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冠疫情大流行背景下,旅游地加强安全形象管理、降低旅游者的风险感知对于促进旅游业的恢复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以武汉市为案例地,采用目的地认知形象—情感形象二维结构,试图揭示旅游者风险感知、目的地形象及旅游行为意愿的具体关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风险感知直接显著负向影响旅游意愿;风险感知直接显著负向影响目的地认知形象及情感形象;目的地情感形象直接正向影响旅游意愿;目的地情感形象在风险感知和旅游意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乡村旅游地竞争激烈的今天,有必要深入了解乡村旅游者的需求和动机,为乡村旅游地的开发和乡村旅游经营决策提供知识基础。采用MEC理论和软式阶梯法,基于对代表性乡村旅游地的41名乡村旅游者的深度访谈数据,通过内容分析和编码处理,构建了乡村旅游者的"属性—结果—价值"关联矩阵和层级价值图,得到乡村旅游者比较倚重的8个属性动机、11个结果动机、6个价值动机,以及7条比较重要的MEC链。基于研究揭示出的乡村旅游中的重要动机、旅游者期望实现的价值和旅游地的客观因素之间的直观联系,最后对乡村旅游地规划选址、项目开发、市场细分等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黑色旅游作为一种"另类"的旅游形式,具有比"寻常"旅游形式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在黑色旅游日渐为大众关注和接受的今天,其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罪证陈列馆为研究对象,基于携程、百度旅游、马蜂窝3家旅游网的线上点评数据,通过文本分析与扎根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质性研究,并构建了黑色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模型。结果表明:(1)本研究将黑色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形象划分包括9个一级类目和30个二级类目的分析体系;(2)到访者对参观动机、基础设施、情感态度、价值评估这四个类目感知程度最深;(3)情感形象在黑色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形象中占绝对比重,并贯穿于游览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符号消费具有表征性和象征性特征。基于符号消费的视角分析新农村旅游地品牌发展是由于新农村旅游地品牌消费是一种符号消费范式,新农村旅游地品牌是区别旅游产品的消费符号,同时,新农村旅游地品牌具有符号消费的表象性与象征性特征。基于符号消费背景下创建新农村旅游地品牌动态模式,就要实现官方媒体与非官方媒体宣传符号动态对接,体现新农村旅游地品牌建设与国家旅游产业符号建设动态趋向,实现旅游地品牌固有属性与符号构建的动态匹配,实现旅游地品牌符号工程动态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形象时代(Age of Image),"形象力"的竞争将成为市场竞争的主导形式之一。因此,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过程中,旅游形象(TIS,又叫旅游地形象)的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一个旅游地的形象模糊混乱,则很难对潜在的旅游客源群体造成吸引效应,同时还会使现实的旅游者经历平淡,降低其回头率。而个性鲜明、亲切感人的旅游地形象是形成庞大旅游市场的源泉,并可以在旅游市场上形成较长时间的垄断地位。运城市是一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对运城市旅游形象进行策划与设计。具体包括:运城市旅游形象理念识别、运城市旅游形象行为识别和运城市旅游形象视觉识别。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者消费需求的转变,传统旅游地面临众多的挑战。泰山作为传统旅游地的典型代表,通过"外引内生"的方式,建起了多个互补性的旅游项目,逐步构建了"大泰山"旅游发展新格局,并通过挖掘当地文化嫁接高科技、开发互补型旅游项目、融合文化创意发展特色项目等措施,打造了特色的"大泰山"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主观印象是影响旅游者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旅游主观印象是个体对所接受的旅游形象信息进行加工后的主观感知结果,并非客观推广传播的旅游形象在个体大脑中的完全再现.桂林是国际著名旅游城市,入境旅游蓬勃发展.探索入境游客对桂林旅游总体印象的感知,能够为桂林旅游的形象宣传策略的制定、桂林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目前基于旅游市场调研一手资料的旅游印象研究还没有,本文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以来,会展旅游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会展旅游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以北京上海等十二座会展旅游发展比较成熟的城市作为样本,使用SPSS16.0软件对会展旅游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目的地的可进入性、旅游服务业的规模、目的地形象及吸引物、城市功能、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是影响...  相似文献   

9.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吸引游客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对于目的地旅游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亳州城市旅游感知形象与投射形象。研究发现:亳州城市旅游投射形象可总结为旅游吸引物、历史文化、旅游宣传与保护、旅游环境氛围、旅游服务与设施、旅游体验和旅游评价7大主题;感知旅游形象则主要可以归纳为旅游吸引物、历史文化、旅游环境氛围、旅游服务与设施、旅游体验和旅游评价6大主题;游客感知的亳州城市旅游形象与官方传播的投射形象存在差异。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前,旅游地官方微博已成为旅游地实现网络营销的切入点,为政府旅游部门进行旅游资源营销提供了全新的平台。旅游地官方微博营销应通过关系营销、事件营销、主题营销和病毒式营销来提高微博营销效果,树立旅游地品牌。  相似文献   

11.
当下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不再选择传统的跟团游和逛景点,自驾游和网红打卡之旅成为人们出游的重要选择。天涯小镇以其“三亚小镰仓”“三亚小圣托里尼”之名在网络社交平台爆红,成为旅游者到访三亚必来打卡的地点之一。本文以核心旅游资源、目的地基础设施、目的地支持产业、旅游目的地评价与旅游者需求等五个方面进行现场实地调查,剖析三亚天涯小镇网红打卡点旅游吸引力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归纳旅游目的地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并以旅游人数的变化作为目的地发展的关键定量特征指标,构建旅游目的地发展定量模型,同时提出模型中游客与旅游地的四种匹配关系。该模型的提出,对于剖析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对如何发展旅游目的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旅游市场的多元发展,古村落以其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以及自然乡野风光成为休闲度假和文化体验的旅游地,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4.
国内旅游形象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旅游经历的增加,旅游者变得更加理性和成熟。如何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旅游形象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相关研究内容涉及到旅游形象的定位、策划设计、测量方法、形象传播和推广等。本文将从旅游形象研究领域,对国内目前的相关研究作简要的回顾和总结,并就学术规范和统一、形象整合和形象管理进行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发旅游目的地,本文对目的地竞争力的要素和来源进行剖析,从而确定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分析了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来源,竞争力要素为核心资源的吸引力、基础设施和支持产业的发展、目的地的管理水平、环境的支持以及旅游者的需求和感知;然后,在要素识别基础上,对各方面要素进行探讨以选取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为后续的旅游目的地评价和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结合数字足迹信息,采用ROSTCM6.0软件对关于沈阳市乡村旅游的673篇游记、2071条相关评论进行内容挖掘,提取高频词,并结合样本数据从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推荐意向三个方面对沈阳乡村旅游形象进行分析评价,探讨旅游者对沈阳乡村旅游的形象感知,构建语义网络共识图,揭示游客需求特征。  相似文献   

17.
基于城市记忆的视角,以南京中山陵景区为例,以主客双方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主客双方对遗产旅游地游后感知的分异特征,为优化遗产旅游地的规划管理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1)居民和游客对中山陵景区的物质要素旅游感知与非物质要素旅游感知均存在分异,整体来说本地居民对中山陵的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网络大数据了解客源市场特征以及游客旅游体验评价可反馈旅游目的地建设与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系统分析以促进景区的形象优化。同时也可为古村落型旅游景区的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新思路。[方法]以浙江兰溪诸葛八卦村为对象进行研究,使用百度指数作为信息源对旅游目的地的网络关注度进行探究,通过分析游客的人群特点,进一步了解旅游者行为偏好等; 运用网络文本内容研究分析方法,使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对网络评论文本进行分析,探究旅游者对旅游景区形象感知、旅游体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准确了解游客对古村落型旅游景区的形象感知。[结果](1)分析客源地市场特征表明景区对浙江省内地区影响力较大,中年男性游客对景区关注度最高,游客出游多受法定节假日影响,且行程安排多为省内周边游。(2)网络评价文本分析表明游客对景区认可度较高,游客旅游体验总体较好,但从景观风貌、休闲活动、景点设置、设施服务、文化底蕴、游客情感态度等几个方面细化分析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结论]景区优化提升可以从针对客源市场人群特点调整营销策略、联动周边景区、挖掘历史文化扩大影响力、完善服务、开发特色旅游体验活动等方面入手,同时,对核心景点的保护、注重以食宿等产业吸引游客并体现地域特色的基础上,防止过度商业化以保持淳朴天然的景区旅游氛围等问题也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9.
全球气候变化对海岛旅游地的影响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既是海岛旅游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又是主要的资源,全球气候的异常变化影响海岛旅游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客流的空间与季节移动,并导致传统海岛旅游目的地的萎缩。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海岛旅游业的影响日益显著,必须及时调整海岛旅游发展的对策: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探究旅游者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改善海岛旅游目的地服务设施;重新进行海岛旅游规划;重视旅游主体人群的教育,以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河南省黄楝树国有林场为例,分析设计了"无景点"旅游背景下林场开发管理模式,认为在"无景点"旅游背景下,旅游者随意选择目的地的行为给景观生态系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发展大旅游的理念,对林区及其周围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采用政府主导、林场管理、居民参与,无门票经营的模式,打造全领域景观,在满足"无景点"旅游者休闲需求,带动周围农业及第三产业发展的同时,促进森林生态系统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