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产业体系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寅  张永庆 《经济师》2010,(1):40-41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撑,也是中国改善在全球分工格局中劣势地位的重要途径。当前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对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建设途径等问题展开研究。明确这些问题,对于指导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进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实践关系重大,是有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传统产业体系蜕变与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产业体系是企业间联系方式的定义出发,以企业竞争行为从数量竞争转向创新竞争作为传统产业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分水岭,分析了现代产业体系是保证企业创新行为为生存方式的产业体系,推断出小批量、多品种、快调整是这一阶段对外部环境的要求,信息、物流、风险投资和科技服务这四个部门服务于企业创新行为,构成了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设施,而企业则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规模经济来保证自己的创新竞争力。人均收入的提高不仅带来了对产品和服务品种的需求扩张,也提升了个人生命价值。政府需要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将现代产业体系作为政策工具,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再仅仅针对需求,而是针对抑制新的市场失灵。本文分析了两种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机制一内生性市场推进和外生性政府推进,并认为中国适用于政府推进。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在国内需求稳步增长、外需拉动逐步增强、宏观政策依然宽松的有利环境下,取得了很大进展,同时也存在着工业结构不合理、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弱、资源能源瓶颈约束突出等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突出转型,建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推动产业集聚、自主创新和战略合作。  相似文献   

4.
陈胜  郑瑞爽 《经济论坛》2010,(12):163-166
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发展中颇具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载体。从目前河北省的实际情况来看,产业集群化已初见端倪,正有力地推动着当地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产业集群效应与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属性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省产业集群的培育模式及其产业集群升级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2007年6月23日,第三届“武汉人力资源管理沙龙”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召开。本次年会由武汉人力资源管理沙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共同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铭略远讯管理咨询公司具体承办。来自湖北省内9620余所高校的师生和10余家企业的代表共计4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产品内分工发展,分析产业体系演变的内在规律,揭示不同分工形式下产业体系的特征及构成,并针对我国不同地区产业分工演进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体系发展程度差异较大的现状,提出我国基于产品内分工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建国以后,黑龙江省作为新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深入,黑龙江省在经济增速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上落后于全国水平。从产业结构的演进与经济增长的经济规律出发,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构建黑龙江省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思路,即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现代旅游休闲产业具有要素特殊性、产业内涵丰富性、产品及服务虚拟性等特点,属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范畴,更适合应用广义虚拟经济理论对其进行研究。本文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对我国现代旅游休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树立"大旅游"和"旅游-休闲"的理念、拓展产业链条、推进旅游休闲产业的组织制度创新、提高服务水平、加强行业监管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产业新体系,由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体系构建过于注重出口拉动、产业选择过于强调比较优势、产业发展过于强调外资的作用、产业发展中片面追求GDP考核、产业体系构建中片面套用西方工业化理论等五大误区,使得现代产业体系难以实现体系化和高端化发展,应该从破解这五大误区入手,多角度、全方位构建中国现代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0.
2006年8月1~2日,在吉林省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长春市税务学院主办的海峡两岸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在长春市举行。来自中国留美经济学会、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专家、学者和企业家100余人参加会议。现将会议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谷子产业与文化融合发展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子起源于中国,为养育华夏子孙、奠定华夏文明曾做出重要而独特的贡献。近几十年来,谷子供给与需求呈快速萎缩态势,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农业功能多样化、饮食结构健康化的要求。谷子产业的功能与价值体现在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非经济方面,谷子产业的振兴符合多功能农业的理念。粟文化作为我国北方农耕文化的主体,不但孕育了早期华夏文明,而且从技术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对中华文化产生着深远影响。为使小谷子长成大产业,实现谷子产业与文化融合发展,宜从传统资源宝库中挖掘科研创新的宝藏;通过文化引领扩大消费;开展文化营销,塑造谷子产品品牌;融入地域文化,强化小米地理标志保护;多层面多形式开展以粟文化为主题的会展节庆活动;发展创意农业等方面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12.
京沪高速铁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凸显交通的区位重要性,加速产业布局的大空间范围调整,加速区域空间结构的重塑。京沪高铁是我国建设的一条具有重大影响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开通将会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相关行业发展以及区域空间结构的重塑。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业发展的理论体系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代农业的内涵出发,梳理国内外众多的农业发展相关理论,认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理论体系应由三个方面构成,即农业经济理论、农业发展理论和农业生态理论,并简要论述了这三个方面的经典理论。其中,农业经济理论代表性的有农业区位理论、农业区域分工理论、农业比较优势理论、农业产业结构理论;农业发展理论代表性的有农业发展阶段理论、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改造传统农业理论、诱导技术创新理论、城乡统筹理论;农业生态理论代表性的有生态位理论、生态适宜性理论、环境承载力理论、循环农业理论和可持续农业理论等。以此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时空压缩下的风险投资——高铁通车与风险投资区域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研究》2017,(4):195-208
基于风险投资(VC)的视角,本文研究高铁通车改变地理距离的时空约束条件后,我国风险投资行为的新变化。双重差分模型(DID)分析表明,高铁通车后,与非高铁城市比较,风险投资对高铁城市的新增投资显著增加。与此同时,高铁扩展了VC中心城市的投资辐射范围。而且高铁通车后,由于投资人和创业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所降低,造成信息敏感性较高的初创期和扩张期的风险投资明显增加。同时,市场化程度更高的非国有背景VC机构对高铁城市的新增投资较国有背景VC机构更多。本文揭示了高铁对地方经济发挥效应的一种作用机制——高铁带来的空间压缩、时间节约、可达性提高,使得高铁城市吸引了更多的风险投资,有利于地方经济转型和推动创新。同时,本文结果对于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布局亦有启迪。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铁、贸易成本与企业出口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高铁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日益显著的影响。本文使用2000—2011年中国高铁、海关、工业企业和城市等数据,将开通高铁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贸易成本变动视角,考察中国高铁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开通高铁城市的企业出口提高了12.7%。借鉴Faber(2014)构造"最小生成树"作为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系列稳健性检验,结论始终成立。在机制研究方面,参考Donaldson&Hornbeck(2016)和Lin(2017)的方法引入和计算"市场准入",发现开通高铁通过降低固定贸易成本促进了企业出口。异质性分析发现,开通高铁显著提高了企业出口的扩展边际,对资本或技术密集型行业、时间敏感性产品、东部地区城市和高铁直达港口的城市出口促进作用更大,对企业出口的有效影响范围约是高铁站到其所在城市中心30公里的道路距离。本文研究为优化中国高铁修建规划和促进企业出口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刘奕  贾元华  税常峰 《生产力研究》2012,(2):8-9,79,261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铁路运输的要求,2003年以来我国对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实施优化调整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文章在系统分析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基础上,选取评价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及C2R模型构建了评价模型,并结合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的改革实践进行了验证,同时对铁路营业里程、总换算周转量和劳动生产率3项指标的输入利用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林晓言  韩陈林  陈楠 《技术经济》2017,36(10):84-91
基于马克思提出的交往理论,论证了高速铁路全社会价值的形成根源,即凭借安全、快捷、网络化等优势实现的社会交往改善,并提出了"交往-生产"循环下高速铁路全社会价值的作用机理。借助系统动力学测算出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从300km/h提高至350km/h可促使GDP增加近3%,将高速铁路的开行对数增加100对可促使GDP增加2%以上。因此,适当提高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增开列数有助于充分发挥高速铁路的全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近代北京商人与山西商人运用人力股制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近代北京与山西商人都使用过人力股制度。不过,北京商人*运用此制度手段灵活、形式多样,并有了一定创新;而山西商人因循守旧,大掌柜权欲恶性膨胀,独断专行,不思创新,导致与北京截然不同的结果。本文主要就人力股的上下限额、银股与人力股分配比例、份额变动、故身股、创新及效用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当今的企业改革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9.
机器工业与传统手工业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有的过分强调它们之间的竞争性,有的过分强调它们之间的互补性.通过对近代江西作具体的个案分析,可以发现,机器工业与传统手工业之间其实是一种相互斗争相互依存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孙文浩 《财经科学》2021,(3):119-132
使用1999-2017年28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准实验研究框架,并结合90米分辨率的地理坡度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研究高铁网络对沿线城市创新的影响效应.主要发现:(1)高铁网络引发的科研人才流动实际造成沿线城市的科研人才产生了逆集聚现象;(2)高铁网络引发的沿线城市科研人才逆集聚现象是降低城市创新水平的重要原因,主要发生在非东部地区以及科研人才集聚水平较低的城市;(3)科研人才集聚借助高铁网络存在从小城市向大城市转移的趋势,并在创新总量上有利于促使区域创新产出水平显著提高;(4)流动不等于集聚,虽然科研人才借助高铁网络会从非东部地区沿线城市向东部地区流动,但东部地区沿线城市的科研人才集聚水平却是未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因此,基于沿线城市高质量创新发展视角,政府应出台相应的人才引进政策促使科研人才集聚在全国范围内合理布局,加速科研人才集聚从小城市向沿线大城市的转移进程,疏通人才集聚的"内循环"流动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