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运用ArcGIS核密度、标准差椭圆、最邻近值等分析方法和兴趣点数据研究长江经济带游憩资源空间分布的差异特征,并从地形地貌、交通、人口密度、社会经济水平等对游憩资源空间分布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以期为建设美丽宜居城市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区域内游憩资源呈现聚集型分布;(2)游憩资源空间分布密度存在差异性,在长江经济带上游、中游、下游三大区域中呈现不均衡分布;在长江经济带流域内四川省、江苏省游憩资源数量占优,湖北、湖南两省游憩资源密度较高,四川、云南、贵州三省游憩资源空间分布比较分散;(3)游憩资源的空间分布方向呈现出东北—西南走向;(4)地形地貌、交通网络、社会经济发展对游憩资源空间分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基于杭州市部分POI数据,利用最邻近比率和核密度分析,探讨研究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市中心市区公共设施分布为聚集状态,各类设施在钱塘江以北分布较广,较为完善,钱塘江以南则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大数据研究山地丘陵区乡村旅游的空间分布现状及规律,为乡村旅游规划提供参考借鉴。[方法]基于POI抓取技术,以2018年9月抓取到的重庆市1 644家农家乐为研究对象,结合各种地理基础数据资料,借助GIS分析手段,采用最近邻指数、K函数、核密度估计、Getis Ord Gi*热点分析和Moran′s I指数对重庆市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1)重庆市农家乐分布整体呈现显著聚集趋势,空间自相关性显著; 主城区为聚集—随机分布,空间自相关性不显著; (2)市域范围农家乐聚集程度随空间尺度的增大而增强,主城区特征空间尺度为2139km; (3)农家乐在中部主城区集中连片分布,在主城外零散分布; (4)全市农家乐分布热点区域集中在中南部; (5)7044%的农家乐分布在距城市中心120km的范围内; (6)767%的农家乐分布在A级景区周边10km范围内,且倾向于分布在自然类景区和高等级景区周边; (7)中海拔地区为农家乐分布的主要区域。[结论]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以优化农家乐产业布局,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充分结合,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家矿山公园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探讨了我国国家矿山公园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影响矿山公园空间分布的因素。研究表明:中国72处国家矿山公园在空间上呈现集聚分布;空间分布不均,大部分国家矿山集中在东部和中部省份;分布的高密度地区为1个带状区域和3个块状区域;85%以上的国家矿山公园与区域中心城市的直线距离在100km以内。矿产资源禀赋条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拟建地政府部门和矿业企业的认知水平是影响国家矿山公园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在今后国家矿山公园的审批与建设中,应考虑向资源枯竭型城市倾斜,公园的规划建设要与城市经济的转型发展相联系。  相似文献   

5.
生活便利度是评价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利用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简称"POI")数据开展城市发展状态分析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为此,本研究综合了城乡规划思想、GIS空间分析方法以及POI等新数据进行武汉城市生活便利度指标评价体系建设和主城区生活便利度指数计算,比较分析城市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空间差异特征,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提供了数据参考,同时,为利用开放数据进行规划应用探寻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基于POI数据开展杭州土地利用混合度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为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新路径。研究方法:空间格局分析、半方差函数、分层线性模型。研究结果:(1)杭州土地利用混合度总体偏低;(2)土地利用功能混合度总体上低于土地利用结构混合度;(3)土地利用混合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性,以主城区为中心向周围逐渐递减,呈辐射状分布,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4)土地利用混合度空间上呈现明显的带状异向性;(5)土地利用混合度与人口密度、公交站点数量、到铁路和到钱塘江的距离以及规划用地管制分区级别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第一产业比重、到地铁的距离、到公路的距离以及到西湖的距离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研究结论:规划层面,应加强将土地混合利用理念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治理层面,应建立土地混合利用空间差异化管理和空间联动管理等管控机制。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延边地区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延边地区的87处旅游资源进行了空间分析,以8个县市和延边州内的主要国道和省道交通线路为中心作缓冲分析。通过空间分析可知,该地区旅游资源存在以城市为中心呈"圈状"聚集分布和以主要公路为中心呈"带状"分布的趋势;该地区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其中延吉市、敦化市、珲春市为最佳旅游驻足地。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基于互联网地图POI数据,从功能性视角出发,构建城市地下空间需求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分析地下空间利用现状和潜在需求之间的空间异质性。研究方法:基于高德地图POI数据,以公里格网为评价单元,利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现状,从社会经济、区位条件以及利用规划三个层面建立指标体系,对城市地下空间需求度特征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济南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利用现状呈现空间集聚与组团特征,而地下空间需求则表现出核心—边缘的圈层分布特征,应用耦合矩阵可将城市地下空间分为优先发展区、协调发展区、优化发展区、转型发展区以及保留发展区,对不同类型的分区应采取差异化的开发策略。研究结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应充分协调现状与需求关系,强调保护性开发,进行地下空间专项分区规划,构建"点—线—面"整体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9.
鉴于湿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和敏感性,科学地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合理地进行湿地利用规划,一直是相关学者所关注的问题;以安徽省北部淮河三汊河湿地为例,从水文调节、大气调节、水体净化、物质生产、文化功能、提供生境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等方面采用替代成本法、恢复成本法、市场价格法和影子工程法对湿地生态服务价值进行经济核算;分别以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理论值(2152.9万元)和现状值(1982.7万元)为参考标准,进行湿地公园规划对湿地生态影响的比较分析,预评价湿地公园规划后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2447.2万元,较理论值和现状值都高;在各项服务功能中,除物质生产功能影响为负值外,其它各项值均为正值,在水文调节、水体净化和文化功能方面变化值较大,因而,从生态服务功能角度考虑,可以认为公园规划具备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上市公司存在并购交易不够活跃、并购跨区流动不足、支付方式单一和并购战略不明确的问题,从政府与外部环境角度考虑产生这些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完善政府绩效考评机制和财税分配制度、加强金融支持力度、培育和完善中介机构、培训并购人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公共服务是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重要方面,而建筑是城市公共服务的基本载体。超大体量的违法建筑是深圳城市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如何妥善处置违法建筑是城市规划国土管理工作的难题,本文基于POI数据和违法建筑数据,试图从空间定量分析的视角,解析违法建筑在提供基本居住、工业功能以外的公共服务承载量,侧面印证违法建筑对于深圳社会经济发展的存在合理性及应用价值,以期对后续违法建筑处置和综合管理工作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借鉴Dietz(1994)提出的STIRPAT模型,即城市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相互作用会影响企业的污染排放量,而后将外商直接投资(FDI)这一因素纳入原有的模型里,构建本文的理论框架。利用我国2010~2019年江浙沪皖4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门限回归方法,将外商直接投资作为门限变量,构建门限回归模型,分析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呼伦贝尔地区聚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规律,利用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将研究区划分为六个经济类型区,运用数理统计法和核密度估计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研究区4 679个聚落地名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文类聚落数量多于自然类聚落,占总数的69.34%,各经济类型区聚落密度大小分别为农区、岭东农林牧交错区、岭西农林牧交错区、岭西农牧交错区、牧区、林区;聚落整体上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呈“东多西少、中稀疏”的非均衡性分布特征;除岭东农林牧交错区外,农区到牧区的自然类聚落占比增多;农、林、牧区聚落分别呈聚类连片分布、随河网线性分布、多随机零星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岭南地区农村居住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岭南地区农村建设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实地调研法考察岭南地区农村居住点空间结构,并采用空间结构分析法对岭南地区农村居住点的空间分布概况、类型进行分析,采用邻近指数法计算广府、客家及潮汕村落的最邻近指数以揭示其空间布局特征。[结果]广府、客家及潮汕村落的最邻近指数分别为0.020、0.761及0.020,分布类型均属于凝聚型,且分布密度均高于岭南地区农村居住点分布密度的平均值。空间布局受岭南地区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河流及社会环境所影响,其中影响岭南地区农村居住点空间布局的气候主要是潮热;地形多数为山地、丘陵;河流众多,易聚集村落;潮汕村落空间布局受宗教制度的影响较深。[结论]岭南地区农村居住点处于凝聚类型。受岭南地区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河流及社会环境所影响,在农村村落保护及建设过程应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其内在的价值因素,以保障岭南地区农村居住点经济、居住环境及文化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POI数据的城市蔓延测度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基于POI地图大数据建立一个新的城市蔓延测算方法,并以沈阳市为例探讨城市蔓延的治理途径。研究方法:借鉴LOPEZ的居住(人口)密度测算法,从公共服务和设施配置的角度出发,提取沈阳市POI(Points of Interest)和建筑单元地理大数据,利用核密度分析法、CRITIC赋权法和自然断点分类法构建基于POI的城市蔓延指数。研究结果:沈阳市二三环间是城市蔓延的重灾区,重度蔓延面积最大,而三四环间重度蔓延比例最高;方向上,形成以NE-N方位为主要蔓延翼,NE-E和SW-S为次要蔓延翼的分布格局;行政区划上,蔓延程度最高的是浑南区和于洪区。研究结论:基于POI数据的城市蔓延测算方法,数据收集难度低且能够直观地反映出中国城市蔓延城中与城郊地区的差异,可为地方政府进行城市蔓延的分区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明确了休闲业的行业类目和外来农村女性在该行业的就业场所,然后就浙江省11个地级市,基于大众点评网、百度地图和百度指数分析了休闲行业就业的分布特征。从休闲业发展的动力系统入手,选取了6大动力活力因子共16个影响因素,构建了休闲发展的活力系统模型,最后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研究了影响因子对外来农村女性城市休闲业就业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外来农村女性城市休闲业就业空间分布与地区生产总值、城镇人口比例、外来流动人口和第三产业发展状况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7.
高潜水位平原区煤炭开采导致地表沉降甚至常年积水,土地利用方式与结构受采煤塌陷影响显著。以山东邹城太平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概率积分法进行采煤沉陷预计,选取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1996-2013年研究区内采煤塌陷对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沉降、正在沉降和未来沉降区面积占研究区的61.82%、9.90%和8.58%,深度沉降区(2m)占塌陷区的73.08%。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一直增长,转入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正在沉降区和未来沉降区分别有52.04%和76.47%的土地是基本农田;耕地先减后增,城镇及工矿用地先增后减,两类用地的减少幅度远大于增长幅度。该地区适宜进行湿地公园建设,今后应当遵循塌陷规律实行动态规划,提高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8.
基于DEM的森林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Arcgis及其3D和空间分析扩展模块的支持下,计算并探讨武夷山森林主要树种(杉木、松木、阔叶树)在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向)各梯度级的分布比重,采用三雏立体林相透视图表达森林的地形分布特征,并对其分布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地带性植被阔叶树由于受人为干扰趋向分布于高海拔、坡度陡的山地;杉木林在长年人工经营的过程中,逐渐占据林分的首要地位且主要分布在500m以下的低山丘陵;松木适生性较广,明显倾向分布于(半)阳坡;人们对森林资源的经营和管理,也对森林的空间分布格局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探究铁路网络联系对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为依托铁路交通发展促进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提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空间面板模型。研究结果:(1)长三角城市铁路联系强度和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均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2)铁路联系强度的提高促进了本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升,与综合铁路联系相比,高铁联系对本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3)铁路联系的加强促进了本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提升和创新产出的增长,进而对土地绿色利用效率产生影响。高铁联系在促进本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提升和创新产出增长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4)城市对外铁路联系强度的提高产生了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抑制了邻近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提升。研究结论:应充分发挥铁路建设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创新方面的作用,依托铁路网络加强区域内经济技术合作、发挥各城市比较优势,以推动区域土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整体性提升。  相似文献   

20.
运用田野调查法,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武汉城市圈内31家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湿地公园及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类型、数量和特点进行了统计分析。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和交通通达指数分析圈域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显示:湖泊型湿地生态系统典型、生物景观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美学价值高;圈域整体交通通达性较好,武汉市的核心集聚效应明显。从空间结构、区位特点、核心功能、产品内涵、功能分区和典型代表这6个层面构建景区依托型、生态农场型、生境保育型三种典型的延展整合模式,为城市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