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军 《南方经济》2002,151(4):39-41,77
在资本市场条件下,公司控制权争夺有两个条件:第一,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第二,公司所有权所有者的转移对公司控制权的监督作用,公司控制权争夺主要有购并和代理权争夺两种方式。公司控制权争夺对社会资源利用,股东财富和公司治理结构产生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控制权争夺促进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市公司经营的监控,被英美学者认为是降低公司“代理成本”的必要举措。简单来说,由于公司规模的日渐扩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使得公司股东与经营者相比处在相对较弱的地位.他们不得不借助一系列的监控来保证他们的代理人(公司经营层)不偏离其意愿行事。对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3.
兰晓东 《中国经贸》2010,(14):113-114
一。公司治理中的投资者保护问题 投资者保护问题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之一而备受关注。实证研究发现,大股东对小股东的“掠夺”在很多国家都很普遍,特别是在公司所有权集中程度较高的国家。它缘起于代理问题,核心内容是防止内部人对外部投资者的“掠夺”。这里的内部人,指管理层和控股股东,外部投资者指所有的不控制公司的投资者,包括分散的中小股东、非控股的大股东、债权人等。  相似文献   

4.
在寻找产权主体的代表时,由于国家和自然人自身可能不具有行使所有权或产权权力的能力,简称行权能力,而需要寻找其代表代行所有权或产权权力。在美国由于公众持股,投资主体或股东极其分散,以致分散的公众持股不仅难以具有专家化的行权能力,也难以集中表达股东的意愿,造成了公司内部人控制  相似文献   

5.
股权幻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运营是一个资本与人力等要素的联合生产过程,股东的投资行为使其自有资产得以向公司法人财产转换,这一转换完成之后,在公司中保障股东利益的主要途径是股权。在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条件下,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者——董事与经理,与公司所有者——股东之间,由于公司中股东群体的扩大和在知识类型与劳动形态分化推动下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加上公司的多要素联合生产的性质,使股东通过股权对公司的控制能力实际上被弱化。  相似文献   

6.
公司治理的目标 由于公司所有权多元化和社会分工细化,公司股东一般不参与公司管理,公司业务活动由公司专业管理层来执行,这样就带来许多复杂的问题,现代公司治理要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汪张林 《特区经济》2005,(5):114-115
公司人格独立和股东承担有限责任是公司法的两大基本原则,由这两大基本原则决定,一般情况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股东和公司债权人无直接法律关系,因而无须对公司债权人直接承担法律责任。但是,股东对公司债权人不直接承担责任原则也不能绝对化,因为公司毕竟是由股东出资设立的,公司设立后也是由股东控制,公司实际上是股东用来赚钱的工具,况且公司法规定股东对公司债权人不直接承担法律责任是有前提的,  相似文献   

8.
如果你是一处房屋的所有权人,那么,由房产登记机构颁发的登记在你名下的房产证就是证明你合法权利的法律凭证。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是出资人,其作为公司股东并拥有公司财产的最终所有权的权利证明是什么呢?这恐怕是包括现有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都难以准确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霞  吴岚  朱袆 《产权导刊》2006,(1):31-32
一、公司治理的内涵公司治理问题是随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由于利益追求不同以及公司规模的扩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越来越弱,甚至少数股东的利益根本无法得到保证而产生的。近年来,公司治理不仅成为一个世界性课题,在国内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公司治理建立在委托—代  相似文献   

10.
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公司治理的主要特征,随着公司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分散,股东与经理层的利益偏差也越来越大为保护公司整体和中小股东的利益.上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出现了独立董事制度,并于七八十年代迅速在欧美发展开来,为许多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所认同。  相似文献   

11.
一、现阶段我国股票市场在诚信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 1.强制性信息披露没得到贯彻落实,造成虚假信息泛滥 在上市公司中,由于股权高度分散,导致了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两权分离使得分散的中小股东与公司经营者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的不对称产生“道德风险”,经营者有可能以牺牲公司利益为代价追求其自身利益,股东的权益将面临被侵害的危险。为了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必须强制性要求公司经营者全面及时披露公司的有关信息。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资金的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与一般公司不同,商业银行具有诸多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导致了其治理结构与一般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差异。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它的股权结构是国有股占据绝对控股地位、一股独大的股权格局,股权高度集中,存在绝对控股股东。  相似文献   

13.
李进 《特区经济》2005,(11):82-83
股东委托书征集制度是现代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产物。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公司发展史表明,委托书征集制度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与损伤公司利益及股东权利之间游走,决定游刃方向的则是法律的完备与监管力度。在我国,随着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和一系列委托书征集案件的出现,股东委托书征集法律制度的独立价值也日益凸现。因此,对委托书征集进行明确的法律界定,从而加强其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在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企业中,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地解决委托方和代理方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避免或减少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契约的不完备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公司治理研究新趋势--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对公司治理研究的新趋势———控股股东与小股东的代理问题进行了综述。文章分别从控股股东的所有权结构特征与小股东受侵害、控股股东攫取控制权收益、控股股东控制股利政策和控股股东操纵上市公司会计报告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同时指出 ,控股股东与小股东的代理问题是未来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新趋势 ,而且在我国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锋 《特区经济》2007,(8):117-119
股东权是指股东基于其出资或认购股份而在法律上对公司享有的对所持股份的所有权和获取经济利益并参与经营管理的权利。它可分为两个部分:股权、其他股东权(包括自益权、共益权)。对股东权法律性质的认识,应根据其内容进行具体地分析。股东权兼有所有权和社员权的性质,其中,股权具有所有权的性质;其他股东权具有社员权的性质。  相似文献   

17.
曾琼 《理论观察》2006,5(4):138-139
大陆的公司治理结构突出了对物质资本所有权的优先保护和股东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优越地位,香港的公司治理结构也以股东利益为主要价值取向;大陆公司法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总的来说是采取分权制衡原则,运用权力平衡原理,将公司机构分为权力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香港公司法在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上采取董事会中心主义的管理模式,侧重于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8.
独立董事(independent director)是指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内担任除董事外的其他职务,并与其所受聘的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判断的关系的董事。在公司董事会构成中应至少有两名以上的独立董事,充分发挥其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独立判断的作用,使公司的战略决策和运作更趋科学,保障公司股东尤其是关心中小股东的利益,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9.
新公司法第183条对公司解散请求权做了规范,并确认了出现公司僵局时股东享有解散公司诉权,为股东的退出机制开辟了新的道路。但该条过于原则,没有对具体问题作出解答。本文通过对股东请求解散公司的缘由——公司僵局的分析,认为解散公司是股东退出公司的理想法律途径,同时参照国外的相关立法,对当前公司解散之诉中存在的有关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杜敏萍  赵宁 《魅力中国》2014,(18):74-74
现代社会公司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重要的一个角色,我国公司法现在奉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公司治理原则,这样一来,大多数股东其实不直接参加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很多公司的事主要掌握在董事会和经理的手中,那么股东知情权制度就有必要制定,从而来保护股东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