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6 毫秒
1.
采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1年数据,对会计稳健性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会计业绩是决定高管薪酬高低的重要因素;会计稳健性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调节作用并不强,这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设计中没有考虑会计稳健性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在考虑各公司高管薪酬契约异质的前提下来检验会计业绩在高管变更中的作用,并通过薪酬业绩敏感度、薪酬粘性来衡量不同公司高管薪酬契约的异质性。研究发现:高管变更的可能性与会计业绩显著负相关;薪酬业绩敏感度越大,说明缔结高管薪酬契约时赋予会计业绩的权重越大,则会计业绩在高管变更中的作用越大;高管薪酬粘性越小,说明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越好,则会计业绩在高管变更中的作用越大。将会计业绩在高管薪酬契约缔结与履行中所起作用的两类研究结合起来,对于进一步发挥会计业绩的公司治理作用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政府干预的角度,以2002—2012年我国A股主板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政府干预对企业造成的政策性负担以及政策性负担如何影响以会计业绩为基础的高管薪酬契约。结果发现:在样本期间,作为政府干预代理变量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冗余雇员规模越小;冗余雇员的存在显著降低了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业绩的敏感性,使得基于会计业绩的度量评价作用减弱。研究结果表明,因政府干预而导致的微观企业的政策性负担影响了高管薪酬激励。文章在理论上丰富了政府干预对企业微观影响的研究文献,在实践中对建立市场化的高管薪酬契约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会计业绩为基础的薪酬契约无法真正衡量管理层的努力程度,在不完备的薪酬契约执行过程中,管理层薪酬决定者执行薪酬契约的方式决定了高管的努力方向和努力程度。研究发现,在薪酬契约执行过程中,薪酬决定者在考核管理层时,不仅考虑会计业绩,同时也考虑企业价值创造指标,薪酬决定者对管理层的隐性考核可以激励管理层在未来进行更多的价值创造。与会计业绩相类似,高管薪酬与经济增加值的相关性也体现出不对称性特征。此外还发现,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更多地采用价值创造指标来考核管理层。  相似文献   

5.
管理层盈利预测作为一项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2002—2011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层盈利预测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盈利预测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呈显著抑制作用;进一步分组回归结果表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盈利预测之于非国有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的替代作用稍强。该研究丰富了有关管理层盈利预测的研究文献,将管理层盈利预测引入到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阐述了高管薪酬契约设计的基本原理在于会计信息的合理应用。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后,会计信息质量发生了变迁,会计信息可靠性下降而相关性上升。会计信息质量的变化将会影响会计信息在高管薪酬契约中的应用,表现为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下降,减少了会计业绩指标在高管薪酬契约中的应用,而会计信息相关性的上升,将增加市场业绩指标在高管薪酬契约中的应用。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后,我国高管薪酬契约的设计要适应会计信息质量的变迁,调整高管薪酬结构,合理分配企业绩效指标权重,并转变高管薪酬契约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7.
虽然已有研究表明控股股东对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但很少深入分析控股股东在获取共享收益时如何影响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也没有考察控股股东实施影响的特定渠道。文章考察控股股东委派董事这一特定渠道在实现控股股东共享收益目标时,对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是否表现出非对称性。文章使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2014—2011年的数据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公司高管向上操纵盈余时,控股股东委派董事发挥了有效的监督作用,显著降低了高管的盈余管理行为;但当公司高管向下操纵盈余时,控股股东委派董事并没有发挥监督作用。使用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问题与分组测试的结果表明结果具有稳健性。进一步测试控股股东委派董事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公司高管向上操纵盈余时,控股股东委派董事并没有加强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只有当公司高管向下操纵盈余时,控股股东委派董事才会加强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文章结论对于理解公司董事会构成和治理功能的发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2006-2014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不同方向盈余管理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内部控制对该现象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盈余管理会降低薪酬-业绩敏感性,将盈余管理按照不同方向分组的回归结果显示,当管理者进行向上调增的盈余管理时,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当管理者进行向下调减的盈余管理时,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有所减弱。对此,企业良好的内部控制具有一定的治理效应,能够削弱盈余管理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但针对不同方向的盈余管理,内部控制的治理效应有所不同。研究显示,在采用业绩性薪酬制度的背景下,管理者权利的存在会诱使高管通过盈余操纵来影响自身收益,现行的内部控制虽然具有治理效应,但仍存在缺陷,实践中需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的执行方式,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从而使其实现应有的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9.
非房地产企业受房价上涨的吸引投资于房地产业务,虽然能给企业带来业绩增长,但这使得企业业绩很难衡量高管的努力程度,业绩质量也不高,根据高管薪酬的最优契约理论,企业业绩在高管薪酬契约中的使用权重会被降低。基于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数据以及中国非房地产业的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高房价显著降低了企业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这一影响在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较高时更显著;以上结论在使用DID模型控制反向因果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10.
非房地产企业受房价上涨的吸引投资于房地产业务,虽然能给企业带来业绩增长,但这使得企业业绩很难衡量高管的努力程度,业绩质量也不高,根据高管薪酬的最优契约理论,企业业绩在高管薪酬契约中的使用权重会被降低。基于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数据以及中国非房地产业的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高房价显著降低了企业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这一影响在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较高时更显著;以上结论在使用DID模型控制反向因果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以2011年度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深市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内部控帝J缺陷披露时会计盈余薪酬契约有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未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披露内控缺陷的公司,会计盈余薪酬契约有用性更低;相对于披露会计层面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披露公司层面内控缺陷的公司,会计盈余薪酬契约有用性更低。研究结论表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有利于提升薪酬契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对于投资者来说,盈余是用来衡量一个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上市公司往往在法律和相关规定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盈余管理,以迎合自身利益或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需要。但是过分操纵的盈余管理会给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带来较大的不利,也有碍于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国于2006年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1月1日实施,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具有显著影响,并分别在存货、企业合并等具体规定的变化上表现显著。  相似文献   

13.
利用价格模型和收益模型对新会计准则执行前后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财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价格模型的分析表明,每股净资产与股票价格显著正相关,而每股收益与股票价格在新准则下显著负相关;收益模型的分析表明,每股收益与上市公司的股票年收益率显著正相关,而平均每股收益的年度变动在新会计准则下与股票的年均收益率显著负相关;反映出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同时,拟合优度的显著提升,说明新会计准则从整体上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应着重解决准则执行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遵循Sloan的经典研究思路,从分析师对盈余构成持续性差异区分的角度,对我国分析师盈余预测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的财务分析师高估了所有盈余构成的持续性,其发布的盈余预测虽然能够反映出应计利润的低持续性和现金流量的高持续性,但不能恰当地反映出操控性应计利润与非操控性应计利润之间的持续性差异。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财务分析师对盈余构成持续性的高估会显著影响其整体盈余预测准确度,这意味着我国财务分析师发布的盈余预测是有一定信息含量的,但在应对复杂会计信息时仍显不足。  相似文献   

15.
我们选择相对操控前业绩(ABROA)刻画公司的真实业绩,通过对CEO变更期间ABROA变化的分析,检验了CEO变更机制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相对操控前业绩变化与CEO非常规变更显著正相关,但与常规变更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这至少说明CEO非常规变更机制是有效的。常规变更与非常规变更的比较表明,竞争是CEO变更机制有效性得以发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名义薪酬业绩敏感度与真实薪酬业绩敏感,本文分析了管理层权力通过盈余管理进行薪酬操纵的方式。研究发现:薪酬操纵行为表现出时机选择特征,在盈利业绩下的薪酬操纵显著存在,而亏损业绩下的薪酬操纵并不显著。具体表现为管理层权力越大,薪酬与真实业绩敏感度越低,薪酬与名义盈利业绩敏感度越高,与名义亏损业绩敏感度负向关系越不显著。研究还发现:民营控股、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离、高质量的信息披露能够显著抑制管理层薪酬操纵。  相似文献   

17.
全面梳理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文献,系统评价盈余公告反应研究和会计信息估值研究成果。得出结论:现有盈余公告反应研究的主要观点是,影响盈余公告向市场传递未预期盈余信息大小的主要因素为信息披露前的环境特征,影响盈余信息含量的主要因素为未预期盈余持续性;现有关于会计信息估值的研究主要是以财务比率对未来盈利的预测能力的质量驱动研究和主要基于具体的估值模型的价值驱动研究。未来的研究应在特殊情景、估值模型的拓展以及更新研究方法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A股制造业为研究样本,选取2007-2009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历史盈余、应计利润和经营性现金流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应计利润存在着系统性计量偏差;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较低,且应计利润的持续性偏低;修正后的应计利润的持续性偏低。  相似文献   

19.
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5年到2007年的管理层薪酬数据,检验了在不同的控股股东特征下会计信息质量对以薪酬业绩敏感度为特征表达的管理层薪酬激励的影响方式。结果显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对管理层的薪酬业绩敏感度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上市公司会依据会计信息反映的企业价值变化调整管理层薪酬。此外还进一步发现,控股股东会显著影响这一过程,具体表现为这种负向关系在政府机构控股时显著减弱,而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以及其他具有影响力的股东的制衡力提高时显著加强。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2007—2009年的A股制造业为研究样本,研究了历史盈余、应计利润和经营性现金流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检验结果发现:(1)由于会计制度的原因,我国上市企业的应计利润存在着系统性计量偏差;(2)我国上市企业的盈余持续性较低,且应计利润的持续性偏低;(3)修正后的应计利润其持续性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