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探析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中国国际收支正处于双顺差阶段,本文将提供一个分析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理论框架,分析了双顺差的成因、利弊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在分析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原因时笔者深入得从居民高储蓄、外商直接投资、国际投机资本这三个方面入手,并针对国际收支顺差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一些弊端,相应得提出了解决政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双顺差:性质、根源和解决办法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文章提供了分析中国双顺差问题的一个理论框架,双顺差的国际收支格局意味着中国未能真正利用外国储蓄为国内投资提供融资支持,相反,中国通过经常项目盈余成为了资本输出国。文章分析了双顺差的本质以及国内储蓄-投资缺口同外汇储备变动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双顺差的政策根源以及可持续性问题,并且提出了解决双顺差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关迪  辛旼 《特区经济》2010,(6):251-252
从1990~2008年,19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国际收支呈现出"双顺差"现象,延续时间之久,差额数值之大实属世界罕见。本文分别对中国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进行了原因分析,指出消费、税收、宏观经济政策、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双顺差"现象的根源所在,得出短期内"双顺差"现象不可能改变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连年顺差,持续较大的双顺差格局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特点。本文重点剖析我国双顺差持续的原因、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双顺差"结构的可维持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肖崎 《亚太经济》2006,(3):95-98
本文分析了我国“双顺差”国际收支结构的可维持性,认为我国国际收支的“双顺差”格局在长期内是不可维持的,或者说,即使目前已经维持了十多年,但它的支撑基础是十分脆弱的,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文章还就如何增强我国国际收支可维持性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朱庆 《世界经济研究》2007,11(5):36-39,56
近年来,中国国际收支出现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双顺差的局面,这有别于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模式,并且这种特殊国际收支结构成为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理论推演和实证分析认为,中国特殊国际收支结构与人口年龄结构有着密切联系,提出当前我们不能陶醉在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美丽光环之中,要清醒地看到其中的隐忧,并建议采取相应对策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7.
程英 《特区经济》2008,228(1):278-279
中国出现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一个极不合理的现象。本文从产业结构、劳动力素质、资源环境、金融体系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双顺差的成本与风险,提出了健全和完善国际收支平衡机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的特征含义、发生根源及其与汇率失衡的关系。首先以国际收支结构变动和外汇储备增长作为观察背景,从经济学理论和国际经验角度考察中国双顺差现象的特征含义。然后从加工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组合效应角度分析产生双顺差现象的直接原因,从产品内分工时代条件与中国经济开放成长道路阶段性特点角度考察其深层根源。最后探讨双顺差与人民币汇率变动关系,着重分析近年人民币汇率低估对双顺差规模激增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在全球经济失衡的环境下我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现象,从双顺差的结构入手,分别分析了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顺差形成原因,并在深入分析双顺差的规模和形成机理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保障、汇率、出口贸易等方面的政策建议,力求在后危机时代促进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调整国际收支不平衡现象。  相似文献   

10.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近首次公布了2001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该表显示,2001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经营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呈现双顺差,国际收支总体状况保持良好局面。今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50.99亿美元。其中,货物出口1245.18亿美元,货物进口1110.75亿美元,顺差134.43亿美元;服务项目收入  相似文献   

11.
外管局预测,2010年中国国际收支交易将更加活跃。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管局)4月19日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继续呈现双顺差,其中,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同比上升6倍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变动和内部经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对2001年以来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外部经济中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和内部经济中通货膨胀共存的现象进行了解释。之后探讨了中国内外经济不均衡可能产生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广西经济》2009,(10):6-6
国家外汇管理局10月15日公布了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仍呈现“双顺差”,但顺差规模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345亿美元,同比下降30%。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项目顺差1190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167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困境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形成的大历史背景出发,阐述了全球流动性膨胀的美元主导因素,并着重分析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基本状况,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提出解决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长期路径,从根本上解决一直困扰发展中国家的流动性膨胀问题。  相似文献   

15.
吴敬铎 《山东经济》2004,20(6):135-13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际收支结构出现了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双双顺差的现象,即“双顺差”,这是用传统国际收支理论解释不了的,而且“双顺差”现象反映了我国在引进外资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并会产生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特征、原因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持续的双顺差格局,这种格局是国内体制扭曲,尤其是金融抑制的产物。双顺差的“一体论”强调加工贸易主导型FDI的大量导入是资本帐户和经常帐户同时出现双顾差的直接原因。双顺差的“分体论”指出了中长期内影响经常帐户和资本帐户余额的经济因素可能是不同的,国内金融抑制的消除,民营企业出口动力的增强将改变贸易顺差的构成。资本帐户的余额变动则越来越受到国内经济基本面的影响。最后,我们提出了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治理脉络。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双顺差、日本经验及失衡调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要讲的题目是"中国的双顺差:失衡与相互依赖",主要是从90年代开始,在过去十六年中的十三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同时出现了盈余,也就是出现了双顺差.这是非常特殊的现象.首先,我从国别比较的角度来透视中国出现双顺差的独特性,然后分析中国的双顺差是如何产生的.我认为,中国的双顺差主要是由加工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推动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研究与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国际收支已经多年处于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双顺差"下,这是由我国对内对外的经济和国际贸易政策所决定的。"双顺差"在给我国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外汇的同时也给我国的经济增长带来压力.反映出当前我国经济政策改革调整的必要性,产业结构调整和解决民生问题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变迁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1982~2004年间中国国际收支一级账户结构、次级账户结构和差额平衡结构的考察发现:中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发展历程带有明显的政策烙印;“双顺差”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相当的可持续性;正在进行的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短期内对国际收支结构难以发挥显著的作用,长期来看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0.
1982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1982年到1993年中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从1994年到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结构发生逆转,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保持了长达13年(1998年除外)的持续"双顺差"。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十多年较长时期内持续保持双顺差乃至"三顺差",无论从经济理论还是从国际经验看都属于特殊现象。为此,本文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不断深入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的实践为切入点,着重考察中国国际收支结构变动的事实表现、特殊属性、发生根源和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