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章军 《老区建设》2013,(15):47-48
江西省武宁县扶贫移民新村以“致力绿色崛起、建设幸福武宁”为总体目标,以发展新产业、增加扶贫移民收入为根本,以建设扶贫移民新村为切入点,大力推进以“五美四和谐”为主要内容的和谐秀美扶贫移民乡村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移民地区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部分进入扶贫移民新村的老百姓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居生态村”的梦想。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中线库区和安置区板块经济发展思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建设板块经济的目的在于努力增加移民收入,提高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实现移民稳定发展.通过构建“板块推进、规模发展、产业升级、品牌支撑”的发展模式,探索符合中线库区和安置区特色优势的板块经济之路,逐步将特色农业板块经济建设成为中线工程稳定移民、发展移民,并能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3.
《老区建设》2013,(19):7-7
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移民村组社会管理,着力解决影响平安和谐移民村组建设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深入推进“平安新干、和谐新干、幸福新干”建设,维护移民村组社会稳定。新干县采取七项措施创建“和谐移民村组”,促进移民村组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移民的现实困难;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变移民村组落后面貌;三是强化移民教育,促进移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甘肃天祝县德吉新村为案例,分析了生态移民在迁出地和迁入地与土地间的不同关系,并由此探讨了移民不同时期的生产、生活状况。通过对比发现,由于土地质量问题移民在迁入初期相对于迁出地面临更大的生活压力和心理焦虑,也产生了与土地割裂的情感倾向。该文有针对性地指出,重视移民搬迁初期的土地数量与质量保障,是确保生态移民工程稳定与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三西移民:迁移的意愿与预期的希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西”移民是在政府的社会政策引导下所产生的贫困农户的自愿行为 ,是西北贫困农户走出贫困的第三条路。本文以类型比较为原则 ,以实证资料为基础 ,选择了移民的迁移原因、迁移决策、预期希望及目的实现度等主观指标进行分析性描述 ,以期在微观层次上“趋近性”地宏观反映三西移民整体正向迁移的直接动因及目前预期希望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6.
移民搬迁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把这一好事办好的关键是要赢得移民对象的认可和赞同。移民集中安置要求群众搬离祖祖辈辈居住的“热”土,告别朝夕相处的邻里,到一个不太熟悉的“地方”去,思想上顾虑多,感情上难割舍。为解决群众难“离”难“舍”的问题,我县在移民搬迁工作实践中,开创出“开好三个会,落实四到位”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三西”移民是在政府的社会政策引导下所产生的贫困农户的自愿行为,是西北贫困农户走出贫困的第三条路。本文以类型比较为原则,以实证资料为基础,选择了移民的迁移原因、迁移决策、预期希望及目的实现度等主观指标进行分析性描述,以期在微观层次上“趋近性”地宏观反映三西移民整体正向迁移的直接动因及目前预期希望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8.
为积极探索扶贫移民开发工作新思路、新举措,在各级党政和扶贫移民开发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安福县坚持“主攻项目、决战四区,差异发展、打造强县”的发展战略,将移民搬迁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发展园区经济结合起来,围绕“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打造一批有规模、有特色、设施齐全的移民新村。通过“内聚外迁”的办法.将生活在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的贫困群众向生产生活就医就业就学条件较好的园区、城区和集镇集聚。自实施移民扶贫政策以来,  相似文献   

9.
“我是5号”,“我是9号”——镇岗乡镇下坝集中安置点的移民拿到自家的新门牌都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为了便于移民工作的公开公示、便于移民的通信投递、便于移民的后续帮扶,近日,安远县对全县各类移民搬迁安置的移民进行了统一编号、挂牌,这标志着该县的移民扶贫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到目前,全县已有228户移民领到了新门牌,钉在自家的大门上。  相似文献   

10.
程诗文  金文 《老区建设》2013,(19):34-35
乐平市是江西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大县,有近1.6万移民,自2006年实行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以来,乐平市以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重点,解决长期困扰移民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农田水利设施差等生产、生活设施问题,移民的生产生活有了质的提高,但是移民生活水平相对当地居民仍然偏低。为了帮助移民早日脱贫致富,近年来在扶持移民发展种养产业上陆续投入资金26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1.
何晶 《中国报道》2012,(2):66-68
“240万人”——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移民数字,远超三峡移民的150万规模。陕西省陕南地区240万人的移民大搬迁工程,可能是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工程。据称,其意义对于多灾多难的陕南地区而言,“足以与废除几千年来的农业税政策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移民安居点建设的低碳性、移民发展模式的低碳性以及移民生活模式的低碳性三个方面出发,建立起一套移民项目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对不同的移民项目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该指标体系简明扼要,能够抓住现当代移民项目实施过程中低碳经济的根源,可为评估移民项目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广西扶贫移民实施10年来,既解决了移民的温饱,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大石山区生态环境。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提升广西扶贫移民层次的重点是从农业向二、三产业移民;按小康目标增加投入,提升“八七”扶贫攻坚期间移民户的生产、生活层次;改信贷资金为国债资金扶贫移民,从资金上提升扶贫移民层次,从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提升扶贫移民层次。  相似文献   

14.
万安县是个移民大县。万安水库3.3万移民,全部在县内安置,全县库区深山区人口达9.6万,占全县总人口的32%。库区深山区群众居住分散,当地自然资源少,生产、生活条件差,农民收入水平很低,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和谐发展的一条“短腿”。2003年,省委省政府从统筹区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作出了实施移民扶贫的重大决策。我县作为全省库区深山区移民扶贫工作试点县,率先实施。三年来,我县紧紧围绕移民扶贫“整体搬出、长期稳住、逐步富裕”的工作目标,创新举措,精心组织,真抓实干,共完成移民扶贫7298人,整体搬迁自然村328个,建设集中安…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破除原来的“造城运动”,转向“以人为本”,这不仅意味着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更意味着国家对民生重视程度的提高,更加关注人的发展问题。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农村库区移民社会在面临着诸多与其他社会相似问题的同时。还面临着移民“无根”感、社会参与缺失等特殊问题。文章认为,这种“无根”感与安置地原住民的排斥是移民难以融入社会的关键。因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移民的再社会化需要以社会质量理论作为研究指引,以该理论的“社会性”为选择路径,构建移民社会特有的乡土气息。在这一基础上实现向“市民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吉安县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结合实际,突出“五个抓手”,扎实推进全县移民示范村建设,取得了“三个”明显成效。一要反复比较,突出抓好示范村的选点。俗话说,“秧好一半禾”。示范村的选点关乎示范村的成败。在选择对象上,主要是从移民人数较多、有一定的基础条件、移民积极性较高的村组中进行挑选;在选择程序上,好中选优进行票选。由于每年上级分配的指标名额有限,不可能全部都上。我们的做法是,先由乡镇推选,再由移民办组织人员实地考察,考察后综合比较,票选决定。  相似文献   

17.
胡曙明 《老区建设》2009,(21):27-27
2007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与扶贫开发、促进就业以及其他农村社会保障政策、生活性补助措施相衔接”。如何做到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和移民政策“有效衔接”呢?  相似文献   

18.
华旭明 《老区建设》2013,(19):31-33
搬迁移民扶贫是从根本上改善贫困人口生活、生产条件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的重要措施,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为了解江西省今年刚试行推动的“移民搬迁进城进园区”新模式工作开展情况及面对的问题,对赣州的龙南、于都两个省试点县及瑞金、信丰等相关县(市)进行了实地考察、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三峡移民精神所蕴含的“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和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让首都观众经受了一次心灵的震撼和洗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参观《三峡移民精神颂》大型图片展后指出,三峡移民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的升华,是我们中华民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的又一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大力弘扬三峡移民精神,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遂川县始终坚持“移民扶贫与新农村建设并举、资金扶助与产业扶贫并重、科技帮扶与文化扶贫并进”,建成了一批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富有特色的移民新村,村镇面貌一新。大汾镇红太阳社区获得“全省最优美村庄”称号,红军桥、新苑、秀峰、水东等移民社区犹如一串撒落崇山峻岭间的明珠,为人们津津乐道,成为远近闻名的品牌新村、文明城镇。在“全国移民扶贫先进县”遂川成为“全省首批移民扶贫试点县”五周年之际,笔者走进一个个移民点,切身感受和体验遂川2万移民火热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