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重大战略思想在“三农”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央在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们贯彻落实中央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必须从牧区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内蒙古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路子。  相似文献   

2.
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2004年以来中国连续第三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以下简称“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第八个“一号文件”。这份“一号文件”首次并列提出“五个建设”,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并从八个具体的方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3.
2004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是时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充分体现了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农业农村问题的高度重视和逐步解决好农业农村问题的坚定决心。新疆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应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自治区党委六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牧区是什么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重大战略思想在。三农”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央在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我们贯彻落实中央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必须从牧区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路子。  相似文献   

5.
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但同时也遇到了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就业形势严峻等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了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对此,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先后制定了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去年底,中央断然行动,投资4万亿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行的地方税体系存在着财权与事权不统一,中央对税收的控制管理权过于集中,地方缺乏主体税种,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不强等问题。应本着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税政管理权限.统一地方税制,充实地方主体税种,给予地方一定的税收开微、管理权,真正做到财权与事权相统一,充分发挥税收体系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7.
政府门户网站目前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对外的主要窗口,也成为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抓手。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基层各级政府和部门机构大部分都建立了自己的政府网站,并已形成了群体建设规模:面对政府网站的发展态势,结合当前政府网站存在的问题,引发我们关注的是政府网站建设发展目前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精神,从而确保门户网站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夙愿,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了一整套从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文化层面紧密相连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再次回顾这一思想,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力  阮怀堂 《西部大开发》2011,(2):10-10,17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政府关心的重点。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三农”问题的文件,有力地解决了农民增产增收。但是,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着许多制约因素和困难。通远镇作为一个农业大镇,本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提出了如何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12月22日,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分析我省的经济形势,总结今年的经济工作,部署研究明年的经济工作,动员全省人民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努力做好2003年的经济工作。省委书记宋照肃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省长陆浩传达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2003年全省经济工作做了全面部署。2002年,甘肃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牢…  相似文献   

11.
张春福 《天津经济》2005,(12):16-18
一、新区内行政壁垒问题 在计划经济时期,塘沽地区的不协调主要表现为“条块”分割。在该地区,中央部委企业,市属企业可以用“林立”二字形容,中央部委驻塘沽单位就达20多家,其资产与创利水平在全国也是赫赫有名的,但依赖于这些企业的工人及其家庭却一直生活在生产性地区,也就是说直到20世纪90年代塘沽地区也不见规模城市的模样,企业大,财政小的特征一直困扰着塘沽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叶兴庆 《发展》2008,(3):10-11
2008年的中央1号文件,如人们期待的那样继续以“三农”问题为关注点。但出乎一些人意料的是,新时期指导“三农”工作的第五个中央1号文件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主题,尤其是突出强调“保供给、促增收”。事先许多人猜测,作为或许是新时期中央以1号文件的形式指导“三农”工作的收官之作,2008年的中央1号文件的主题应该“大一些”、“昂扬一些”,例如可以用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等为主题。  相似文献   

13.
欣然 《当代陕西》2006,(2):18-22
2月14日-20日,中共中央专门举办省部级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参加开班仪式并作重要讲话。2月21日,新华社受权全文播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意见》被列为2006年中共中央的“一号文件”,是“十一五”起步后的第一个“一号文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行动纲领。从增加农民收入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足见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决心。  相似文献   

14.
关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民令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很清楚,这是中央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广大农民盼望已久的重大的惠民举措。仅就这个问题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5.
《开放潮》2005,(11):27-29
随着中国社会改革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大量农村劳动力或主动或被动流向城市,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社会群体。2002年以来,中央政府接连发出系列文件,主旨是取消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与规定;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解决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对农民工进城务工做好跟踪服务,保障农民工权益等等。2004年,中央政府又发文要求改善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就业环境。2005年的中央i号文件更是将农民工正式列入了产业工人的队伍。福建省各地市也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可以说,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对农民工问题已经有一个明确的政策导向与系统思维。  相似文献   

16.
《老区建设》2008,(3):4-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年1月30日正式公布。这是近5年来第5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0个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17.
赵正卿 《当代陕西》2006,(11):36-37
今年,中组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抓紧解决部分村级组织无活动场所问题的通知》,中央拿了17.5亿元专项资金直接支持全国农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可见其战略意义之重大,但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中,要谨防“六种工程”。  相似文献   

18.
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这是1995年中央5号文件给供销社深化改革确立的最终目标,也是中央为什么把供销合作社再次从国内贸易部分离出来的主要原因。应当说,中央对供销合作社的问题一直是十分重视的,翻一翻1982年以来中央关于农村和农业问题的重...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兵 《老区建设》2008,(24):42-43
我国从2006年开始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在中央的关怀下迈出了可喜、稳健之步。但是纵观全国各地建设的现状,工程管理方面的问题仍然层出不穷,本文从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进行层层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唐山经济》2004,(8):39-40
2004年伊始,中央以1号文件发布了《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的意见》,随后省委六届五次全会又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意见》。滦县委、县政府敏锐地认识到这是新时期我国农村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面临着新的机遇。贯彻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文件,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