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截止1998年2月底,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已达2809亿元,其中定期储蓄存款约为1908亿元,占全部储蓄存款67.92%,定期储蓄存款的比重决定了分析定期储蓄存款是研究邮政储蓄业务发展的最重要方面。由于居民储蓄是循环往复地进行的,定期储蓄存期相对较长,大部分存款跨会计年度,根据会计核算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会计实务中按月对定期储蓄存款进行计提利息,作为每一笔定期储蓄存到期实付利息在整个存期内按月分摊。此计提利息构成邮政储蓄的支出,继而形成利息差额(即利差)。在实务中,计提利息是按照当月计息积数乘以利率得到的,因…  相似文献   

2.
有奖储蓄的特点就是将储蓄存款的利息以奖金形式支付给中奖储户。定额定期有奖储蓄根据奖金与利息分配比例不同,可分为定额定期以奖代息储蓄和定额定期有奖有息储蓄,前者是将金额利息以奖金形式支付给中奖者,后者是将部分利息以奖金形式支付给中奖者,另一部分利息在存款到期时按规定支付给储户。邮政机构支付一般储蓄存款(存本取息业务除外)利息的方法是利随本清,是在存款到期支付本金时,计付利息,而定额定期有奖储蓄奖金支  相似文献   

3.
定期储蓄存款利息计算方法王晓娟1993年3目1日,国家颁布并施实了新的储蓄条例,刘原储蓄章程规定的定期储蓄利息计算作了三点修改:第一点,提前支取存款按支取日公告活期利率计息;第二点,过期支取,过期部分按支取日公告活期利率计息;第三点,在存期内遇利率调...  相似文献   

4.
邮政储蓄改为自办后,吸收各种不同的储蓄存款企业可获得不同程度的利差收入,但不同种类和不同存期的邮政储蓄存款产生利差的时间快慢不尽一致,有的储蓄存款当月见效,有的后期见效,各项储蓄存款利差的大小和实现利差时间的快慢与储蓄转存款利率与各项存款利率有关。由于储蓄单项存款月利差率=该项储蓄转存款月利率-该项存款月利率,而目前邮电企业与人民银行结算的储蓄转存款综合月利率为8.09‰,(1000元转存款中90%存入长期存款户,月利率为8.85‰,7%存入活期存款户,月利率为1.8‰,3%作为在途、库存资金无息,即综合月利率为900×8.85‰+70‰×1.8‰=8.09)。所以以上公式就可写成:储蓄单项存款月利差率=8.09‰-该项存款月利率。从该公式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凡是储蓄存款月利率低于8.09‰的储蓄存款,邮电企业当月即可获得该项存款的利差收入;凡是储蓄存款月利率高于8.09‰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务院1992年12月11日第十七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储蓄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自1993年3月1日起,储蓄存款实行新的计息办法,现介绍如下:一、未到期的定期储蓄存款,全部提前支取的,按支取日挂牌公告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计  相似文献   

6.
保值储蓄业务的一般规定焦秀一、什么是保值储蓄保值储蓄是指存期为三年以上(含三年)的城乡居民定期储蓄存款到存储期满时,邮局除按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外,还要将存款期间物价上涨幅度高于存款利率的差额补给储户,使储户存款的全部收益不低于或略高于存款存入时的实际...  相似文献   

7.
邮政储蓄由手续费收入改为按利差收入后,邮电部门将吸收的储蓄存款转存人民银行,储户存款利息由邮电部门支付。邮电部门获得的转存款利息与支付储蓄利息的差额即利差收入,就是邮政储蓄的经营收入。 由此,邮政储蓄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劳务型转化为经营型。加强邮政储蓄的经营管理,提高邮政储蓄的经济效益已成为邮电部门的新课题。邮政储蓄的经济效益指在邮政储蓄  相似文献   

8.
一、利息核算的意义和基本要求邮电部门办理的储蓄业务,是货币信用业务。所吸收的储蓄存款,转存人民银行。邮电部门对储户的存款,要按规定支付利息,人民银行同样要向邮电部门支付转存款的利息,二者的差额(利差)就是邮政储蓄的业务收入。因此,利息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储户的利益和邮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按下列要求做好工作:(一)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及  相似文献   

9.
政策动态     
2月中、下旬,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进行了城镇储户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今年一季度,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对物价的满意度提高;预期收入信心不足,预期物价趋升;储蓄意愿强势不改,储蓄存款仍然是居民金融资产的首选;消费意愿平淡,教育消费凸显;居民对消费信贷的认可程度提高,汽车消费逐渐升温。进入2003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延续上年持续快速增长势头。2月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为9.3万亿元,同比增长18.8%。一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的储蓄意愿强势不改,有34.1%的储户认为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更多地储蓄…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银行和邮电部商定,自1990年1月1日起,将邮政储蓄向人民银行缴存存款的业务关系改变为向人民银行转存款的业务关系,即邮政储蓄由邮电部门自办,邮电部门吸收的储蓄存款(含保值定期储蓄存款)转存人民银行,人民银行按规定利率向邮电部门支付转存款的利息和保值储蓄贴息,储户的存款利息由邮电部门支付,利差即为邮政储蓄业务收入。邮电部门吸收的储蓄余额转存人民银行,分别在人民银行开立活期存款帐户和长期存款帐户,活期存款帐户的存款按活期储蓄和率2.16%计息,每年6月30日计付一次;长期存款帐户的存款按年利率13.5%计息(自1990年8月2]日起调整为10.62%),每季末月的20日计付一次。并规定,活期存款帐户的余额,应为邮政储蓄转存款的7%,长期存款余额应为转存款的93%,应付未付利息可存入长期存款帐户。活期存款帐户随时办理收付,长期存款帐户一般情况下只收不付。由于上述变化,给邮政储蓄业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原来容易计算的邮政储蓄业务收入变得复  相似文献   

11.
浅论零存整取定期储蓄的利息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传统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利息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商业银行广泛采用计算机处理储蓄业务情况下修改计息方法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利率下调后邮储的对策山东省淄博市张店郊区邮电局刘星1996年5月1日,银行在下调储蓄利息的同时,对转存款结构也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活期、长期比例由7:93,调整为20:80,活期比例上调幅度为185.7%。金融市场的这一巨大变化,使邮政储蓄突然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3.
定期储蓄存期是计算利息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确定利率标准的主要依据之一。存期计算错误,势必导致利息计算错误,直接影响着储户或国家的经济利益。为确保计息的准确无误,对定期储蓄存期的计算作了一些具体规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一、定期存款的到期日以对年对月对日为准。存入日为到期月份所没有的,以到期月份的月末日为到期日。如:1989年3月2日存入,如果存期为定期一  相似文献   

14.
外币储蓄开办币种和账户的设立问题开办外币储蓄业务首先面临币种的选择、账户的设立问题。从各开办外币储蓄业务的银行实际看,外币储蓄包括现钞账户和现汇账户。现钞账户,即从境外携入或境内居民持有的可自由兑换的外币现钞所存入的储蓄存款账户。此种账户的本息可以支取外钞,  相似文献   

15.
正确计算保值贴补利息张世能根据物价上涨指数,为稳定金融秩序,维护储户利益,国务院决定对三年期及以上的人民币定期储蓄存款实行保值,按月公布保值贴补率。储户存款既得存款利息,还得保值贴补利息。自1994年3月人民银行公布保值贴补率为1.19%以来至199...  相似文献   

16.
冒领储蓄存款的法律责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利平 《邮政研究》2003,19(2):39-40,45
为了正确处理邮政储蓄机构和用户之间的储蓄合同纠纷,针对其中出现较多的冒领储蓄存款总是进行了具体分析,明确了各种情况下双方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7.
2012年6月8日,央行首次宣布有限放开人民币储蓄存款利率限制,允许存款利率最大上浮基准利率的1.1倍。这一步虽然走得相对保守,但却是迈向利率市场化坚实的一步。2013年7月20日,央行再次宣布全面放开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管制,利率市场化的脚步明显加快,全面放开对存款利率管制的日子也将为时不远。今后,市场化的存贷款利率会因需而变,利差空间大幅收窄,  相似文献   

18.
储蓄计息的规定秀兰一、储蓄计息的一般规定1.存款金额在元以下的不计利息.计算利息时应计至厘位,实际支付时,将厘四含五入计至分位。2.存期无数的计算,用“算头不算尾”的方法,即从存款目的当天起计算,算至取款的前一天为止,“算头不算发尾”是指整个存期而言...  相似文献   

19.
崔金凤 《邮政研究》2003,19(1):28-29
以提高邮政储蓄经济效益为目的,结合国家8次下调存贷利息的实际,对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风险的形成原因及利率风险的负面影响作了分析和阐述,探讨了规避化解邮政转存款利率风险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1999年6月10日人民银行再次调低了居民储蓄存款的利率,这是自1996年5月1日以来人民银行的第七次降息。由于居民储蓄存款对利率调整甚为敏感,因而本次降息对邮政储蓄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部分邮政职工对邮政储蓄的发展也产生了悲观情绪。但是笔者却认为本次降息对邮政储蓄而言,其积极影响也是很明显的,本文想就此谈一些自己的见解。良好的经济氛围、宽松的金融环境,为邮政储蓄的快速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从宏观上讲,降息对邮政储蓄的长远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我国从1996年起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经济过热问题,实现了国民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