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阎大凯 《特区经济》1994,(4):27-28,30
<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直接产生社会分配公平,需要政府自身的调控机能用二次分配方式保证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事业等社会基础事业,在社会总体发展中求得平衡,从平衡中求得公平,社会实践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具有一个突出特点:间接地从外部环境营造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社会,直接地用一切调控手段保证国民经济二次分配的公平。 为达到营造有效率的经济及社会,实现社会平衡发展公平分配的目的,特区政府须做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十四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改革目标,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更新计划观念,改进计划方法,重点是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搞好经济发展预测、总量调控、重大结构与生产力布局规划,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进行重点建设,综合运用经济杠杆,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宏观调控对总量的调控措施必须与解决经济的结构性矛盾结合起来,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同时也必须与改革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与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杨守业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关系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的大局。(一)充分认识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所谓宏观经济调控,就是以政府为调控主体,从...  相似文献   

5.
论市场宏观调控手段的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市场宏观调控手段的比较与选择连廷广一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与古典市场经济相比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要接受国家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控制和引导。古典市场经济是一种完全由市场本身调节的经济。当时的国家既没有调控市场...  相似文献   

6.
《北方经济》1993,(6):20-22
1993年我们在改革计划职能和计划工作方法方面进行了初步尝试。在计划工作方法上,改变了过去单纯依靠计划手段安排生产的做法,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出发.充实加强了分析研究、政策规划,协调服务的职能,通过运用价值规律,制定政策措施,调整投资结构,改变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7.
俞晶 《特区经济》1991,(4):19-19
<正> 现状分析特区10年,计划管理体制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不断改革,成效显著,基本形成特区独具特色的新的计划管理体制,这种新体制表现为“5个结合”、“5个为主”: 1、部门职能为间接调控和直接调控相结合,以间接调控为主; 2、管理形式为指导性计划与指令性计划相结合,以指导性计划为主; 3、指标体系为价值指标与实物指标相结合,以价值指标为主; 4、工作重心为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相结合,以中长期计划为主; 5、管理方法为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逐步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新的计划管理体制特点说明,特区已基本建立了在宏观指导下的市场经济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符合深圳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向。特区10年的计划管理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特区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下税制改革的理论基础:税收相对中性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内容在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税制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减少政府因课税对经济的低效干预;另一方面,政府也应发挥税制在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以保证国家各项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这要求我们在进行市场经济税制改革时,应兼顾税收中性与税收调控,以税收相对中性论为理论基础,进一步深化我国税制改革。  相似文献   

9.
对广东价格改革的思考文蒋善利一、对广东价格改革中几个问题的认识有的人认为,价格改革就是放开价格,放开价格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不管价格;有的人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价格管理和调控,就是走回头路;有的人认为,价格放得差不多了,价格改革任务已经完成...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需结合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特定背景。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采取的是"渐进式"转型模式,事实证明了该模式较其他国家"休克疗法"的完全市场化转型模式具有优越性。由此,文章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未来的发展模式应是"计划市场体制"。以此为基础,国有企业的改革也经历了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未来的改革应以计划市场体制为指导原则,在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中以不同的方式引入市场竞争因素,营造一个有计划有市场的健康发展的良好格局。  相似文献   

11.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如何健全市(指地级市)、县中观经济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市、县政府经济管理作用,是个亟待探索的重大课题。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县中观调控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市、县中观调控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方式之一。市、县的中观  相似文献   

12.
“九五”计划是我国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来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一时期也是国内外经济运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相应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继“软着落”后由适度从紧向灵活松动重大转换的时期。在改革模式突破、运行环境突变、政策调控转向等因素交互作用的大背景下,“九五”以来,浙江经济在“八五”期问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呈现平稳发展之势,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13.
钱荣坤 《特区经济》1993,(2):6-8,54
<正> (一) 我国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关系到全局的历史性转变。在这个转变中,金融体制的改革又是整个体制改革的关键之一。在市场经济中金融体系起很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中的金融体系的地位和作用与计划经济中的完全不同。在计划经济中,计划部门处于最重要的地位,整个宏观经济的调控和微观经济的调节都要依靠计划来实现。在市场经济中,金融体系则处于最重要的地位,整个宏观经济的调控和微观经济的调节都要依靠金融体系来实现。所以在把计划经济改革为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我国的金融体制必须作根本性的改革。我国的金融体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80年代中期虽然进行  相似文献   

14.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随着改革的深化,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在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体系方面有根本性进展,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和经济改革的全局配套深层突破。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产权制度与我国银行体制改革倪海江市场经济快速、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是合理的产权制度,银行作为调控整个国民经济的中心,其改革的关键自然是金融产权制度问题。一、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点是以经济人作为经济行为的主体。经济人是以追求自身...  相似文献   

16.
<正> 宏观调控是国家管理经基本功能。无论从国外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看,还是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特征看,宏观调控是事关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大局的关键举措。现在的问题已不在于要不要宏观调控,而在于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使我国整个经济体制从“全统”和“直管”为特征的调控,向“放控结合”、“活而有序”、“活而不乱”为特征的调控转变。一、宏观调控的方式选择: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如果在这方面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改革就难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难以建立。在以往的经济运行中,面对不时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所采取的对策是不断加强国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及内涵特征,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一系列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对策: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革观;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统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重视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所谓市场经济简单地说:就是按照供求规律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具有市场主体法人化、经济关系市场化、宏观谳控间接化、经济秩序法制化的共性。又具有所有制基础、专政制度、经济发展目的、宏观调控的范围和力度不同的特点。当前,由于我国的市场发育还不完善,市场经济刚刚起步,为加强经济发展,在政策要作些倾斜,但计划仍有市场不可替代的作用。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有其各自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的作用和范围主要是市场作用不到或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凡市场解决的问题,计划不必过多干预,计划主要是在宏观层次的调节和导向,当然,在市场机制无所作为和失误的地方,要由政府管理和干预。同时,计划要在为培育市场,发展市场和保证市场正常运行做好服务、协调、监督工作。这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企业改革创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微观经济基础,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积极培育市场,建立一个完整的、统一的、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搞好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从而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四大要素。计划工作围绕这四个要素,通过培育和调节市场,实现总量平衡和优化结构,通过计划的导向功能使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到能够带动国有经济结构升级和整体素质较高的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利率市场化政策的现实选择——适度下调利率的思考□王春彦崔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是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的推进,利率对于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会更加明显。无论是为了求得短期的宏观经济运行的平衡,还是为了改革宏观经济调控...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过程对于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影响。基于一般均衡模型的理论分析发现,利率市场化水平越高,货币需求的波动性越大,利率传导渠道的障碍越少,从而货币当局选择价格型调控方式的条件也就越成熟。采用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构建四变量S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考察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对于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相对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数量型调控方式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价格型调控相对数量型调控具有时滞短与力度温和等优点;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价格型调控方式的优势将表现得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