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阿勒泰:1054名官员财产申报2008年5月25日,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委同意,阿勒泰纪委下发《关于县(处)级领导干部财产申报的规定(试行)》。12月22日,该纪委在《关于认真做好县(处)级领导干部首次财产申报工作的紧急通知》中明确规定,申报表分公开和秘密两份。  相似文献   

2.
《中国报道》2009,(5):84-85
2009年初,一个因为遥远而很少被人提及的城市——阿勒泰却频频出现在全国的报纸和电视中,而和这三个字联系在一起的,是“县(处)级领导干部财产申报表公示”,这被称之为中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建设上的破冰之举,而由阿尔泰地区纪委、监察局和预防腐败办公室制定的总共8章23个条款的《规定》,也被人誉为中国建立官员财产公开申报制度的“良好范本”。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实名、人大代表述职与官员财产申报表面看来是并不相干的三件事.实则却有共同的特性。既然官员对财产申报有难言之隐,人大代表述职又面露难色,又何以强求互联网实名?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逐渐剥逝而去,既然要网民“露”,网友都能“露”。人大代表何以就有述职之苦,官员财产就不能“露”?  相似文献   

4.
虽然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但“中纪委正在论证官员财产公示”的消息,仍在前不久的全国“两会”海量新闻报道中,被各大媒体纷纷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中纪委副书记何勇表示.中纪委正在想办法制定官员财产公示的有关条例或者规定;新疆阿勒泰的试点经验,将是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2009年的第一天,新疆阿勒泰地区55名干部的财产申报表都放在了当地廉政网上,谁都可以查看。阿勒泰纪委书记吴伟平说,这项工作不会流产。历史的诡秘在于它既不像乐观者想象得那么好,也不像悲观者想象得那么糟,无论当初对阿勒泰官员申报财产是弹还是赞,现在看来,都未免失之于分寸,因为纵观阿勒泰官员申报财产,它既给世人带来了惊喜,证明了此次申报财产不是哗众取宠、制度性作秀,也不是蜻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新疆阿勒泰地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监察局及预防腐败办公室联合出台了《县(处)级领导干部财产申报规定(试行)》,要求“与领导干部职权密切相关的收入都将通过阿勒泰廉政网及当地主流媒体及时全面公开,以接受社会有效监督。”(6月11日《新华社》)去年9月,在国家预防腐败局正式挂牌之际,该局屈万祥副局长曾表示,“正在抓紧研究财产申报制度,在适当时候将建立财产申报制度”。  相似文献   

7.
地方快报     
《中国经济快讯》2009,(10):12-12
北京 21家房产商联手降价;长株潭 通讯一体化改造7月完成;山东 菏泽发现30亿吨储量特大型煤田;新疆 阿勒泰官员财产申报争议中前行;重庆 借3G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8.
地方快报     
北京 21家房产商联手降价;长株潭 通讯一体化改造7月完成;山东 菏泽发现30亿吨储量特大型煤田;新疆 阿勒泰官员财产申报争议中前行;重庆 借3G打造千亿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9.
<正>官员有非法所得,将受到没收财产、丢官或判刑的处罚;有专门机关对官员财产申报的真实性进行严格审查;繁多的财产申报项目使官员不能隐瞒一点  相似文献   

10.
《新财经》2009,(5):94-94
在日前结束的“两会”上,有某省级高官在被问到官员财产申报时,反问记者“为什么老百姓不公开财产”,此问引发众多民众积极响应。在此之后,俄罗斯颁布《反腐败法》,把公开财产的范围扩大到公职人员的配偶、子女。为敦促公职人员,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决定带头,为官员做出表率  相似文献   

11.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世界众多国家预防官员腐败的有效手段。如何充分发挥其作用则需要技术上的支持。本文从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信息技术与官员财产申报的结合,构建一个能够实现财产申报人、配偶、子女信息的登记与管理、财产的申报、审核、查询、预警等功能的官员财产申报审计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2.
周舟 《中国报道》2009,(4):70-71
尽管各国在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设计的细节上存在着差异.但全世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宗旨却完全一致:打击贪污腐败,保障社会廉洁,保持民众信心。  相似文献   

13.
任重远 《发展》2013,(2):21-21,35
有“阳光法案”之称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被普遍视为反腐利器。目前,中国也在试点和研究相关立法,并在过去的十余年间,实施了一套类似的“干部财产申报制度”。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就开始对“阳光法案”有所关注。  相似文献   

14.
忽如一夜春风来。官员财产公开议题当此新年之际,借助各地“两会”平台生气盎然,不少官员公开表态,如有要求,愿意公开财产。民众殷殷期待,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公开业已集聚起巨大的制度需求,但倒逼下的新形势是,“要不要公开”不再成为存疑的问题,而什么时候公开,怎么样公开,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金青 《中国经贸》2014,(10):274-275
财产申报制度被称为“阳光法案”,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公认的反腐利器。而我国建立和实施这一制度的时间不长,且财产申报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因此其反腐功效有限。目前要冲破阻力,并从申报主体、申报内容、申报受理机构、申报的程序、相关配套措施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财产申报制度。  相似文献   

16.
关于官员财产申报,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考量:一方面,官员申报了没有.只要没有申报,就是违反规定;另一方面,官员有没有隐瞒财产,特别是隐瞒了来源不正当不合法的财产.如果有,就应当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 基于官员财产公开“时间上不可能马上、空间上不可能全部”铺开的现实,笔者赞同一些反腐专家学者对陕西从“不申报不提拔”入手,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积极评价.这种做法具有现实的破冰意义和积极作用,不仅表明财产申报不再成为官员们尘封的档案,而且给有意升迁的官员发出了明确的信号——“不申报不提拔”今后将成为常态.这种改革可复制、易推广,大大强化了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刚性,将有效防止“边腐边升”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严格意义上说,我国并未建立起真正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现有的关于财产申报的规定也存在许多漏洞.因而,进一步构建我国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已成为共识.然而,我国的《公务员财产申报法》一直迟迟没有出台,现有的规定也未得以有效地推行.人大代表中官员比例太高和公务员财产的不合理积累是造成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未能构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在公众对官员财产公开普遍、强烈期待的现实语境下,陕西省这一规定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但也存在局限性,一是申报对象范围较小,二是规定强调“申报”,并非“公开”. 实际上,我国早有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但是由于申报只是在内部进行,并不向社会、群众公开,就连问题官员也无所畏惧.尤其是申报内容是真是假、全面不全面,也没人来核查,官员只要把相关表格填写完整上交,就算过关了. 毫无疑问,如果止步于官员财产申报,无法实现信息公开,那只是耽误了官员一点“填表时间”而已,起不到实质性作用,收不到实质性效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官员财产向社会公开,假的,群众能辨别出来,漏的、冒的,群众都能“补齐”.官员财产公开,让群众监督,符合民意,符合时代潮流,符合国际惯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健全和完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既有前期的预警作用和极大的威慑力,同时也为后期的纠偏惩处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鹿斌 《改革与开放》2010,(11):21-23
预防腐败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世界各国关于预防腐败的制度和措施多种多样。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作为其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越来越受到各国的认可。本文着重介绍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概念、特点、意义和国内外的实施状况及经验,以为我国可以全面推广此制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