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覃建芒 《广西经济》2004,(11):39-40
一、企业产权归属不清。企业改制时,有的地方将企业总资产的80%转为在职职工股份,企业总资产的20%留给退休职工。企业资产一般按职工工龄分配,在职职工只要出资购买分配归自己的企业资产,即可成为新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股东。退休职工不要求购买股份,也不作为改制后新企业的股东,不参加企业股东分红。这样,原企业中20%的资产(或称股份)虽说是留给退休职工,但实际成了没有具体归属的企业产权。  相似文献   

2.
段炳德 《新财经》2007,(2):30-31
企业向股东分配红利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在中国,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财务问题,各方争论之下,国企向政府分红亟待统筹性的法规出台  相似文献   

3.
《珠江经济》2001,(10):54-55
所谓分红保险,就是指保险公司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将上一会计年度该类分红保险的可分配盈余,按一定的比例,以现金红利或增值红利的方式,分配给客户的一种人寿保险。分红保险的红利来源于死差益、利差益和费差益所产生的可分配盈余。2000年以来,深圳市场上出现了许多诸如投资连接、分红保险、万能寿险  相似文献   

4.
“村股份合作社是构建和谐社会、给老百姓实惠的定心丸.是保民生、促发展的好政策。”苏州市高新区枫桥街道联港村股份合作社股东代表大会暨2008年股红兑现大会现场上。74岁的时泉南老人拿着粉红色的股红兑现单高兴地说道。据了解.联港村股份合作社2008年的年终股红分配总额达159万元,每股分红达到了55元,在全街道24个村股份合作社中为最高.拥有25.5股的时泉男可以分得1402.5元的股红。  相似文献   

5.
观点选登     
《上海国资》2007,(7):7-7
国企分红,观念转变为先——开启国企红利时代《上海国资》2007年第6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今年起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这意味着今后政府将对国有企业的利润提取分红,这是人们期盼已久的好消息。2006年全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1.1万亿元,相当于全国税收总额的1/3,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谁投资,谁受益",国有企业无论是依公司法而组建的,还是按企业法注册的,国家作  相似文献   

6.
1996年7月,A,B,C,D四家企业共同投资设立某物资有限公司,公司依法成立,注册资本为200万元,为扩大经营规模,该公司董事会拟定了增加注册资本的方案,提出公司注册资本增加到300万元,A,B,C,D四个股东分别增资30万元,30万元,20万无,20万元,1998年2月,该公司股东会表决时,占出资比例60%的A,B两个股东表示赞成,而占出资例40%的C,D两个股东表示反对,公司在相对多数的情况下通过了决议,由董事会按增资方案实施,但C,D两企业均不愿增资,于是董事会决定暂停,C,D两企业的年度分红,用以抵作出,C,D两企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股东会的增资决议无效,并要求按章程分红,问,该股东会关于增资的决议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周刊》2006,(50):34-34
国企要向大股东——国家上缴红利的消息,自今年初就已得到证实;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红方案如何确定,如哪些收入属于红利、这些红利该用于何处,以及谁来代表国家行使股东权利等,仍是一个待解的难题;据了解,国企如何向国家分红,国际上几乎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正面临一项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8.
中国股市经过10年的发展历程已初具规模,而各种矛盾也初现端倪:股市迅速扩容却缺乏相应的风险规避机制: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化但投资组合和品种都处于单一化状态;基本不分红;股市回报率低;不反映企业的微观行为:重组与企业的微观行为无关等。在此,对中国股市作一深层透析。 投机盛行原因 第一,上市公司不分红。 2000年不分配的上市公司达60%,上市以来从未分过现金红利的上市公司占20%。既然上市公司不向股东分配红利,股民就只能够赚取增值的价差.这就是所谓的“投机”。 第二,国家控制上市资源。由于上市额度意味着能…  相似文献   

9.
梁栋 《上海国资》2001,(7):22-23
前些年,在"抓大放小"政策激励下,河北省与全国一样,县及县级市(以下简称"县级")几乎都着手进行了改制,然而人们还没来得及看到"改制"的效果,就发现那种"不到位"的"改制"并没有改掉国企的"痼疾",因而不得不立即着手进行以优化产权结构为核心的二次改制"。"一次改制"不彻底河北架城县1996年投资创建的宇峰公司,于1998年1月进行股份制改制,69名职工共同入股18万元,注册成立了石家庄三辈乳业股份合作公司。新公司运行两年来,方方面面出现的新问题又制约了企业快速发展:一是转制两年来新分配和调入的大学生以及技术管理人员,其中一部分人已经成为关键岗位的业务骨干,但他们却不是股东,他们对企业长远发展关注不够,缺少风险意识,影响了企业发展;二是许多职工的股本经过两年分红后,已经基本收回,因而又出现了新的"大  相似文献   

10.
简讯     
《中国老区建设》2012,(3):44-45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魏庄社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2012年1月7日,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魏庄社区举行了股权证发放暨首期分红仪式。当天发放股权证1200余份,发放红利200余万元。魏庄四组的陈先正一家6口人,领回了6本股权证,这次分红即分得了1.2万元的红利。  相似文献   

11.
基本事实:2000年经宿豫县政府将集体所有制“宿迁市轧花榨油厂”改制为“宿营迁市棉花加工厂”,为股份制合作企业(民营企业)。总资本额为119.1万元,划为1000元/股份,合计1191股份;全体股东计196人,选举出5人为董事会成员。股东们反映:2002年10月1日,因4名董事违法被双规后,只有一名叫苏永立的董事,他与供销社联手借改制之名,将企业资产达5000万元只卖119.1万元,行大股吃小股之实来损害广大群众的权益;对应当养老的人员没有保障措施;排挤公平竞争者:有一位竞争者叫王刚的先生,按改制要求给银行交购买资金120万元,但改制领导小组不卖;却只卖给…  相似文献   

12.
股份公司每一年度分红派息一次.当决定完分配方案后,将在当地报纸刊登公告(一般为三月份).证券登记公司按照公布的分配方案,对截止过户日在股东名册上的股东,按其持有股数,计算应  相似文献   

13.
在宏观经济环境不景气,许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的情况下,改制仅三年的清流香料厂却呈现一派勃勃生机。1999年,这个仅有102 名员工、注册资本188万元的股份合作制小厂,主要产品萜烯树脂产量达2700吨,比上年增长16%;实现利润120万元,上交税金220万元,比增72%,人均创利税3万元;产品产销率和货款回笼率均达100%,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各项经济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三年间产品产量和利税均翻了一番,职工年均收入递增15%以上,股本分红率也从1997年的24%提高到1999年的30%…  相似文献   

14.
小心陷阱:保险理财的五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误区一分红保险既保障又有红利分配,是一种优于银行储蓄的投资理财方式例:张先生,32岁,公司中层白领,家庭经济较为宽裕,家庭投资理财上对分红险表现出极大关注。据保险展业人员推介,这类险种高分红为6%,中分红5%,低分红4%,不仅回报率比银行高,而且还免缴存款利息税,更让人放心的是中国保监会规定保险公司至少须将当年可分配盈余70%进行分配,而且《保险法》也规定了保险公司不能破产,相当于保险最高管理机构给分红保险的信用和利益上了“双保险”。张先生在左右比较分析后,认定分红险兼具高收益和高保障功能,必优…  相似文献   

15.
公司股利政策财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友软件在2001年度公布了优良的业绩和每股派现0 6元的高现金分红政策后,股价出现大跌,表明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对红利政策存在严重分歧。本文拟建立一个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理论分析框架,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基础上,对用友软件现象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数据     
35亿元 达能与娃哈哈合作十二年间,在中方的出色经营之下,达能已经累计分回红利超过了35亿元,这还不包括2007年的分红。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分红——国资经营预算方案破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企要向大股东——国家上缴红利的消息,自今年初就已得到证实: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红方案如何确定,如哪些收入属于红利、这些红利该用于何处,以及谁来代表国家行使股东利得等,仍是一个待解的难题; 据了解,国企如何向国家分红,国际上几乎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正面临一项制度创新。 《中国经济周刊》近日获知,相关制度设计已有实质性进展——财政部早在6月份起草、并向各部委广泛征询意见的《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其准备工作现已接近尾声,正在研究制定上报国务院:而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国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具体方案有望年内出台。 如果财政部和国资委的上述说法实现,那么,包括国资委管理的165家央企、80多个国家部门下属的5000多家国企,以及铁路、烟草、邮政以及科教文卫等行政事业单位下属的国企在内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12万多户,都将向国家分红。这意昧着,每年万亿计的国企红利将正式以非税收入进入国库;而被人戏称为“央企吃肉,全社会喝粥”的国企传统分红体制也将彻底终结;与此同时,还将带来财税体制的一次大变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河北沽源县供销社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是通过98年的企业改制,在原县社生产服务公司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股份合作制公司,现有员工43人,股东25人,人股资金50.5万元,拥有固定资产400万元,流动资产100万元,下设两个牧场,一个宾馆,一个日加工能力1000只羊的肉食品加工厂和一座储藏能力150吨的冷库,是沽源县社系统唯一的以加工、贸易肉食品为主的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玉环县金属回收有限公司于1998年完成改制。改制前的玉环县金属回收公司与玉环县燃料公司系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国有企业。单一经营报废汽车业务,年经营额不足500万元。改制后,企业经营者、业务骨干持股占85%,国有股为15%,现有职工21人,其中股东职工8人,经营者与职工名副其实成了企业的主人。玉环县金属回收有限公司经过短短几年艰苦奋斗,无论在企业经营效益上还是在员工精神面貌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1年全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92亿元,公司年销售平均增长率达70.4%,创利税年平均增幅达23%…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初,陕西神木县人民法院法官张继峰以180万元入股同学陈某开办的煤矿,此后三年,他先后三次得到陈某的返还款和分红款总计660万元。但是,当他知道陈某以5000万元的价格将煤矿卖给别人后,觉得自己得的太少,便将其告上了法庭。2010年2月,横山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张继峰胜诉,判令被告煤矿方给付原告2007年分红款500万元,2008年分红款600万元,共计110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