本模型 ,即第三国市场模型和相互倾销模型。其基本结论认为 :政府可以通过一定的干预政策改变本国厂商与外国厂商之间的博弈关系 ,使博弈的结果有利于本国厂商 ,进而提高国民福利。这便为政府的贸易干预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引起了政界、学界的极大关注 ,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文献。本文旨在较完整地概括该理论近 2 0年的发展 ,特别着重于最新的研究成果 ,以供贸易政策研究者参考 ,把握当今贸易政策研究的理论前沿。  相似文献   

2.
彭刚  王俊力 《中国物价》2023,(4):30-33+37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上下游两部门生产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下游产业政策对上游企业产出的拉动作用,而后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中国投入产出表构建了下游行业产业政策指标,分别考察了下游行业补贴以及行业信贷优惠对上游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下游产业政策显著提高了上游企业的产出水平,且将内销和出口分开考察时发现,下游产业政策显著提升了上游企业的内销水平,而对出口有轻微的负向影响。第二,下游行业资本密集度越高,行业补贴对上游企业产出的正向影响越弱,行业信贷优惠对企业产出的正向影响越强;从行业集中度来看,下游行业竞争越激烈,下游补贴所发挥的正向影响越强,行业信贷优惠所发挥的正向影响越弱。第三,下游产业政策对上游私营企业、外资企业有更强的正向影响,对上游东、中部地区产出有更强的正向影响。政府在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时需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实施不同的产业政策;对下游劳动密集型行业进行补贴,对资本密集型行业给予信贷优惠,同时,对竞争性强的行业进行更加“普惠性”的补贴,对集中度高的行业给予信贷优惠。  相似文献   

3.
产业的市场结构是产业贸易政策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从产业组织理论和贸易类型两个角度,分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结构。认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属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相应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贸易政策的制定应考虑到国外同一产业的市场结构和本国的产业绩效,针对价值增值不同的产业环节,结合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实行保护程度不同的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4.
刘刚 《北方经贸》2007,(12):55-56
战略性贸易政策起源于发达国家,基于规模经济的广泛存在和市场的不完全性,提出政府干预理论主张。20世纪该理论在美国和日本的成功实施为其提供了坚实的实证基础。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市场体系配置资源的效率、政府行为和行政效率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企业和产业的竞争战略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应注意单纯的贸易保护和投资保护的综合;充分利用WTO允许的贸易保护政策;建立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在选择战略性产业时,充分考虑中国国情,拉动产业间相互需求和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5.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新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不完全竞争市场和规模经济为基础,解释了新国际经济学中的贸易问题。分析欧盟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经验,得出中国应将战略性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加强外向型企业的战略管理等启示。  相似文献   

6.
论战略补贴政策的世贸组织框架约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积极进行贸易体制改革以努力保持政府的中性地位时,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正在摒弃中性贸易政策,通过补贴或其他保护贸易政策以增加本国福利。本文针对战略补贴政策的理论基础和世贸组织的相关约束进行了分析,同时指出在世贸组织框架下我国实施战略补贴政策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7.
产业政策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一种手段,在中国经济的经济发展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理论基础上看,新古典经济学对于产业政策的分析,主要是一个微观层面的问题,着眼点是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的特征和程度,以及对市场主体的影响。在其分析框架中,宏观稳定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外生的或隐含的前提。发展经济学把产业政策视为实现经济赶超的重要手段,对产业政策的分析集中在中观层面,将产业视为一个整体,提出了扶持主导产业、保护幼稚产业等政策主张。虽然认识到发展中国家的结构变动可能会影响国民经济的短期平衡,但其政策着眼点仍侧重于中长期发展战略的选择。总之,在现有的经济学理论中,产业政策和宏观稳定政策基本上属于不同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战略性贸易政策开始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在不完全竞争产业中十分流行,主要通过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来实现。但是,战略性贸易政策很容易引起别国报复,或导致政府支持保护本国产业逐步升级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国际贸易理论大致分为自由贸易理论和保护贸易理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内涵,其对应的政策实践也有所不同。当国际贸易形势出现新问题,贸易理论也随之改进。实施何种贸易政策的关键在于政府干预能否为本国争取到更多利益。  相似文献   

10.
论战略性贸易政策(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近十余年来,国际贸易的政策研究争端四起,讨论的焦点就是名噪一时的“战略性贸易政策”。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劫掠他人的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即在不完全竞争环境下,实施这一贸易政策的国家不但无损于其  相似文献   

11.
着意差异--加入WTO后我国高科技产业贸易与产业政策协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科技产业是21世纪初中国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由于中国不同行业高科技发展的技术路线存在很大差别,因此,在分析加入WTO之后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协调时必须对高科技产业加以分类.目前,中国对不同的高科技行业采取基本相同的、倾斜的产业扶持政策,并且对大多数高科技行业,在贸易政策和利用外资政策方面的政策也基本一致.加入WTO之后,中国需要根据现阶段不同类型高科技行业的发展目标和WTO的有关要求,对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组合方式进行调整,对不同行业实现有差别的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张开伦 《农机市场》2004,(12):22-24
今年,为恢复发展粮食生产,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农民购置农机具实行直接补贴首次列人了扶持政策范围。这将给农机化事业的发展注人强大动力。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课题。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后,农村市场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农机生产、销售厂商如何针对新的形势研究实施自己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将国家五年规划对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统一量化,分别研究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对于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贸易政策显著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上升,产业政策相反或者不显著;产业政策因干预市场竞争对其他未鼓励产业具有挤出效应,贸易政策没有挤出效应,反而通过市场竞争促进了产业升级;不同于产业政策,贸易政策还可以通过提升产品质量来促进产业升级;相比于下游产业,贸易政策对上游产业升级的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为基础的新贸易理论的发展为国际贸易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中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由于与实际政策的紧密联系而受到极大的关汪。它是随着战后国际贸易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贸易保护理论,它为各国政府对经济的积极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对战略性贸易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简要介绍了其在各个主要发达国家的实施情况,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周琴 《商业研究》2007,(8):187-190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以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化为基础的不完全竞争模型。通过对该贸易政策理论基本内容、实施中所需的条件的阐述,为战略性贸易政策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判断。并结合中国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结构、产业结构和政府的行为素质,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实施的政治经济条件进行分析,判断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特定行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战略性贸易政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博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质上是发达国家为自己的保护主义所寻求的借口和托词。它虽然在产业适用性和国家适用性方面设置了诸多限制,但印度软件业的发展是该政策得以在发展中国家成功实施的良好佐证。我国应该在市场培育、制度建设以及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等方面进行强化,以利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来培育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贸易中的战略性环境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传统的贸易政策工具,如关税、补贴等,受到世贸组织规则的限制,各国政府不得不寻求其他政策工具来转移租金,便考虑在产业和贸易政策的“武库”中添加项目,诸如排污标准、减污补贴、排污税。为了保持国际竞争力,环境政策已经演变成产业政策、贸易政策。以不完全竞争为基础的战略性环境政策理论,为在自由贸易约束下,各国政府如何寻求其他政策工具转移租金、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补贴政策的经济学依据来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的战略贸易理论,深受该理论影响的美国就在国内生产和出口中使用了大量的补贴政策。但美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之一,其补贴行为必须符合 WTO 的规定。本文着重介绍了美国在 WTO 框架下的一些主要补贴政策,如出口补贴政策、出口融资政策、R&D 补贴、农业补贴、钢铁补贴和能源补贴等。这些补贴政策最大的特点是充分利用了 WTO 赋予的补贴空间和权利,而这也是我国最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欧盟农产品市场准入政策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WTO《农业协议》对影响农产品贸易的政策进行了分类,该协议规定的农业规则与农业政策涵盖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市场准入政策、国内支持政策、出口竞争(例如出口补贴的使用方面)政策.其中,市场准入政策主要包括进口关税、关税配额及非关税措施等.《农业协议》签订以后,国际农业贸易政策发生了比较深刻的改革,总体上说,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减少农业贸易保护政策的使用,扩大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改革对贸易产生扭曲的国内支持政策,对农产品出口竞争措施进行规范等.这些改革增加了全球的经济福利,对国际农产品贸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自由贸易理论一直是西方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自由贸易论者认为:自由贸易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全球经济福利的最大化,所以,自由贸易政策应当是各国政府的最优选择。然而,放眼当今各国的贸易政策,我们发现,在自由贸易理论政策与现实之间存在着矛盾。例如:(1)自由贸易政策只是个别国家在特殊时期的特殊现象。在通常情况下,各国实行的都是宽松程度不等的保护贸易政策。而且,当代西方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内容不是自由贸易政策,而是以贸易保护政策为主的贸易限制政策。这与鼓吹自由贸易和国际生产专业化的当代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精神是背道而驰的。(2)根据比较成本理论,发展中国家应当集中力量于自己具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进口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这样对贸易双方都有利。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看到发展中国家不仅对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实施高额关税,甚至不惜用政府补贴等手段来扶持处于相对劣势的工业行业,而各发达国家不仅没有放弃,反而加强了对那些传统的低效益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的保护。所以,自由贸易理论无法准确的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性质和原因。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它忽略了“国家”作为国际贸易中的实际主体地位,“国家利益”在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中是缺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