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其中,以人为本是其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中的"本"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指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2.
田雁青 《发展》2009,(8):33-33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贯彻科学发展观,核心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作为经济社会还比较落后的合水县,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在新农村建设中认真处理好“四个关系”,才能实现全县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建竹 《魅力中国》2011,(1):177-177
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4.
龙光星 《魅力中国》2010,(10):179-179,144
胡锦涛总书记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文中强调指出:“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一定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着眼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  相似文献   

5.
程途 《今日重庆》2014,(11):28-29
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践行好党的群众路线,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的“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指引,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坚持群众路线,切实做好群众工作,努力在讲群众语言、聚群众力量、谋群众利益上走在前面、干到实处、作出表率。  相似文献   

6.
齐芸 《西部大开发》2009,(11):48-48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理论依据。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根本的是把具体的、现实的人作为“本”,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造福人民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标和最高价值原则,在解决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以及发展模式等基本问题中应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理念,发挥以人为本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7.
科技商报     
要目一、什么是科学发展观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十六项指标三、何谓科技中介四、我国首次设立“中国经济学奖”五、我国三成居民睡眠不好六、脑力劳动者健身七法科学发展观就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8.
安全生产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是我们党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安全发展体现了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反映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  相似文献   

9.
一 陈云关于经济工作要有群众观点的思想渗透于他的整个经济理论,内容极其丰富,核心是强调要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作为一切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他说,我们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现在是我们管理国家,人民有无饭吃,就成了我们的责任。”因此,“我们共产党必须天天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搞经济建设的最后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最根本的就是要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人民的愿望,增进人民的福利,维护人民的利益,保障人民的权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理论,胡锦涛同志精辟阐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他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观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12.
吴利才 《魅力中国》2010,(32):57-57
邓小平“以人为本”的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在经济上,邓小平坚持改善民生,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在政治上,邓小平把权利交给人民,实行人民当家作主;在人的全面发展上,邓小平强调要不断提升人的素质,加快培养“四有新人”。从根本上说,邓小平坚持以人为本,是以坚持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  相似文献   

13.
邱光波 《魅力中国》2013,(14):357-358
十八大报告向全党发出了新形势下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四个危险”的警世之言。为此提出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八个方面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我们党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诚实执政,守信立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实行人民对权力的制约,才能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才能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顺应人民群众求富裕、求公正、求安定的愿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也指出,“我们改革和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这就需要解决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要有制度的保障”,“要首先着眼于生活困难群体”,“还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这就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推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中央领导的这些分析和判断,对我们从政治高度理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民生问题,以及民生问题的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贤红 《魅力中国》2014,(16):348-349
毛泽东同志曾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深刻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工作“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追求幸福,是人民群众的权利;造福于人民群众,是党员干部的责任所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世纪富有创新精神的治国方略,符合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前进的方向。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个“人”就是人民群众,这个“本”就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人民大众的主体,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群众”一词己经成为与政治现实高度一致的概念,“人民”逐渐成了一个神圣光辉的字眼。中国共产党一向重视做好群众工作,并且在实践中形成了我们党所特有的群众观,在以人为本的视野下,群众观的内涵越来越丰富。  相似文献   

18.
《发展》2012,(7):10-10
和政县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作为打造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工程、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来抓。目前,“双联”行动正在向“解决贫困问题、带动群众致富、维护和谐稳定、促进转型跨越”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9.
刘成运 《魅力中国》2014,(12):373-373
群众路线作为我党的生命线,从始至终都在支撑着党的根本工作,它为我党创造了坚实的后备力量以及强大的思想力量。群众路线时党提出的服务人民群众的基本路线,它指导党和国家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想更好地执行群众路线就必须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就一直在努力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速度,直到2003年,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就意味着国家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0.
《山东建设》2005,(2):29-30
山东省济南市散装水泥办公室以人为本,狠抓队伍建设,借“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活动之势,从提高认识,强化管理,求真务实入手,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思考问题和开展工作的根本点和落脚点,积极推进全市散装水泥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